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伏天”可以这样防暑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三伏天”可以这样防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4 03:15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今年大暑正值初伏,湿热交织,易引发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7月23日,围绕防暑养生话题,专家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提出诸多建议。

  对于“伏天晒背”的养生爱好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表示,大暑是“养阳”的好时节,晒背是其中之一。但他提醒,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尤其是体质弱、高龄的或者皮肤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体质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人群。

  “伏天晒背”有哪些注意事项?张振鹏介绍,晒背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段,先从5~10分钟开始尝试,适应后可逐步增至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晒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直接洗冷水澡、吹风扇或空调,以及进入温差大的空调房。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对于这种“情绪中暑”,张振鹏介绍,中医认为,肝的生理特性是主疏泄和升发,肝脏和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而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与升发功能。另外,肝脾关系密切,肝疏泄功能失衡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进一步加重肝病病情。肝病患者可以根据症状辨证养生,养肝护肝。

  “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预防’肝损伤而服用‘护肝’类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强调,不管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尽量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才是保护肝脏健康最有效的措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提醒,炎炎夏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人体散热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暑。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一些先兆中暑的症状,李树强建议,一定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如果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症状,要赶紧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多数人可以在几小时内恢复。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必须及时送至医院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4日 08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