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这样体检才有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7-24 09:27

  近日,有报道称,北京一律师连续10年在某机构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这位律师认为,体检存在漏检、误检问题,就此提出投诉。

  如今,随着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很多人都会定期体检。但围绕体检,有一些误区需要澄清,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拿到体检结果后,不知道需要就哪些问题去医院复查,哪些需要干预。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ICU)主任医师薄世宁,请他来聊聊体检那些事儿。

  避 坑

  记者:去体检前,有没有什么需要提前知晓的注意事项?

  薄世宁:体检中有一些常见的“坑”,无论是体检机构强烈推荐,还是医院极力宣传,我都希望大家不要被忽悠,避免浪费金钱,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第一,把PET—CT当作体检项目。有人觉得,用PET—CT扫描全身,如果没有发现癌症就可以放心了。

  其实,PET—CT从来都不是一个健康筛查项目。在医院,医生用PET—CT寻找患者各部位的肿瘤病灶,主要用于评估已发现肿瘤的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或者对高度提示肿瘤的患者寻找原发病灶。也就是说,这是给已经出现相关疾病的人做的检查项目,不仅贵,而且人体吸收的辐射量也大。

  同时,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因此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

  第二,一滴血查出所有癌症,生物电能查出上百种病。

  有些体检机构号称只用一滴血就能查出所有癌症,其实至少在目前,技术上还无法实现。还有的机构号称用生物电就能够查出上百种病。这种检查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同时精确地检测出这么多种疾病。一滴血和生物电的测试都是为了盈利的项目。

  第三,健康人查微量元素。

  如果不是为了治病,不推荐去检测微量元素。血液中微量元素受影响因素众多,而且也未必查得准。

  风 险

  记者:有人认为,每年体检似乎没什么用,因为看到身边有人每年体检,还是得了晚期癌症。

  薄世宁:我们先看一下中国癌症的发病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43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天至少1万人确诊,平均每分钟至少7人确诊。40岁之前癌症发病率相对低。到了40岁之后,发病率突然快速增高,80岁左右癌症发病率达到最高峰。

  癌症最大的高危因素,不是环境,而是高龄。因为年龄越大,人体细胞分裂次数累积就越多,累积基因损伤、突变就越多,正常基因(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风险也越大。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患癌的风险之中,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所以,得大病,尤其是癌症,不仅是个概率问题,更是一个时间问题。

  等感觉出了问题再去医院检查,很多患者就已经是中晚期了,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机制。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剩余组织会加大工作力度,代替、补偿出了问题的部位工作。所以,绝大多数慢性病在早期都没有症状。等到发现症状,就说明身体代偿不动了。千万不要认为身体舒服就是没病。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慢性发展,突然被发现的。所以,开展早期筛查很重要。

  早 筛

  记者:体检的价值就在于把疾病早早筛查出来,是这样吧?

  薄世宁:基本是。体检的最大价值是查小病。我们每个人都走在生大病的路上,但是筛查的最大价值却不是查出晚期的大病,而是查出早期的小病。对于癌症来说,查出癌症以前的病变,在小病阶段开始治疗,降低它进展成癌症的风险,才是筛查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体检后管理的重要性大于体检本身。很多人认为体检就像考试,通过了就行了,对于检查结果不重视。拿到结果要么看不懂,要么不主动去干预小问题,如果是这样,筛查就没起到作用。

  记者:那么一般什么时候开始筛查癌症呢?

  薄世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们国家推荐的肿瘤筛查年龄都在50岁以上。但是比如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这些年都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越早发现问题,获益越大。所以,我建议第一次进行精准疾病筛查的年龄在40岁。

  国内外很多专家也都呼吁尽早开始筛查,尤其是对于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我建议,有直系亲属患癌的子女,把患者发现癌症的年龄减去15岁,作为自己开始筛查的年龄。举个例子,假设陈先生的母亲在50岁时被查出患了结肠癌,那么陈先生就应该在他母亲患病年龄前15年进行筛查,也就是在35岁要做结肠镜筛查,见到息肉就切除,可以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1234

  记者:该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体检项目呢?

  薄世宁:通常无论是去医院体检,还是在体检机构体检,体检套餐已经包含了比较全面的常规体检项目。但我设计了一个容易被忽视,并且常规体检套餐里未必能够覆盖的项目组合,经济、高效,获益大,总结成“1234”。

  1种细菌:幽门螺杆菌。

  2种病毒:HPV病毒、乙肝病毒。

  3种男性必要检查:肺部低剂量CT、胃肠镜、前列腺超声+PSA检查。

  4种女性必要检查:肺部低剂量CT、胃肠镜、TCT(HPV)、乳腺的超声或者钼靶检查。

  这些项目可以筛查胃癌、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这几种癌症较为多发,且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的效果。最关键的是,很多问题可以在变成癌症之前的阶段,也就是癌前病变阶段通过筛查发现,完全可以避免其进展成癌症。所以,这些筛查项目的获益很大。

  对于发病率相对低、即便早期发现也获益不大的癌症种类(如胰腺癌),权衡利益和风险,目前也有学者不推荐进行常规筛查,除非是具有家族史的人群和具有明确症状的患者。记者 熊 建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