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千万IP创科普
摩天大楼、高铁、船舶、新能源汽车,在它们成为现实之前,首先会存在于各类工业软件里。不同于我们手机上的APP,它就像是现实的“源代码”,是制造业提升研发、生产、管理效率及设备性能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工业软件正面临国产化替代突破阶段,想成为数字时代的“造物者”吗?跟随《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进工业软件专业。
工业要发展,从源头开始就离不开工业软件。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冬宁介绍,工业软件是工业之魂,其重要性可以比肩芯片。不同于传统通用软件,它是工业流程、知识与经验的高度集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设计、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软件的研发本身并非技术难点所在。”刘冬宁表示,由于工业软件普遍不开源,既有的国外工业软件中已经封装并积累了大量的核心工艺知识与数据,而我国工业软件领域起步较晚,存在着“空心化”的问题。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份额的6.7%。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推进,制造业对工业软件的需求加大,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
“工业软件需要既懂软件技术又熟悉工业流程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工业知识,工科专业学生又难以掌握复杂的算法开发。所以工业软件专业就像一座桥,一头连接着机械、材料等不同工科,一头是软件化、数字化的必然要求。”作为率先开设工业软件专业的高校之一,刘冬宁介绍,广东工业大学在本科第三学期从全校理工科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在第四学期学习嵌入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两门核心课程,强化软件编程能力,在第五学期正式转入专业学习。
在刘冬宁看来,工业软件专业不仅是一门技术学科,更代表着一种科学报国的情怀。学生从入学之初就面向国产技术生态,参与国产软件开发,肩负着推动国家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的使命。学生在学有所成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与国家发展的“双赢”。
投身国产工业软件研发,是情怀与价值的“双向奔赴”。如今,国产工业软件已经慢慢取得成果,在这条承载着科学报国使命的赛道上,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也都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奋斗轨迹。
“工业制造中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往往依赖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传授给新人。”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卓薇与工业软件打交道多年,看到了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因缺乏工业软件而带来的难题,她以水火弯板为例,讲述了工业软件发挥的巨大作用。
水火弯板是通过局部加热与冷却使金属板材产生塑性变形的船舶制造技术。“这项工作很辛苦,工作环境恶劣,导致技术传承困难。老师傅一旦退休,很难招到新的徒弟,这一块的工艺知识很快就会失传。”王卓薇和团队投入到水火弯板机器人的项目中,搭建了一套工业软件平台,通过实地调研,将其中的工艺数据和工艺知识数字化,再将指令发给机器人去执行,推动了制造业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型。
回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王卓薇也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做?“答案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兴趣,一个是要面向国家需要。”王卓薇表示,以前科研人员更多关注的是发论文、写算法,但这些算法能不能真正用起来,其实并不清楚。她希望把论文里的算法,真正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服务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者/编导
蔡 琳 肖春芳
校 对
丰菲扬(实习) 程丽华(实习)
统 筹
张 蓉
特别鸣谢
广东工业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