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全国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将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06-06 09:22
关于蜂蜇伤的常见症状,赵斌表示,局部有剧烈刺疼、灼热红肿,严重出现水疱或淤血,皮肤变色,甚至坏死。
06-06 09:08
“六一”期间,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与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的2025年“少年兴·强国梦——传承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举办。
06-03 11:08
公园科技市集献礼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05-31 16:23
5月29日,科技日报社在京举行“凝聚科普力量,展现责任担当”科普内容创作座谈会,会上同步启动“科普一下”燃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并发布《致科普创作者倡议书》。
05-30 21:02
他希望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学生更好的服务农村,服务老百姓。
05-30 16:56
他也是学生眼中的“老大难”,难在他对科研文章的严谨和细致。
05-30 16:54
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到自然中去是他的要求,也是他的初心。
05-30 16:53
5·30 以科学之声,传精神之火 ——致敬科技工作者
05-30 16:09
“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巡展科普进校园活动预告
06-05 09:21
2025年5月,由中核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广核四家涉核央企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小荷之声”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体验营活动在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等地区的多个营地开展,为孩子们解锁了一个充满奥秘的核科技世界。
05-30 15:34
在第9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浙江海洋大学“海上工匠养成记”机械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组织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的20余名小学生来校参加机械创新科普研学活动。
05-30 10:16
本次活动依托这一“国之重器”和科普特辑的发布,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05-30 09:27
300余名香港中小学教师代表线下参与。
05-30 09:27
科学和历史深度探索,与“巨兽”共情
05-29 17:37
佩戴VR眼镜“云游中国古典园林”,与人形机器人灵宝互动,通过AR系统看蝴蝶翩跹飞舞,走进科学家的书房,感受“书香+科技”的奇妙体验……
05-29 17:11
尽管要转向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最终,符淙斌给了叶先生肯定的答复,成为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05-29 14:55
超导电子学,就是研发性能极端优秀的电器器件。吴培亨院士带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
05-29 14:55
从1978年踏入太阳研究领域至今,汪景琇院士在这一领域已深耕了近半个世纪。成为名副其实“追太阳”的人。
05-29 14:5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国家核科学事业发展高峰期,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沈文庆受到当时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热潮的号召,考取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成为了那一届核物理理论研究方向的5位学生之一。
05-29 14:55
这些藏在生产线里的魔法师们,每天都在上演"平凡材料变超级英雄"的奇迹剧场哦~ 这些看不见的精灵正在人们身边,创造着数不清的、看得见的美好。
05-29 12:59
在实验室开放活动中,智能水质分析实验室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中心向公众展示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水质监测与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05-29 08:26
5月25日,在全国“心理健康节”到来之际,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总队主办的“2025 科技志愿服务品牌论坛暨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05-26 17:49
5月25日,“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院士出席活动,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致辞、副主任梅宏院士主持。
05-26 09:05
以“农业科普赋能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
05-24 20:54
吸引了300余个家庭走进植保所,共同探寻植物保护的奥秘,领略农业科技的独特魅力。
05-24 20:54
近年来,“中国天气”品牌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在保护与传承节气文化同时,积极开展跨学科交流融合,打造以节气为差异化亮点的城市品牌印象,为城市全方位发展赋能。
05-21 19:45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打造的“7分钟急救圈”服务体系,布设了5大急救分站,每个站点辐射5公里左右范围。
05-21 17:22
共同探索蜜蜂在生态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等领域的多元价值,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蜜蜂保护,守护地球生态平衡。
05-21 11:23
5月19日至20日,“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项目”中期展示交流活动在日照市科技馆举办。
05-20 17:17
上了一堂生动的“计量”公开课。
05-20 17:12
微生物污染防控方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规定,即食果蔬制品中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05-19 18:31
高血压到底能不能靠生活方式逆转?不吃药,靠谱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又该注意哪些坑?
05-19 18:12
中医穴位埋线减重是将可吸收医用线体植入特定穴位,通过持续刺激穴位调节人体代谢功能的特色绿色疗法。
05-19 16:58
5月17日,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场活动暨第七届全国营养科普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全民营养周是推动我国营养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今年的传播主题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本次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推进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实践。
05-19 11:39
活动巧妙融合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科学精神,吸引了数十名观众现场参与并进行了直播。
05-19 10:12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四家科研机构,依据各自领域特色,划分出四大主题探访区,同步开放科研阵地室内外场所,打造出全方位、沉浸式的互动科普场景,将硬核科技与趣味互动巧妙融合,让参与者在“玩”的过程中解锁地球科学的密码。
05-19 10:12
后两类的朋友要是习惯了天天洗头,也没问题,注意不要盯着一种洗发水用+注意水温就可以了。
05-19 09:04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底气。近期,中国科技馆推出《智造未来》科普视频节目,深入挖掘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研发过程与应用价值,展现广大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生动故事。
05-18 15:17
打造一场横跨科技、人文、生态的沉浸式探索之旅。
05-16 18:49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
05-16 16:59
5月15日,新华网《营养翻译官》升级发布会在京举办。
05-16 15:09
便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当然,解决这一难言之隐的过程中,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
05-14 17:23
在体检报告里,肿瘤标志物这一项的数值一旦升高,会让大家心里咯噔一下,泛起层层恐慌的涟漪。
05-14 17:22
5月12日,2025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天工开物”主题展于5月12日在伦敦皇家造币厂开幕。
05-14 10:50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知:粗粮升血糖较慢,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燕麦、红豆等粗粮中直链淀粉含量多,直链淀粉排列很紧密,在体内不容易被分解,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05-14 09:16
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介绍,今年春季以来,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呈现多发态势,局地沙尘天气较历年同期偏多。
05-14 09:16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在山西省岚县启动“乡村科教服务站”建设项目。
05-09 18:10
交流会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XR)、数字贸易等前沿领域。
05-09 17:36
全面展示装置建设成果、前沿科技突破及未来产业蓝图。
05-09 17:25
我梦想着就是做一名好医生、做一名优秀的胸外科医生。
04-30 16:33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公布第四批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名单,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肿瘤防治与康复一体化科普示范基地”入选。
04-29 17:50
科学家与700名学子共话行星探索
04-28 13:51
共同涵养良好家风,共同培育下一代的奋斗之志、家国之情。
04-27 19:29
专家李治中给年轻人科普“中国特色癌症”。
04-27 11:01
4月26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深潜10909》专题展映活动在中国科技馆4D影院举办。作为本届电影节科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吸引了科技界、影视界代表及数百名观众参与,共同见证科技与艺术跨界碰撞的火花。
04-27 10:29
“结节”这一词的出现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往往会引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慌。对于良性肺结节,医生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性质不明的结节,则需制定详细的评估和随访计划。
04-24 17:01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 神二十今日出征!回顾中国航天高光时刻!
04-24 10:33
为广大青少年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种子。
04-24 09:56
直接刷证方式乘车,即旅客购买产品后,当列车有产品对应发到站及席别的剩余席位时,可直接刷证检票并获取席位乘车。
04-24 09:02
从海边的小渔村到东北的大森林,从古城墙下的牡丹花韵到高山上的杜鹃燃春,祖国大江南北一片繁花似锦……
04-23 14:15
首都科学讲堂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承办。
04-23 13:2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三科副主任医师白瑞娜介绍,时值谷雨节气,此时外出运动能够帮助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趋势,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04-23 09:02
警方提醒,未成年人一定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的送红包、送皮肤、送装备,可能都是骗你转账的借口。
04-23 09:02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辰对话》推出特别节目“我们的科学电影”,科学家、电影人齐聚一堂。
04-22 16:33
赵萌老师的大作《我的出版记忆》即将面世了!她当了30多年编辑,一辈子“为他人作嫁衣裳”,眼看快80 岁了,才轮到自己出一本书。这真是个“近水楼台”却“姗姗来迟”的好消息。
04-22 15:04
启动首届“航天精神宣讲季”活动,并组织青年创新“揭榜挂帅”仪式。
04-22 11:20
4月21日18时30分,中国科技馆球幕影厅内,一曲由中国民族乐器倾情演绎的巴赫经典旋律划破时空界限,拉开了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银幕之声”科学电影音乐会的帷幕。
04-22 10:08
为迎接第56个世界地球日,4月20日,中国科技馆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主办“解码地球的绿色方程式”主题活动。活动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关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为主旨,通过讲座、手工坊、互动展区等形式,为公众开启了一场精彩的地球科学探索之旅。
04-22 10:08
为迎接第56个世界地球日,4月19日,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共同推出“地热能清洁能源”主题活动,通过科学讲座、互动展项、趣味打卡等丰富形式,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地热世界,探寻地球内部的能量奥秘。
04-22 10:08
4月21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开幕式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巨幕影院举行。
04-21 16:46
艰巨目标在前,媒体重任在肩。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04-21 10:12
共赴这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航天活动。
04-19 13:44
4月17日至18日,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空天探索”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科技馆科技工作者代表及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航天中学等学校师生约300人现场参与活动。
04-18 13: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陈平提醒,此时养生要顺应节气特点,重点做好祛湿健脾,以安然入夏。针对谷雨易发的关节酸痛,陈平建议可用姜水泡脚后按摩小腿,可驱散寒湿。
04-18 09:08
怀柔科学城举办“拥抱智能时代”科普活动
04-16 14:58
4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座“小众宝藏博物馆”——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内,20余位来自伊拉克、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等地的外国友人通过非遗体验,与传承千年的中华美学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04-15 09:50
由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资助,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科普微电影《命悬胰腺》正式上映。
04-11 21:47
张朝阳透露,2025春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上,他将在“科学演讲局”环节开展广义相对论相关的主题演讲。
04-11 09:38
人脑中的蓝色小斑点蕴藏着调节思维活跃度的强大功能
04-11 09:29
大脑微生物组研究或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打开新窗口
04-11 09:28
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并优先关注妇女的长期健康与福祉。
04-07 13:58
“近期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不仅身体需要适应气温起伏,心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者数量众多”。
04-03 11:25
从母亲因救援迟滞离世的锥心之痛,到九寨沟的乱石飞泻中穿行,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救命”二字紧密交织。
04-02 16:42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在护佑女性健康方面有哪些良方。
03-28 07:56
在鲜切花市场上被称作“玫瑰”的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月季。有的月季品种会同时呈现几种不同的颜色,有的品种随开放时间而变色。
03-28 07:55
随着花粉、柳絮等季节性过敏原浓度攀升,叠加紫外线辐射增强,春季成为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的高发时段。
03-28 07:55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裴舟指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和成人有差别。
03-26 10:28
积极探索推进协会改革,打造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学会“标杆”。
03-26 09:40
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03-25 18:44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走进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共同开展“影视科创中国行——走进农影”活动。
03-25 10:12
培养未来的气象科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03-25 09:29
高龄脊柱疾病患者加速康复的概念由宣武医院首先发起,目的是减少该类患者手术应激、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03-25 09:07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03-25 04:05
3月24日下午,“筑梦星球共创未来”2025年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启动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基于真实的科学研究场景展开,围绕多个科技前沿领域设定主题,构建充满未来感的科学探索情境。
03-24 18:44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03-24 09:49
2024版中国心衰指南特别强调应将心衰防治关口前移,改变“重治轻防”的状况,比如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钾等指标,发现异常尽早诊治。
03-24 08:49
春意盎然,又是一个过敏季。
03-21 14:18
让更多的人知道IBD、了解IBD,一起改变IBD。
03-18 18:21
在太湖梅梁湖区深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船“太湖之星”静静伫立,水下螺旋绞刀高速飞转,湖底淤泥被抽送上来。
03-17 08:59
第二届专委会将继续加强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科普创作,组织形式多样的应急科普活动,加强合作与交流。
03-16 19:53
作为活动的亮点之一,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深入校园,与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及北大附中开展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
03-15 13:59
2025年3月9日,第115个国际妇女节之际,国家大剧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活动——“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第4期“科学与美的女神”。
03-14 20:01
腰围大了,体重超了,慢性病找上门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体重管理门诊”冲上热搜。
03-14 09:39
小小一个球,证明大气是有压力的,而且大得这样厉害。
03-14 09:08
神秘的静电从细微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等待你去探索。
03-13 09:25
中国的工程技术传奇在地球深处不断闪耀。
03-12 11:28
《哪吒2》登顶!IMAX、2D、3D观影有啥区别?
03-11 15:35
哪吒突破穿心咒,背后竟是这个科学原理
03-11 15:35
冰不导电?《哪吒2》里面的物理知识你注意到了吗?
03-11 15:35
《哪吒2》冲击百亿票房!这三类人不建议看3D版
03-11 15:35
未来已来,让机器人成为我们的左膀右臂。
03-11 10:31
雷海潮说,地方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也需要加强重点专科的建设,这样能够为居民、家庭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03-11 09:07
日前,一位80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位于北京的航空总医院接受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显著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
03-11 09:06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03-11 09:01
人工智能应用正越来越普及,从生活百科到学习助手再到工作辅助,还有令人期待的实体经济“职业技能”。
03-10 14:53
科技工作者应把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03-07 21:20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新发传染病和传统病媒生物威胁并存,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07 15:32
当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颠覆性创新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一代逐渐承担起了创新的重任。
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03-07 04:50
我是谁?我是光。你看我,我就是粒子,你不看我,我就是波。
03-06 10:11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气温回暖、湿度变化,给各种细菌和病毒提供了繁殖“温床”。
03-06 09:07
这些形态各异的安全卫士,隐藏着古往今来不同时代的科技与文化密码。
03-05 10:1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03-05 09:00
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03-04 17:56
开启上帝之眼,换一个角度感受地月传奇。
03-04 11: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肖潇介绍,起居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超过晚上11时睡觉,早上6—8时起床。
03-04 09:11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6所学校的9名学生登上DO RE MI剧场的舞台,以脱口秀形式分享了自己发展兴趣、追逐梦想的成长经历。
03-03 14:35
古人智慧见证千年奇迹,科技让结构更加稳定。
03-03 11:16
精密的机械,用最巧妙的方式带我们走入全新的世界。(陕西科学技术馆)
02-28 09:17
青藏铁路——中国工程的奇迹。(青海省科技馆)
02-27 17:16
探索声音的奥秘,发现美妙的交响曲。(陕西科学技术馆)
02-26 17:36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叙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来不是若干物种的存亡故事,而是整个生命支持系统的存续命题。
02-26 16:03
偏振炫光——揭秘那抹流转的彩虹之光(青海省科学技术馆)
02-25 10:07
天眼FAST,洞察光年之外,探寻宇宙尽头。(宁夏科技馆)
02-24 18:03
不同的电影制式其实各有千秋,选择时还是要根据电影类型、个人喜好和预算综合考虑。
02-21 11:00
光让我们看到了万物,光纤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宁夏科技馆)
02-21 09:50
在《哪吒2》电影中,申公豹父亲以及弟弟两个角色的性格和言语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一起来看看申公豹一家到底是什么动物?
02-19 09:38
电磁波,穿梭于虚实之间,带我们领略波长差异带来的奇妙变化。(新疆科技馆)
02-20 09:10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丰沛与贫瘠并存。智慧的人类遂以水利为媒,探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疆科技馆)
02-19 09:14
电与磁的双向转换,触及那隐秘的神奇世界。(天津科学技术馆)
02-18 09:36
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02-17 17:57
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02-17 17:55
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时令节气与健康话题。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针对胃肠健康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02-17 17:21
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关于时令节气与健康的新闻发布会。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针对一些关于消化健康的常见说法进行解析。
02-17 17:20
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针对春季消化道疾病高发的问题,为公众带来了详细的防治建议。
02-17 17:19
一个大学生的小小猜想难倒了一代又一代数学家。(天津科学技术馆)
02-17 09:57
气候临界点带来的共有三重威胁——海平面上升、永冻层与森林等地所储备的碳+甲烷开始释放、气候系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02-17 09:00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相对“可爱”的蛇——猪鼻蛇
02-14 22:43
蛇,这种让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动物一直以来却是许多医学机构的“宣传大使”。
02-14 21:58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成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02-14 20:56
这不仅将医学科普纳入了医生常规工作,也为公众主动获取权威的科普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
02-14 17:48
科里奥利力——自转地球赋予运动物体的奇妙偏转力。
02-14 11:12
中国科技馆推出《触摸科技——全国科技馆精彩展品掠影》第四季创意科普片系列,为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无需远行即可深度探索全国科技馆奥秘的科学文化盛宴,为寒假画上圆满句号,为新学期注入科学能量。
02-13 17:4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释放的就是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鲜明信号。
02-13 09:30
2月12日将迎来元宵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人们吃元宵、赏圆月、放花灯。
02-12 09:14
从“急诊”到“急诊+科普”的范式转移,映射出医疗体系向大健康生态的进化。
02-11 17:11
流感≠感冒!常被忽视的流感到底该如何应对?
02-11 09:38
坡面障碍技巧赛,则是在赛道上设置各种障碍,运动员高速通过时做出跳跃、翻腾等动作,需要胆大心细,技巧娴熟。
02-11 09:12
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卫生机构建议,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
02-10 08:35
目前,仍然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日常要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02-10 08:35
除此以外,量子力学还解释了物质所有的微观宏观性质,如硬度、磁性、导电性,由此催生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如激光、核能、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02-08 09:31
在业内人士看来,节日餐饮浪费现象,既有特殊的文化心理因素,也有监测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违法行为处置不易到位、商家自我管理动力不足等原因。
02-07 09:01
告别龙年,蛇年来临,我们常把蛇叫做小龙,而蛇正好是龙的参考原型之一。
02-05 22:22
乙巳蛇年新春,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科普惠民活动,为公众献上一场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新春科技盛宴。
02-05 15:58
冰雪经济不断“升温”,亚冬盛会开赛在即,“尔滨”正再度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01-31 20:08
《科普法》的修订和颁布施行,如时代号角,响彻科技发展的天际。新时代、新征程,那些胸怀强国之志、肩扛人民福祉的一代代科学家,铸就了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石,祖国不会忘记!今天,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这科普的新纪元。
01-27 09:22
春节假期临近,但最近这气温,就像坐了滑梯一样直线下降。
01-26 17:18
2025年春节假期北京市部分医院门诊信息
01-26 17:11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作为科普事业的重要一员,在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王雄钧,福建龙岩的退休教师,也是信息员中的佼佼者。每天清晨6点,他在微信群准时科普,节假日也不曾中断。他用微信群传递知识,用行动守护社区安全。王雄钧将退休生活演绎成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走出了不一样的夕阳红!点击视频,感受这位70岁科普达人的热情与坚持。
01-26 16:46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作为科普事业的重要一员,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中,同样不乏年轻人的身影,23岁的王宇琛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别看他年纪不大,担任科普信息员的年头可一点儿也不少,7年时间里,他用科普守护家庭和校园,从破解“大蒜致癌”谣言到成为朋友圈的科普达人,他的故事告诉你:科普,就在身边。点击视频,看王宇琛如何用科普中国点亮青春,传递科学的力量。
01-26 16:39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对于山东包村干部张聚涛来说,田间地头就是他的舞台,从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到即兴科普小讲堂,他用智慧和热情守护生态安全。五年科普路,发展2000多名信息员,张聚涛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声音传递知识。点击视频,一起见证这位乡村科普达人的科普足迹。
01-26 16:38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连接科技与生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作为通信行业的排头兵,中国移动科协是如何做科普的?“科普之光”活动上,来自中国移动科协的刘伟东分享了中国移动科协如何用科普点亮科学梦想。点击视频,跟着中国移动科协刷新科普经验值。
01-26 16:37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科普之光”活动上,北京交通大学的陈征博士通过一系列精彩的物理小实验,用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电学现象,为大家生动讲述基础科学对世界的改变。基础科学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点击视频,跟随陈老师的脚步,一起感受电的力量,深入了解基础科学如何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01-26 16:35
在遇到困难和迷惑时,给你方向和力量的是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定会照亮我们前行。愿天籁童声,带给您勇往直前的勇气。
01-26 16:28
他在大山深处跋涉十余载,誓要为“中国天眼”选址;他把用自己生命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奉献给了“中国天眼”,让中国人亲耳听到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他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中国高度。当你仰望星空时,请别忘记他的名字——南仁东!
01-26 16:12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突出强调了要加强科普人员队伍建设。“科普之光”活动上,来自天津大学的李晓红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思路——片上脑。片上脑不仅能识别字母、纠错,还能驾驶小车抓取物品,学习效率远超传统AI。如今AI技术发展迅速,但一直受限于能源和算力这两大瓶颈,点击视频,跟随李老师的脚步,一起见证脑机接口与AI的无限可能。
01-26 14:11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突出强调了要加强科普人员队伍建设。“科普之光”活动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严开祺研究员为我们讲述了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多项数据刷新了世界纪录背后,中国科学家们为了找到能够让载人深潜器实现万米深潜的浮力材料,付出的巨大努力。点击视频,跟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严开祺研究员,一起揭开“奋斗者”号深海奇迹背后的故事。
01-26 14:11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突出强调了要加强科普人员队伍建设。“科普之光”活动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副教授刘慧为我们分享了科学家们模拟月球环境建造的“月宫一号”,在“月宫一号”里,科学家们不仅能够种植粮食和蔬菜,还能通过特殊的生态系统循环,实现氧气和水的再生。未来人类在月球长期驻留会是怎样的情景?点击视频,跟随刘老师的视角,提前体验月球生活的奇幻旅程吧。
01-26 13:11
新修订的《科普法》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突出强调了要加强科普人员队伍建设。“科普之光”活动上,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胡忠军研究员,用三个关键词:零度、高度、程度,讲述《迈向绝对零度》的壮丽旅程。“绝对零度”真的存在吗?研究它有何妙用?科学家们如何逼近这个极限?点击视频,跟随胡老师的脚步,探索科学的无尽魅力!
01-26 13:11
一键换脸,难辨真假!普通人如何才能去伪存真,打破AI“黑箱 ”?新修订的《科普法》回应数字时代新形势,完善网络科普制度,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吴文峻为您讲述提高公众科技素养,维护真实、安全信息环境的必要性。
01-26 10:45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指出,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如今已90高龄的科普“老顽童”——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表示,科普之光定会照亮科技强国之路,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比翼齐飞,将会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听院士讲科普法#
01-26 10:44
辞“龙”迎“蛇”,农历乙巳蛇年即将到来。
01-24 18:45
新修订的《科普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科普工作应当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01-24 18:00
时隔22年来首次修订,新修订的《科普法》释放哪些信号?
01-24 17:20
新修订的《科普法》为科普事业开启新的历程,《科普开启新篇章》带你领略科技的魅力!
01-24 17:20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遥远的地方。
01-24 17:19
让我们通过诗朗诵《传递光芒——22年科普路回眸》,一起感受科普法诞生以来,中国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历程。
01-24 17:19
始终活跃在水利科普第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浩说,科学家精神,永远是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精神动力。
01-24 17:15
新修订的《科普法》,何以重要?
01-24 17:13
不管是“五步蛇”、“七步蛇”还是“百步蛇”,其实都是指尖吻蝮。
01-23 17:15
吸引了众多科技界人士、文化学者及公众的关注,共同见证了这一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事。
01-23 15:26
在野外的环境中,网纹蟒的雌性个体可以长到10米左右,雄性个体小于雌性。
01-21 22:09
北京地区生活着众多蛇类,种类繁多、形色各异。
01-21 21:53
所以你要是刚巧遇见听见声音会冲上来的蛇,还是别尖叫啦!
01-21 18:35
蛇的美妙点燃了人类灵感的火花,设计蛇一样的机器代替人类钻入地震后的残垣断壁、潜入矿难后水淹的巷道搜寻幸存者,甚至暗入敌方阵地执行侦察是多么恰到好处而且有价值啊。
01-21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