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之一,当药物研发遇上人工智能,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2019未来科学大会上,光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马大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马大为
对此,他表示,药物的发现,特别是小分子药物,是有很多经验可循的。经验越多,积累的越多,它的成功率相对来说就高一些。“制药,其实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要经过大概成千上万个分子的失败,最后才能保留一个,而且还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才可以找出一个可用分子。”他说。
“本来可能要做1000个分子,借助人工智能,也许做200个分子就可以成功了。将无用的分子先过滤掉,这是人工智能将来发挥很大作用的地方。”马大为说。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经验帮助科研人员设计分子,减少试错过程。
据马大为介绍,在药物研制领域,每一个分子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合成”药是一项瓶颈问题。“目前,药物合成需要靠专业研究人员来做,经过训练后的人工智能,可以在几秒内去设计合成路线。对研究人员来说,几秒钟甚至连结构都无法看清。所以,人工智能对药物合成领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他说。
马大为强调,一定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借助人工智能做更好、更高层次的创新。
监制:战 钊
策划:宋雅娟
记者:武玥彤
记者:蔡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