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话科学家】杜立波:如何给化学元素起中文名字?
首页> 科普频道> 科学之子 > 正文

【对话科学家】杜立波:如何给化学元素起中文名字?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2019-03-22 16: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是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它对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都具有广泛的意义。2017年12月20日,第74次联合国全体会议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同时,2019年也是门捷列夫和梅耶各自独立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为此,《对话科学家》栏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杜立波,给我们讲解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故事。

【对话科学家】杜立波:如何给化学元素起中文名字? 

  《对话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四个元素对化学周期表有什么意义?

  杜立波:首先这四个元素补齐了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而且这四个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它的稳定性比较差,但是放射性比较强。具体的它的意义来讲有两个,第一个就是用观测化学验证了这种理论推测,这对于我们了解元素的周期或者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个方面是对未来的新的元素的合成,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量子理论,量子化学计算,量子化学推测质子数超过120,也就是说元素周期表的第120个以上的元素,有可能会存在着一个比较稳定的形态。这些元素的性质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只是预测,到时候如果能合成,它们的性质可能会出乎人们的意料。

  《对话科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中文命名有什么规范?

  杜立波:金属的话一般都是金字旁的。如果这个物体在常温下是固体的,如果它是非金属的,就以石字旁命名。如果是液态的话,就以三点水的水字行命名。如果是气态的话,加一个气字旁来弄。这样整体上左边是这种偏旁,并部首代表它的性质,右边就是它的读音,代表这个元素的名字。

  《对话科学家》:人工合成元素的方法有哪些?

  杜立波:在20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和外围的电子组成的。

  早在1910年的时候,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卢瑟福就发现,用α粒子去撞击金箔的时候,有的α粒子是可以穿过金箔的,有的是发生了折射,还有的是发生了反射,这就提示α粒子一定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坚硬的东西,然后才能反射回来。这就提示他可能这个东西就是原子的原子核。他考虑到由于金箔元素的质量数比较大,它的质子和中子中间的力比较强,很难用α粒子直接轰击开,因此他就把金箔换成了氮元素。

  氮元素是由7个质子和7个中子组成的,α粒子去轰击氮元素的时候,α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它去轰击氮元素的时候就发现合成了一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这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用α粒子去轰击氮原子的形式形成一种新的元素。

  在随后人工合成元素中都是采用了类似的方法,现在采用的是回旋加速器,去加速粒子,去轰击已有的粒子,然后形成新的人工合成的元素。

  以117号元素为例,它其实就是用了一个钙离子,然后通过回旋加速器加速去轰击 97号的钡离子,攻击完之后,它就形成了第117号的这种新元素。整体上来讲都是采用这种核去轰击一种已知的元素,打开它的质子和中子,然后形成新的元素的这种方式。

  监制:任贺春

  策划:战 钊

  记者:肖春芳 武玥彤 蔡 琳

  技术支持:光明网

  出品:中国数字科技馆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