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座“小众宝藏博物馆”——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内,20余位来自伊拉克、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等地的外国友人通过非遗体验,与传承千年的中华美学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漆器纹样中的历史密码、京绣针脚里的吉祥寓意,让“燕京八绝”精品以鲜活姿态走向世界。
“大漆以8000年坚韧之躯,承载了华夏民族5000年传承之魂。”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馆长柏群如是说。在博物馆展厅,一件件融合宫廷技艺与中式审美的漆器作品,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力。
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红身着绣蝶袄褂,向国际友人解读“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东方美学。当伊拉克留学生穆罕默德惊叹于京绣的色彩与纹样时,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感慨:“这些体验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非遗体验环节中,外国友人们亲手制作香囊,将“福气满满”的中文祝福装入其中。当非遗技艺突破时空界限,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符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中华美学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记者 王若昕 林佳欣 实习生 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