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首页> 科普频道> 科学之子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来源:光明网2017-06-14 15: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昨天开始,一张老人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在社交网络疯传,引发30余万次点赞。这张照片由微博@机工战略首发,据称是朋友在高铁上拍摄所得。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笔纸在修改校对着什么,神情专注,眼尖的网友还发现了老人脚上是一双年代感十足的旧皮鞋。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人,身份可不简单,他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院士在高铁上还在工作(图片来自网络)

  刘先林院士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他是测绘仪器国产化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消息的始发作者@技工战略发布最新消息说,“有许多朋友联系到我,说希望联系到刘院士,做进一步报道 ,经过联系,我说明情况后,院士委婉拒绝了。院士回复:国家给他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现在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谢谢大家对他的关心!”

  【人物小传】

  刘先林,1939年4月出身于桂林,是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先林说,测绘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手机里使用的地图,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刘先林笑称自己是被“保送”的院士,因为他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他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也这样形容他:“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代表团来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参观,图为观看数控测图仪绘出来的自动等高线成果。该仪器是刘先林在文革结束后研制成功的第一个成果。右一为刘先林

  从不写专利,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创新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为测绘技术人员授课

  “申请专利是为什么?为了分房子,为了提职称,我从来不写专利,我也没有那个钱去维护。我搞东西一直是自己动脑子,所以一直算有点创新。”

  “我1992年的时候获得过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以1994年就被评上了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要是拿现在的选院士的标准来看,还很难选得上,因为我个人是既不看文章也不写文章, 也不申请专利,就是生产设备上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我个人是这样一个陋习,因为比较喜欢所谓的创新,现在我们的学者,学者就是学东西他不是搞创新,创新和学者是完全两回事,他人的品质,人的性格,人的能力都不是一回事,这个善于学的,善于搞学问的和善于搞创造的绝对不是一码人,差别太大。”

  “我们对赚多少钱并没有那么大的期待,主要是满足一下这种开发点新东西的欲望就可以了。”

  积极推动测绘设备国产化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介绍JX-3测图软件

  几十年来,刘先林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刘先林始终不渝的自主创新实践,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刘先林从事测绘行业50余年,致力于高端测绘设备的自主研发,近年来总是遇到令人费解的事:国内一些高端测绘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不比国外大品牌差,价格只卖国外十分之一,可恰恰因为价低卖不动,只能走国际市场。

  “长此以往,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打击我国科研人员研发高科技设备的积极性,对国家的自主创新很不利。”刘先林曾忧心忡忡地表示。

  爱笑的“怪老头”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1986年刘先林调试解析三测图仪软件

  刘先林说自己喜欢笑,平时亦不爱修边幅,也因此被人称作“怪老头”。“我比较喜欢笑,一说话就笑,所以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比较和蔼的人,其实我听说这种人也并不一定好,特别是对于男人来讲,但是我就是这个习惯,那么怪老头这个是因为我不修边幅,比较随随便便,也是社会上对这种所谓的科学家的一种套路一种模式,实际上对这个陈景润专门报道他的那些怪事,李小文也是这个情况,想把这些情况套在我身上,其实我一点也不怪。”

【中国梦实践者】刘先林院士:穿旧鞋乘高铁 二等座上仍备课

刘先林正在研究数码相机

  记者手记:院士偏偏爱老楼

  午后,阳光暖暖,记者一行如约来到刘先林院士“钟爱”的老办公室。之所以说他“钟爱”老办公室,是因为我们在提前的邀约中曾来回多次更换访谈地点。要知道,刘院士在测绘科学院的新办公楼其实是有一间更为“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拍摄访谈效果会更好,但刘院士独爱坐落在北太平路的那栋略显破旧的小楼,几经往复,最后还是决定在这块有故事的老地方开始访谈。

  老办公楼年代感十足,没有电梯,地面也还是老式的砖块拼接而成。不大的办公室略显凌乱,沙发上、窗台上、桌子上都散落着实验器材。刘院士的办公桌就设在门口,他的秘书告诉我们,刘老既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但对空气是否流通很在意。

  敲门而入,刘老师才从高高的两摞书间抬起头来,继而起身跟我们握手问好,声音洪亮的“简直不像76岁”。

  不拘小节、耿直可爱是刘院士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尽管此前已经查看了很多资料,见面时,还是被刘院士衣服上显眼的一块大污渍“吓”了一跳。不过,或许正是这块污渍,使得整个访谈轻松了下来。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1994年,刘先林就评为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应有的自豪在刘院士这里却云淡风轻:“我跟你讲,我是保送院士,现在来评我可评不上。因为我既不看论文也不写论文,还不申请专利,基本就是生产设备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刘先林尤其爱笑,几乎是一说话就笑。也因此,别人称他为好老头。生活中,刘老不修边幅,毛衣几乎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就连泡茶,他也说滤盖太碍事,所以一个塑料大茶壶陪伴他最久。

  近三个小时的采访,刘院士“谈天说地”,从一开始地深入基层到处调研、测绘再到一步步创新,赶超国外的先进设备再到如今研发的激光车,每走一步,都脚踏务实与创新两个轮子。他告诉记者,30多年来,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外国的东西顶出去,要不就是它们拆了,换成中国的东西。

  在谈到当前的科研创新时,刘先林变得严肃起来。在他看来,当前我国的科研创新情况令人担忧,重物轻人,重硬轻软,追求设备创新而忽视人的创新,用管经济和管工业的做法来管科技是行不通的。

  访谈接近尾声,我们谈到了音乐。刘先林告诉记者,从中学时候起,他便参加管乐队,如今,不管是管乐还是弦乐,他都能达到半专业的水平。“但是,还缺一个键盘乐器”,刘院士忍不住和我们分享起了自己的小秘密,“最近一直谋划着要把键盘乐器搞起来,要去请个专业的老师学习一下。”

  太阳落山,余晖洒在到处堆满器材的办公室,斑驳的试验台,时光的痕迹划过,“这个老办公楼,当年还是我们自己建的呢。”刘先林似乎在回答他为何独爱这里。

  (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