English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王永志院士寄语青少年

“飞船落地分哪几个步骤?”“航天舱落地之后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吗?”“飞船落地了,会对小动物造成什么影响?”“拖飞船回来的主气球、副气球在拖的过程中都坏了怎么办?”“为什么选择航天工作?”

张伯礼院士:国医大师的坚守与奉献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科学追光者》专访时,回顾了他和团队在武汉的经历

戚发轫:相信党,跟党走

“那一刻,我终于感到自己成为党的人,可以同党心贴心了。”说起当年入党的情景,近90岁高龄的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感慨万分。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李恒德:我就是喜欢中国

新中国核材料科学的开拓者,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驱者,中国生物仿生材料的推行者……诸多头衔汇聚之处,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不过,他更喜欢“李先生”这个儒雅的称呼。

洪伯潜:愿以一生许矿山

只要还能工作,什么时候都应该服从工作需要,干什么工作都应全力以赴

周廉:为材料科学事业不断注入能量

“我不是什么天才,之所以能成功,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科技的好时代造就了我。”

旭日干:干事业一定要讲奉献

“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甚至可能比他们做得还好。”

王振义:医者赤诚心,坦荡无所求

“血液病有很多种,还有许多治不好,这个领域还有很深的学问和无穷的知识要学习,需要年轻一辈努力去攻克。”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傅恒志:熔铸赤子心

“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业务上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该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陈肇元:终其一生致力于土木工程

“从事工程技术而非单纯从事理论探索的人,更要紧跟时代的需求。”

何继善:将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融合

“小时候,我们渺小,别人强大,祖国饱受欺凌,科学界也总有人幻想全盘照抄、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中国科学家就应该挺直胸膛,撑起中国的脊梁、民族的富强。”

郝吉明:满足百姓对蓝天的渴望

“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你研究的课题都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否则将毫无意义。”

汪燮卿: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

“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汪应洛:科学管理是技术,也蕴含治国之道

“我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能为国家多培养些人才,看着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出来的作用,我心里异常欣慰!所以,我还会这样走下去……”

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虽然我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仍要响应党和总书记的号召,八十再出征,在新的征程上为人民立下新功。”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陈香美: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要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我一路都在奔跑,也会感到疲劳,但只要还有余力,就想再做点事情

“爱也是一种处方”

“不能为患者服务的时候,才是我休息的时候”

聂守军: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

累计推广面积达1.4亿亩,增产稻谷近76亿公斤。

王淀佐: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一个人要想在科技事业上有所成就,在青年时期就要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朱有勇:“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党旗所指就是奋斗方向,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边疆民族脱贫致富,是我的最大快乐。

对话疾控专家| 沈鑫:消灭肺结核需提高早筛率、关注耐药性

结核病它是一个慢性的传染病,它的发病症状往往是不具有特异性的,你比如讲咳嗽、咳痰等等,往往会误认为是感冒,或者说是普通的肺炎而延误了结核病的诊断。

王贻芳寄语青年科学家:热爱是一往无前

谈到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王贻芳认为,基础科学研究是创新发展或者对人才培养的一个最好的平台。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王俊:救死扶伤是我的本分

引领中国胸外科完成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

缅怀 | 仰望星空 一生寻梦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逝世四周年

2017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逝世。

追忆郑哲敏:此生惟愿全“力”报国

2021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追忆原公浦: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主刀手”

“原是原子弹的‘原’,公浦是人民的‘公仆’。”核工业功勋原公浦总是喜欢这样自我介绍。

《党史里的科学家》⑩钱三强:云下的守望者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党史里的科学家》⑨杨钟健:一心向前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党史里的科学家》⑧张丽珠: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党史里的科学家》⑦刘东生:扎根黄土的马兰花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党史里的科学家》⑥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党史里的科学家》⑤王大珩:敬始慎终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党史里的科学家》④高士其:延安第一位红色科学家

该节目聚焦百年党史里为党奋斗、为人民奉献的科学家群体,深入挖掘竺可桢等10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故事和奋斗历程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孙永福: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作为中国铁路领域的权威专家,孙永福从年少时,就树立了为国家铁路建设做贡献的理想和志向。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钟南山:敢医敢言 国士担当

那张高铁餐车上满脸倦容的照片,感动了亿万国人,也让无数人感受到何为英雄之举、国士担当。

梅宏院士:在0与1的世界穿梭

当你把一个个的0 1代码通过你的编程变成一段段功能,实现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计算机来帮我们做的事情,那是充满无穷乐趣的。”

梁思礼:为航天伟业奉献一生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毛二可:“党的事业就是我的奋斗方向”

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与雷达相伴的一辈子。

吴征镒:一草一木总关情

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吴征镒一生沉浸在他钟爱的植物学研究中。凭借对我国和世界植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他在92岁高龄之际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王选:告别铅与火

王选的一腔报国之情,在有生之年倾力付出。正如他在遗愿中所说:“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做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

王大珩:摘下星光的人

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袁隆平:“我的心深深地向着中国共产党”

袁隆平说:“我是一名无党派人士,我的心深深地向着中国共产党。”他把对祖国和党的热爱结成饱满的稻穗,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将人类不再饥饿的千年梦想变成了人间奇迹。

王绶琯:天文科学“启明星”

王绶琯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新社会的廉洁、勤奋、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气氛使我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我决心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党史里的科学家》③华罗庚:人民的数学家

带领观众走入党员科学家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艺术时空,诠释党员科学家的宝贵初心和使命担当,弘扬科学家精神,讴歌党史百年的辉煌科技成就。

《党史里的科学家》②侯祥麟:石油赤子

带领观众走入党员科学家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艺术时空,诠释党员科学家的宝贵初心和使命担当,弘扬科学家精神,讴歌党史百年的辉煌科技成就。

《党史里的科学家》① 竺可桢:大自然的记录者

通过实景讲述、情景再现、干部职工出演、与科技馆展厅展品结合等方式,带领观众走入党员科学家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艺术时空。

南仁东:人生为一大事来

2017年9月15日,时年72岁的南仁东,生命在欣慰与遗憾中戛然而止,留在中国大地上的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王小谟:献身预警机事业的“红色国防工程师”

王小谟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吴孟超:报国何止一甲子

“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宣过誓的,宣了誓,就要信守这个诺言;宣了誓,就要为党分忧解难。”这句吴孟超常说的话,他践行了一辈子。

袁隆平:稻田里的“追梦人”

近60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日子好了,温饱问题也解决了。在人们都忘记了曾经苦难的时候,袁隆平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稻田里。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朱光亚: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朱光亚不但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也是一位各方公认的战略科学家,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王大珩:一心报国 光耀中华

他是一名应用光学科学家,也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为国家建言献策,推动实施“863”计划,倡议成立了中国工程院。他,就是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的王大珩。

披肝沥胆 赤子情怀——纪念吴孟超院士

披肝沥胆 赤子情怀——纪念吴孟超院士

躬耕田野,脚踏实地 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躬耕田野,脚踏实地 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纪念袁隆平院士

茅以升:“不复原桥不丈夫”

92岁入党时,茅以升激动地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荣、最难忘的一天,我入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个愿望是我一生经验的总结。

黄纬禄:“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1982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枚水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在导弹试射成功前的两个多月里,过度操劳的黄纬禄体重骤减了11公斤。

【追梦身影】吴孟超: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追梦身影】吴孟超: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珍贵视频!袁隆平院士生前用八个字寄语青少年

珍贵视频!袁隆平院士生前用八个字寄语青少年

钱学森:那一天,我激动得彻夜未眠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有怎样的入党故事?

珍贵采访记录吴孟超94岁时为小患者做手术

珍贵采访记录吴孟超94岁时为小患者做手术

珍贵采访记录2015年袁隆平英文授课、下试验田

珍贵采访记录2015年袁隆平英文授课、下试验田

袁隆平生前采访:我有两个梦想

袁隆平生前采访:我有两个梦想

吴孟超生前采访:柳叶刀上的肝胆春秋

吴孟超生前采访:柳叶刀上的肝胆春秋

缅怀袁隆平院士:稻田里,有他的梦

近60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日子好了,温饱问题也解决了。在人们都忘记了曾经苦难的时候,袁隆平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稻田里。

追忆吴孟超院士:他曾说“倒在手术台上是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年过九旬一周上两三台手术,从医78年救治1.6万名患者,他说,荣誉算什么,救治病人才是我的天职。

【对话科学家】探寻超高能宇宙加速器“身世谜团”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

陈景润:凭着一支笔创造数学史上的传奇

三麻袋多的草稿纸、独自一个人、完全用手工计算,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书写了数学史上的传奇。

徐光宪:4次转换科研方向,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根据国家需要,徐光宪四次转换科研方向。在稀土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强国”的飞跃,创造了稀土领域的中国传奇。

彭士禄一生做了两件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

作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

马玲君:90后副教授的三十而立

马玲君,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刘新华:科研攻坚,巾帼何曾让须眉!

刘新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帝国理工大学客座讲师。

胡涵清:青年人要秉承老一辈的优良精神

胡涵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段军超:为科研克服心理障碍

段军超,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9岁李四光:把入党作为生命新起点

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年幼的他便对国家兴亡心存忧虑,东渡日本学习造船;秉持着开发祖国地下资源富国图强的信念,他又远赴英国攻研地质。“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第二期,走进新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李四光的红色记忆。

是什么,让钱学森“激动得睡不着觉”?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程序:85后女研究员的科研之路

程序,副研究员,现就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创新研究院。

解开宇宙线起源之谜更进一步!

近日,中日合作西藏 ASγ实验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光明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院黄晶,对什么是宇宙线?研究它的意义是什么?进行科普解读。

黑洞“新头像”刷屏,能“看”出什么门道?

北京时间3月24日晚10点,曾拍下首张黑洞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又发布了一张新的黑洞照片:M87超大质量黑洞在偏振光下的影像。

嫦五带回的月球“土特产”有何特殊之处?

近日,嫦娥五号带回的“土特产”——月球样品在国家博物馆与公众见面。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研究月壤?我国月壤研究能取得哪些新成果?听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科普解读。

“乌云”复“乌云” 物理学发展路在何方?

现代物理学发展放缓了吗?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追忆天文学家李竞|观星如聆乐 定名如谱曲

2021年2月3日晚间,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追忆王绶琯|牛角两尖探宇宙 象牙一塔隐云霄

2021年1月28日21时37分,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始于兴趣 忠于使命|追忆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先生有很多头衔,但他只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追星族”。

王敏:破译鸟类起源密码

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到古脊椎动物研究,再到鸟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王敏的科研视角逐步走向深入,也渐渐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自己的专业。

郝吉明: 做环境守护者,让祖国变得更美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应该有家国情怀,要为国家的重大需求、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改善人民生活而献身研究,不懈奋斗。

王泽山:瞄准的事 绝不言弃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光明网推出“科学家精神大家谈”短视频系列策划,讲述科学大家的故事,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期讲述的是火炸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的故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生命至上 勇于担当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是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疫情期间,何时摘口罩、如何安全复工复产……战“疫”的每一步,大家都习惯听听钟南山的意见。

缅怀!重温陈定昌院士生前珍贵访谈视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中科院院士曾毅病逝:一生与病毒抗争的勇士

1977年,曾毅(讲课者)在苍梧鼻咽癌防治所培训当地医务干部进行鼻咽癌血清普查。1980年,曾毅(左二)陪同美国华盛顿大学微生物系主任、免疫学家G. peason教授及夫人访问苍梧县鼻咽癌现场。

【走进新院士】王松灵:讲别人没讲过的故事

王松灵,1962年出生于湖南湘乡,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医学中牙齿发育再生和唾液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专访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龙腾

对于自己的科研方向,龙腾教授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我科研的主要方向是建立新体制的雷达系统和实时信息处理。如果将雷达比作一个人,它包括眼耳鼻舌和大脑,我主要研究雷达里面大脑的那一块。”

专访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樊会涛

在导弹的大家族中,空空导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研制,为我国战斗机装备上了一把利器,而把利器雕琢得更加锋利的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空空导弹研究院重点型号总设计师、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樊会涛。

星辉月影探苍穹

月球是人类走向宇宙深处的第一步,一直以来,古老而神秘的月球都吸引着无数科学家的目光。

【动画】2019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旭华

中国第一代攻击性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设计师,大半生隐姓埋名,却一直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动画】2019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曾庆存

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张振峰:让中国密码算法走向世界

这是一个超越人类过往经验的新时代,信息被高速传播、共享和复制。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全世界的密码专家殚精竭智在研究各种加密技术。

软件定义卫星 智能引领航天

时至今日,“天智一号”卫星在轨工作稳定,卫星平台和载荷包括小型云计算平台,超分相机和智能手机节点等均工作正常。

王贻芳:目前是建造“希格斯工厂”最佳时机

CEPC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希格斯粒子虽然已经被发现了,但它的性质有很多不确定性和疑问,这些疑问和超出物理模型的新物理是密切相关的。

马大为:药物研发遇上人工智能是新机遇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之一,当药物研发遇上人工智能,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2019未来科学大会上,光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马大为。

埃温:人类已经有能力寻找地外生命

宇宙如此浩瀚,地球是否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呢?如果有,为什么人类至今还没有看到其他智慧生命?宜居带又是什么呢?

吴雪峰:为什么要做宇宙版的比萨斜塔实验

400多年前,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从上往下扔两个铁球,两个不同的质量的铁球,结果是同时落地。这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

景益鹏:暗物质是深入了解宇宙的关键一环

宇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精确科学。

常进:“悟空”已收集70亿个高能粒子

到了明年以后,我们将会发布伽马射线的一些天文观测成果,和暗物质搜寻相关的成果。

未老先衰?科学家教你拨回衰老的时针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天山童姥”靠着喝鹿血保持童颜不变,虽年逾古稀,却貌若少女。雷帕霉素靶蛋白(TOR)能通过调控包括mRNA翻译、自噬、转录和线粒体功能等在内的多种过程参与调节延长寿命。

赵公博:宇宙未来或走向三种命运

如果真的是动力学,我们的宇宙命运有可能是循环的,膨胀收缩再膨胀,也有可能一直膨胀下去,最后就四分五裂,还有可能最后坍缩到一点,都有可能。

他把“闷闷”的硼原子变成良性催化剂

红格衬衫搭配牛仔裤、休闲鞋,王晓晨的装扮就像个在校大学生。自从确定了有机硼催化这一研究方向,王晓晨便和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未来,王晓晨团队将进一步研究硼催化剂的特性,促进该领域的深度发展。

王静:农产品质量安全永远在路上

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研发高效的、低残留低毒的投入品,如适合不同病虫害、不同疾病的生物农业等,既要提高产量,更要确保质量和安全。

孙坦:让智慧农业走到普罗大众身边

智慧农业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农业生产领域的智能化,将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

王静:科技创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覆盖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同质检测的污染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灵敏度高。

孙坦:5G助力中国智慧农业发展

未来5G肯定会成为助力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刘春明: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中国农业“芯片”

育种是建立在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没有种质资源就没有办法做育种,所以这是育种的最核心,也就是讲的育种芯片技术。

周琪院士:干细胞技术或能延缓人类衰老速度

所有的科学发展要遵守一个人类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对于技术本身安全性的长期的评估和评价。

马冠生:长期高盐饮食将增加疾病发生的危险

钠太多了、太少了,它都会对我们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带来影响。

王小凡:中国在基因编辑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关于新的治疗方案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一点就是费用,绝大多数人还不足够富有,能够支付全部的费用。

免疫疗法有可能真正治愈癌症

事实上很少有癌症的治疗方法能够真正治疗癌症,很多是延长寿命,但是并不能够真正的治好癌症疾病。而癌症免疫疗法是有可能真正的治好癌症的。

约翰·沃克:青年学者应多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年轻的学者必须要做个决定,要研究哪个领域。有很多的考虑,包括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会影响到科学解决办法,解决一些科学危机。

何祖华:转基因只是一项技术 无关食品安全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民以食为天,我们确确实实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的问题,所以大众对转基因的关心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可以正面去引导,因为你进口了那么多的转基因大豆,你肯定从科普上让老百姓知道。

颜宁:选择做科研因为它可以给我成就感

在接受采访时,颜宁表示,之所以选择做科研,是因为它能带来自己需要的成就感,而过去十几年的成果也让自己挺满意。

颜宁:社会对女性的一些要求是不公平的

颜宁表示,女科学家在婚姻和家庭里承担着更多的任务,但平衡事业和家庭,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而是两性的共同问题,需要真正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再一起去解决。

沈中阳:器官移植医生需具备三点素质

作为一名器官移植医生应该具备三点素质,即技术要好、要能吃苦而且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赵春华:我国干细胞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干细胞疗法从以前被质疑,逐渐被接受,再到现在蓬勃发展,体现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科普电视的拓荒者

1985—2003年任武汉电视台台长

他站在科学、文学、电视的交点上

科学诉诸理性,文学诉诸情感。

化学元素周期表会无限延伸下去吗?

自从1859年,门捷列夫发现这个化学周期和化学元素周期表以来,使人们对于某些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发现这些物质有规律可循。

如何给化学元素起中文名字?

在随后人工合成元素中都是采用了类似的方法,现在采用的是回旋加速器,去加速粒子,去轰击已有的粒子,然后形成新的人工合成的元素。

陈景院士:一生攀越科学险峰

2008年6月,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突然遭受毁灭性的砷污染,水质从Ⅱ类水下降到劣Ⅴ类水,丧失饮用、灌溉功能,湖泊濒临死亡。危难时刻,陈景挺身而出,率领研究生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发明了除砷效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生态安全的沉淀吸附法。

段树民:未来精神类疾病诊断将有客观指标

过去认为这样的病人脑内没有实体性病变,现在的理解是,这类疾病一定是有物质基础的。这些物质基础可能就是神经网络之间的连接、或者神经网络功能运行出了问题。

陈列平:更好的免疫疗法已经来临

正常的免疫反应它不是几倍几十倍的,它可能和正常差不多。很多病人是这样,就是用了这个药以后,相当于得了一场感冒一样。

打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

打疫苗还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宜,实际上能够做到的一个办法。

诺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科学家买不来,要有耐心培养

涉及到基础科学研究,这些对中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新的,中国并没有像欧洲那样的传统,也没有像美国在过去的30年那样,有那么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

黄旭华:中华民族必定如日出东方一般崛起

我是总设计师,我不仅仅要为核潜艇的安全负责,更要为艇上170多个参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  问:核潜艇是否具有战斗力,极限深潜试验是关键。直到1987年,作家祖慰在《文汇月刊》第二期发表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述了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

“幽灵”暗物质才是宇宙真正主角

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暗物质是什么,但是我们有很多充分的理由相信它是基本粒子,是在大爆炸中产生的非常小的粒子。

20年后把癌症变成“慢性病”

每一种靶向治疗,每一种抗癌的药物,在治疗病人的时候,都是有条件的。第一,使病人活下来;第二,靶向治疗很容易复发,一年或多年后会复发,需要发展第二代或者更多代的药物。

透过基因代码了解生命,对抗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并没有那么神秘,也是普通细菌。但它是对几种抗生素都有抗药性的病原体,它学会了如何抗药,获得了很多抗药性。

汪景琇院士:中国探日卫星将在2021年发射

10月3日,由NASA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首次掠过金星并进行第一次引力弹弓加速,为期7年的追日之旅,正按照计划行进着。帕克之行为何如此重要?

癌症免疫疗法是整个医学界的惊喜

癌症治疗的免疫机制研究是近期医学发展给我们的一大惊喜,这种疗法被优化以后可以用来防止肿瘤的发展。

是否获诺奖并不能反映当前中国科学水平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在2018第五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上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否获诺奖并不能反映当前中国科学水平。

50亿高能粒子外,“悟空”还将带来哪些惊喜

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预先设计的三年寿命将至,“悟空”的工作状态如何,取得了哪些最新进展?

FAST调试两周年,“长”了哪些新本事

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自转周期极其稳定,是探测引力波、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的理想工具。

伊兰·切特:应让普通人懂科学 支持科学

伊兰·切特认为,科学将人类带入了新时代,带来了新设备、新方法,如果人们不了解科学,科学就无法进步。所以科普很重要,国家必须努力普及科学,让普通人也支持科学。

王玉明:科技工作者应有包容性人文情怀

王玉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儒、释、道,虽有糟粕和局限性,但更有其精华,西方文化也是如此。所以对待中西方文化应该采取包容与扬弃的态度。

吴孟超:名誉算什么,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而面对病人身体里篮球那么大的肿瘤,别人都不敢做、有些人甚至怕做了影响名誉的时候,吴孟超却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

朱日祥:快乐科研,为华北克拉通破坏求解

一直快乐科研的朱日祥,带领团队为“华北克拉通破坏”求得了一个“解”,为中国科学带来了一个新惊喜,一种新希望,更是一份新期待。

“把论文变成药”:屠呦呦团队的新年期望

屠呦呦认为,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

黄旭华院士: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为核潜艇奉献了一生的黄旭华已年满93岁,有只耳朵已听不太清,但腿脚还算利索。

许智宏:转基因讨论要回归科学的维度

许智宏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与植物结缘,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园林、喜欢大自然。“自小就喜欢去田间野外嬉戏,对植物对自然的热爱从那一刻就再没有停止过。”

刘建军:月球守望者

嫦娥三号任务启动后,刘建军任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这一次,刘建军更是亲身体会到了那种无法形容的激动。

诺奖得主李政道为什么说科学研究是条鱼?

他讲得非常生动,说我们科学研究就是一条鱼,科学研究的氛围就是鱼旁边的水,池塘。但是我们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拿到市场上去,就像鱼要拿到鱼市卖。

李约瑟:打开中国古代科学宝盒的人

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东亚病夫,中国很落后。但是他从鲁桂珍那知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所以,他要把它写成书,向世界广为传播,他要还中国一个公道。

刘继峰:星海征程,砥砺前行

2015年,刘继峰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超软X射线源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打破了天文学界传统认知,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

李菂:“天眼”背后的“寻常人”

2017年10月,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而为地球“最大天眼”“点睛”的李菂,这位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却谨愿居于万众掌声和关注之外,做个“无人知道”的寻常人。

与时间赛跑的人——专访《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编委会

有谁知道在几千年中国古代大地上有多少动物物种曾与我们祖先同在?中国古代动物学源起哪朝哪代?又为现代动物学奠定了何样基础?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许映龙,生于1968年,1990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现任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首席预报员、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总工程师。

杨振宁曾向中国科学老顽童发过"接头暗号"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王静康的“结晶”人生

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学期给学生授课30个学时以上。这是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的工作强度。

李佩成:踏遍青山人未老

李佩成是陕西乾县人,他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带,是一个世代缺水的地方。

他的研究, 可能颠覆“一把火烧煤”模式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日前颁奖,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教授成为获奖者之一。

大科技·“小人物” 我们让C919更强壮

戴着眼镜,皮肤有点黑,个子大概1米8,牛仔裤、格子衬衫,赵峻峰看着确实像传说中的“理工男”——他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部工程师、C919大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负责人。

李林院士:搞科研是种享受

李林带领上海生科院不断向跻身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目标努力着。

陈学俊院士:工程强国梦一世西部情

2017年7月4日2时26分,我国著名的能源动力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奠基者陈学俊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去世,享年99岁。

郭予元:“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我的阵地”

他叫郭予元,不到21岁,是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一名高才生,此行是奔赴他主动报名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地方——宁夏。

潘建伟:与量子纠缠的人生

“上帝是否掷骰子”,这个困扰过爱因斯坦的量子物理核心奥秘同样让潘建伟常常凝神思索,在他眉宇间刻出两道深深的沟痕。2016年5月28日,在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总控中心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演示实用化量子通信产品进行远距离保密通话。

一世为良医——记国医大师张琪

行医75年,张琪治愈的患者、挽救的生命千千万万。如今,鲐背之年的张琪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坚持每周一次门诊,风雨无阻。

缅怀吴文俊:不朽的数学传奇

吴文俊开创的“吴公式”、“吴方法”建立了新时代的新数学,他被称作数学世界的“老顽童”,是中国数学的传承者,并且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数学事业。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人,身份可不简单,他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

科学之子|席泽宗:于历史深处开辟“星”疆土

在国际天文学界,他的名字总是与超新星联系在一起。他对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的证认及整理工作,长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蜚声于天文学和科学史两界。他就是席泽宗。

研究钢结构的“魔法师”走了

他就像一位魔法师,以笔为魔杖,把钢材设计成摩天大楼、设计成跨海桥梁,描绘着建筑的奇迹。

专访王晓东院士:作为先驱,总要经历冷暖

这批人真正做到世界前沿以后,一些靠宣传和忽悠的科学家主导中国科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科学之子|“数不清”的苏步青?

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曾经与两会结缘,他是谁?又有怎样的故事?

张钹:什么是科学精神?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看来,科学就是不轻信和尊重科学规律。“

科学之子丨吴文俊:中国数学的不老传奇

吴文俊何许人也?且听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科学“老顽童”王渝生细细道来。

“量子追梦人”潘建伟

与老一辈科学家的“闭门苦研”不同,潘建伟这一代科学家更加注重科研资源的全球配置,但在将科学追求根植于国家命运这一点上,他们是相通的。

秦伯强:20载守望只为太湖清如许

秦伯强读博时的导师,是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施雅风先生。他对施先生的人生三“乐”铭记在心: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读书为乐,“这让我终身受益无穷”。

任新民:不只是传说里的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欣/摄  任新民在病床边为“长征五号”题写赠言。曾在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任职的张恩昭对《中国航天报》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任新民走进办公室,下属都起立敬礼,而他摆摆手没说什么。

上善若水:陈家镛先生小记

陈家镛更以其深远的学术眼光,倡导将化学反应工程学与湿法冶金结合,实现了化工技术的新飞跃。

“两弹”元勋任新民的航天人生

年轻时,他跟随钱学森开展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朱清科:黄土高坡“水保缘”

在朱清科60年的人生字典里,留下印记最深的是两个字:水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朱清科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这方水土造福更多人。

卢良恕:一生耕耘在沃土

卢良恕是一位优秀的农业科学管理者,思想睿智,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攻克难题。

李建成:26年只为“勾勒”精准地球

手捧2016年度的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证书的李建成,向这一科研梦想又近了一步。

黄路生:解析家猪遗传的“中国基因”

为了破解困扰养猪生产的这一难题,历时11年,黄路生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首次在国际上研发出了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新技术。

朱清科,黄土高坡留下绿脚印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陕西渭北高原淳化县是600毫米,晋西黄土区吉县578毫米,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吴起县城附近478毫米。朱清科还在吴起县参与主持设计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如今,吴起已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样板县,2009年全国退耕还林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吴起召开,全国退耕还林展览馆在吴起开馆。

李新荣:用青春“锁住”肆虐流沙

一块块组成的“草方格”,那貌似纤弱的麦草布阵联营,竟然成功地阻止了桀骜不驯的腾格里沙漠的入侵,充分显示了草根的强大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