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2025-04-07 13:58

  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并优先关注妇女的长期健康与福祉。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

  如何正确看待孕产期抑郁?如何管理孕期体重?如何科学喂养婴儿?围绕大家关心的母婴健康话题,记者在多地进行了采访。

  ——编 者

  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多方协作

  有点“矫情”?孕产妇心理状况莫轻视

  “谁和我说话都烦躁,对很多东西提不起兴趣。”“觉得家人不关心自己,只关心孩子。”“整晚睡不好,有时候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心理卫生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张丽的引导下,长沙30岁的新手妈妈晓琳(化名)说出了心中的苦楚。

  在一旁陪同的丈夫听着有些震惊:“一开始,我认为这只是产后身体虚弱,甚至还觉得有点‘矫情’,没想到对她来说竟如此煎熬。”

  晓琳被确诊为孕产期抑郁症。“这并非个例。”张丽介绍,随着近年来社会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前来咨询和就诊的孕产妇数量呈上升趋势。

  什么是孕产期抑郁症?

  “孕产期抑郁症被定义为一种‘在围产期间开始发作的临床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亚型。”张丽解释,“它并非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心理疾病。症状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总高兴不起来,以前感兴趣的事也不想做了。躯体上表现为睡眠、食欲都不好,还可能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认知层面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同时伴有无助感、觉得自己无价值等。”

  “如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符合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就要高度重视了。”张丽提醒,“可以使用产后抑郁量表或者抑郁筛查量表等自测,筛查阳性者建议进一步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为何孕产期会成为抑郁症高发阶段?

  “首先是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张丽介绍,孕期和产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导致情绪波动,而情绪波动同样会推动激素水平变化。其次,怀孕和分娩过程中身体不适,以及角色突然转变,都让她们难以适应。如果缺乏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再加上经济压力等其他因素,孕产妇就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应对孕产期抑郁症,需要个人、家庭、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孕产妇可以通过权威科普平台系统学习孕产期生理心理变化规律,主动学习自我关怀、情绪管理、沟通表达、排解压力的技巧。“比如晓琳,遇到困难常常憋在心里,有时候明明需要关心,表达出来却是指责。我们帮助她学会把内心需求真诚地表达出来,促进家庭关系改善。孕产妇也要适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来放松。”张丽说。

  孕产期保健医务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供精细化全过程孕产服务,加强对孕产妇家人特别是伴侣的指导。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每个月都有一到两场科普讲座。除了心理保健知识,孕妇学校还涵盖孕产期全流程科普,帮助新手父母实现身份转换,有效预防和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情况。

  如已有抑郁症状,及时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产后访视,早期识别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干预或转诊。”张丽介绍。

  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是下一代健康的起点。“孕产期抑郁症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个人积极调适、家庭悉心陪伴、社会提供支持。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多方协作,可显著降低疾病危害,守护母婴心理健康。”张丽说。(记者孙超)

  孕期体重管理,如何“一人吃、两人都健康”

  情绪、运动、饮食等均需注意

  “你现在是一人吃、两人补,得多吃点!”河南郑州的李女士怀孕不久,她的母亲天天这样说。李女士非常困惑,孕妈妈真的吃得越多越好吗?

  “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或过少都不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郭红军提醒。

  盲目进补可能导致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加孕妈妈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等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孩子出现巨大儿、儿童期和成年后肥胖等风险。而部分孕妈妈过度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过度节食或过量运动,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或生长发育障碍等问题。

  孕期体重增长多少才合适?郭红军表示,这取决于孕前体重、单胎多胎等多种因素,当前业界比较推荐的是通过孕前体重指数(BMI)建议合理范围。比如,李女士怀有单胎,第一次产检时计算BMI值约为21,属于正常范围,建议孕期增重的范围为8到14千克。BMI值低于18.5则视为低体重,孕期可增重11到16千克;BMI值在24到27.9之间视为超重,孕期可增重7到11千克;BMI值高于28则视为肥胖,孕期可增重5到9千克。

  “孕期体重增加并不是匀速的。”郭红军说。一般妊娠前3个月,体重增加1到2千克为宜,孕中期(14至27周)一般每周增重250到350克,孕晚期(28周至分娩)每周增重350到500克。

  如何将孕期体重维持在合理区间?郭红军认为,情绪、运动、饮食等方面都需要多加注意。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食欲改变,进而影响体重,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每天应保证7到9小时的睡眠。“孕期适当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体力和肌肉力量,为顺利分娩打下基础。”郭红军说。比如,每天坚持散步30到60分钟,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促进新陈代谢。

  在饮食方面,郭红军建议孕早期保持孕前能量需求,孕中期每日增加300千卡能量摄入,孕晚期每日增加450千卡能量摄入。主食可选择一些粗粮,如全麦面包、玉米、燕麦、糙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有助于稳定血糖和控制体重;保证足够优质蛋白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和蛋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但要注意控制糖分较高水果的摄入量,比如西瓜、荔枝等;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同时,要避免高油、高糖、高盐食物,像油炸食品、蛋糕、腌制食品等尽量少吃或不吃。

  “孕期体重管理需要科学指导。建议孕妈妈定期监测体重、血糖等指标,必要时在专业营养师和产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管理计划,做到一人吃、两人都健康。”郭红军说。(记者朱佩娴)

  科学喂养,为婴儿筑起健康屏障

  若母乳不足,可选婴儿配方奶粉替代

  近年来,有关母乳和奶粉喂养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认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应坚持母乳喂养;有人认为配方奶和母乳一样有营养还方便;还有一些博主提出以米汤代替奶粉和母乳喂养,引发质疑。

  如何选择正确的喂养方式,实现科学喂养?记者采访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新生儿科负责人陈惠芬。

  “母乳作为‘活性营养库’,是婴儿成长的‘天然疫苗’。”陈惠芬介绍,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IgA)、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可降低婴儿感染中耳炎、肺炎、腹泻的风险;母乳中含有较高的半胱氨酸和氨基牛磺酸,有利于婴儿的脑生长,可以促进智力发育。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发育,也能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陈惠芬表示,母乳喂养能够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利于产后恢复;能够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还能增进母婴情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概率。

  新手妈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母乳喂养?

  “乳房结构正常、无传染病、未使用禁忌药物、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陈惠芬表示,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大多数健康妈妈都能进行母乳喂养。在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下,母亲也会持续分泌泌乳素、增加泌乳量,与婴儿日常所需达到平衡。

  “如果产妇由于身体问题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也不必过于难过和焦虑。”陈惠芬表示,有的产妇因乳腺疾病,无法给孩子喂奶,不免情绪低落,严重时还会有产后抑郁等问题出现;有的产妇在喂养初期,总担心自己的奶水不够,频繁喂养,得不到充分休息,反而适得其反,奶水越来越少。

  “若母乳不足或因各种原因无法哺乳,可以选择婴儿配方奶粉作为替代或补充。”陈惠芬说,目前,市面上有各种普通配方奶粉、早产儿配方奶粉、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等,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营养元素,只要选择安全、营养均衡的配方奶粉,结合科学的喂养方式、定期监测婴儿发育情况,同样能养育出健康的宝宝。

  此前,网络上传言,“用古法熬制米汤可以完全代替奶粉和母乳”,对此,陈惠芬明确表示这种方式并不科学。“米汤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缺乏蛋白质、脂肪,更缺少铁、钙、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陈惠芬提醒,新生儿至少要4个月之后才能添加米糊等含淀粉食物,不宜添加过早。(记者邵玉姿)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