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的春日,北京人人平安科技有限公司内,董事长胡松涛正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应急预警报送数据,脸上带着一丝欣慰。这位曾在央企深耕13年、2024年获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资格的应急救援专家,如今以创业者的身份,正用科技的力量重构中国应急救援的关键领域。从母亲因救援迟滞离世的锥心之痛,到九寨沟的乱石飞泻中穿行,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救命”二字紧密交织。
(北京人人平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松涛)
一场迟到的救援,一生的坚守
“差几秒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谈及投身安全应急行业的初衷,胡松涛的语气中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感。2008年,他加入新兴际华集团,开始接触后勤应急保障体系,从装备研发到应急产业园运营,逐渐积累了行业经验。然而,真正促使他全身心投入的,是大学时母亲因突发疾病未能及时获救离世的遗憾,“就是因为救援不及时,这件事像一根刺扎在心里。”
2014年,他调任北京某应急产业园总经理,亲历了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从分散到集中的变革。2017年九寨沟地震救援中,他带领团队驱车12小时穿越落石区,目睹前方大巴被滚石砸冲入河谷。“那种无力感让我意识到,光有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提前预警与即时救援才是关键,必须用科技突破救援的时空限制。”2021年,胡松涛创立人人平安集团。他带领团队开发的“第一响应人”预警处置系统,将物联网设备与AI技术相结合,专注于应急救援的关键阶段,着力打造适合基层应用的“智慧应急“系统与“小快轻智”装备。
(“第一响应人”预警处置系统图片)
从预警短信到AI协同:让救援跑赢时间
在北京某区的应用示范中,胡松涛团队开发的“第一响应人”预警处置系统显得格外“接地气”。针对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系统通过短信发送天气预警和避险提醒。“很多老人不看微信甚至手机上没有微信,但每个手机肯定都能接收短信。技术必须适配真实需求,而不是制造门槛。”他指着应用终端上的救援物资界面解释,“现场需要什么资源,不论是应急预案、附件的救援装备、救援队伍、还是资深专家,我们在这个平台上都能找到,这个时候效率是第一位的,时间就是生命。”
技术的突破往往源于现实痛点。在参与北京市科委《森林火灾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与指挥决策技术研究》项目时,作为课题牵头单位,胡松涛团队直面传统森林火灾防控的三大痛点:监测盲区多、信息传递滞后、指挥决策依赖经验。“山区地形复杂,仅靠人工巡查和固定摄像头,很难做到全天候覆盖。”团队创新性研发出一套集监测、预警、指挥决策于一体的系统,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全方位、实时监测,提高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打早、打小,同时,优化指挥决策流程,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科学、高效的作战方案,提升森林火灾扑救效率,最大程度减少火灾损失。
(《森林火灾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与指挥决策技术研究》项目验收现场)
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中的《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灾害监测预警与灾情信息获取关键技术装备》项目,是胡松涛团队的又一力作。在北京、郑州、涿州等地洪水发生后,应急管理部提出这一重点难点项目,科技部予以专项支持。胡松涛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单位合作,围绕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综合防范等五项重点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示范,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灾害监测预警与灾情信息获取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启动现场)
在胡松涛看来,通讯大数据应用于灾害监测预警前景广阔。其优势在于实时性、覆盖范围广、数据量大,能提供丰富信息源,通过分析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用户位置移动等数据,可辅助判断地震、洪水等灾害的发生,实现早期预警;还可用于灾情信息快速获取和精准推送,助力救援人员合理调配资源。但同时,也面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要求高等挑战。胡松涛团队正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与创新精神,逐步攻克这些难题,让通讯大数据在灾害监测预警中发挥更大价值。
机遇与挑战下的前行之路
凭借在多个重要项目中的深厚积累,胡松涛对应急安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而北京人人平安科技有限公司也正沿着这一趋势,稳步布局。
在技术创新层面,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在应急领域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应用,推动应急决策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应急装备也将朝着智能化、轻量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救援环境。应急产业的融合化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应急安全将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此外,应急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向,针对不同客户的定制化服务将日益普及。
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北京人人平安科技已做好充分准备。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密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强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应急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方面,“第一响应人”预警处置系统将充分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为基层应急部门和民众提供便捷实用的“小快轻智”系列装备,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公司将持续完善“应急产业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家庭提供智能化、专业化应急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全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应急安全服务平台。构建应急领域产业互联网,积极拓展市场,加强政府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依托产业园区,构建应急产业生态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应急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人才培养同样是公司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的应急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为公司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天津数字经济创新基地-应急产业数字化园区)
从央企高管到“拯救生命的创业者”,胡松涛用 17 年填补中国应急的“生命缺口”。他深知,这个行业没有“成功终点”,只有永不停歇的“救人起点”。正如他在九寨沟救援时,“巨石砸落的瞬间,我听见了生命的倒计时。而我们,就是要为这份倒计时装上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