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卢良恕:一生耕耘在沃土

2017-02-10 09:24 来源:科学网  我有话说
2017-02-10 09:24:49来源:科学网作者:责任编辑:肖春芳

  80岁生日之际,农业科技界德高望重的领军人卢良恕写下了这样一联诗。他说:“要继续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诚如所言,这位著名的小麦育种家、农业宏观战略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农牧渔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和“三农”事业发展之中。

  不忘初心 农田里寻良方

  “民以食为天,少不了农业。国要富庶,少不了工业。”贵阳清华中学毕业的少年卢良恕和家人商讨今后的事业发展方向时,外祖父胡仁源如是说。他建议,卢良恕和弟弟卢良惠一个攻读农业,一个攻读工业。

  此时的卢良恕有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和“科学救国”的强烈愿望,也有着对农业知识的极大兴趣,于是考取金陵大学农学院,从此走上了一条投身农业、振兴农业的道路,与农业结下了一生不解的情缘。

  卢良恕的农业科研生涯从1947年进入前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系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卢良恕和同事们全面开展了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到50年代中期,他们已经先后选育出“华东1号”“华东3号”等8个品种(品系),其中以“华东6号”最为突出,成为建国后我国南方较早育成的早熟、抗锈、丰产新品种之一。

  1953年4月,淮北地区正在孕穗的小麦遭遇了一场春季晚霜冻害。一年的希望即将毁于一旦,农民痛苦不已却又一筹莫展。卢良恕和同事们蹲在田头一片一片麦叶、一棵一棵麦苗地仔细查看,发现基部分蘖节上的潜伏幼芽仍可生长,提出了不必翻耕改种,只要通过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等抢救措施,麦收仍然有望的合理化建议。最终,受灾的小麦恢复了生机,果然获得了一定的收成。

  当地干部群众感激的情形浮现在眼前,“我从心里更加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农业研究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只有心系农村并身临其境,才可能对全国农业有全面的认识,才会有发言权。”卢良恕思考着。

  三十年后,卢良恕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依然铭记着自己许下的心愿:“为了国家的农业振兴,我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了解民情民意,掌握我国各区域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和特殊规律。”

  那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世卫担任卢良恕的秘书,跟随他的脚步深入基层,尤其是调研过很多贫困地区。“有一次,我们到达后发现宾馆里既没电又没水,卢院长半夜蹲在河边洗脸;有一次,山路陡峭又下着雨,地上遍布粪便无处下脚,卢院长仍走进了农民用苇叶搭成的房子。”许世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丝毫不在意。”

  “每到一个地方考察,卢院长从来不问是什么,都是问为什么。因为提前就掌握了该地的基本情况,他更需要进行深层次地探讨。”许世卫说,“他还希望用自己的认识、别人的好经验启发对方。”

  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高中琪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直到耄耋之年,卢院长也一直保持着走到哪问到哪、问到哪记到哪的习惯,晚上结束工作后还要把各种材料信息消化汇总一下。他告诉我们,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能为地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

  宏观研究 问计民生国事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周恩来总理所提出的农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深深地吸引并激励了台下这位痴迷于农业的青年。

  作为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的卢良恕,对农业发展的脉搏跳动也非常敏感,开始涉足农业科技的宏观管理和农业整体发展问题的研究。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农业问题的重大课题和研究项目,影响深远,其中“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研究”堪称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中最系统的应用基础性研究。

  他以其毕生经验总结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可以说,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1988年3月31日下午,新楼228房间,参会者有……”像平常一样,许世卫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本次会议的会议纪要。不久之后,他才意识到卢良恕正在研究如何优化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营养的问题。

  “如何使城乡人民吃饱、吃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食物资源和结构调整不好,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引发社会不安定。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卢良恕曾说。

  卢良恕与22 位科学家一起,就筹组“国家食物与营养委员会”和制定《中国食物发展纲要》等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获得了领导批示与有力支持。课题组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90 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于1993 年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食物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纲要,指导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生活的食物结构过渡。2000 年,科研团队又完成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 年)》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两个《纲要》的相继出台,对于我国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起到了指导作用,为我国朝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卢良恕还组织和主持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中国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等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提出了“种植业应当从二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向三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转变”等重要的战略观点和思路。

  农业部机关服务局原党委书记司洪文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期间担任过卢良恕的助手,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服务于国家农业宏观决策,卢院长将目光转向了农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思维是超前的,科学研究是严谨的、实事求是的。”

  事实证明,这些科研成果开拓了农业宏观研究的新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食物结构与营养研究的新思路,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学管理 为农奉献一生

  “1982 年7 月,中央组织部调我到京就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担任这号称‘万人科技大军总指挥’的国家农科院院长,当时任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的我深感责任重大。”卢良恕意识到,此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期盼有一个新的飞跃。

  卢良恕是一位优秀的农业科学管理者,思想睿智,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攻克难题。在担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期间,他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建立科研工作新秩序,提高效率促进科学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科研和管理工作制度。中国农科院在科研业务和管理建设、专业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设备和生活条件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农业科技要发展,农业科技体制必须要先理顺。“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科技体制改革讨论中,卢院长既坚持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原则,据理力争,又有包容性和灵活性,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的思路,加强科技开发。”司洪文告诉记者。

  卢良恕提出中国农科院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在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方向性的研究上发挥作用,侧重解决国家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全国农业科研、生产服务。“时间和事实证明,他具有前瞻性的部署是正确的,农业科研应回归于理性。”司洪文说。

  面对国内外农业科技的发展形势,结合农科院自身发展实际,卢良恕组织筹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中心、计算机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水稻研究所是卢院长一手促成的。他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会谈,借鉴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模式,又针对中国特色,从学科上思考筹备,关注资源、技术应用等,还亲自到湖南、安徽、浙江等地选址。中国水稻研究所是科技管理体制的一次新探索。”卢良恕三子、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卢肖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20世纪90年代初,卢良恕作为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备建立工作。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同年6月,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全体院士大会上被选为副院长。在担任副院长期间,他注重建章立制、咨询研究、协同创新等方面工作。

  “卢院长总能以科学大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团结最广大的顶尖专家,在跨学科、跨部门的战略交流中,他发挥了很大的协调作用。”高中琪说,“中国工程院筹备之初,可谓一切从头开始。卢院长先前在农业战略咨询这块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他对工作人员很关心,对自己儿子却一般。回江苏省农科院调研时,他叫得出食堂阿姨的名字,却在我插队时,不肯到8公里之外探望,不愿以‘官员’之名加以照顾。”卢肖平回忆着,“深刻的科学家是孤独的。他没有兴趣爱好,只有事业。”(王方)

[责任编辑:肖春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