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北京科学中心特效影院首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今日,北京科学中心特效影院首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一场宇宙级的视听盛宴正等待着你!跃跃欲试的观众们正准备踏上这场穿越星辰、探索未知的科学之旅。
近视防控产品“眼花缭乱” 安全有效谁来保证?
功能性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镜、药物……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各式各样的近视防控产品涌入市场,呈现在家长们面前,令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
“烛光义教”公益科普活动走进天津宝坻
2024年6月20~21日,由中国电子学会、民盟天津市委会、中共宝坻区委统战部主办,宝坻区教育局、宝坻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 “烛光义教”公益科普活动在天津市宝坻区举办。
国际禁毒日|“毒”海无涯,回头是岸——揭秘毒品背后的秘密
毒品,诱人的表象下潜藏着巨大的危害。冰毒、海洛因、大麻、新型毒品聪明药……五花八门的名目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痛苦。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今天,在第三十七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关注一个问题——毒品科普与预防。
如何接住孩子受伤的情绪?“没用”的爱才更有力量
其实,孩子通常比家长想象的更能容忍问题的发生。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时,才可能卸下防备,以更开放的姿态,带着更积极的能量,去思考如何避免或者解决问题。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回顾活动举行
月21日,相识十年相伴成长——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回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来自大赛主办、承办和公益支持单位,大赛专家委员会、监审委员会、赛区组织单位代表,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和选手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与活动。
科普丨北半球高温热浪来袭 这样应对更安全
进入6月,北半球多个地区高温、热浪来袭,强度大、范围广,民众健康受到威胁。高温会导致中暑等相关疾病,轻者表现为轻微头晕,重者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了解相关症状并知道如何应对非常重要。
夏至夜赏北斗七星 古人曾用它定季节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感兴趣的公众不妨找一找这个夜空中的“大勺子”,感受古人用其辨别季节的古老智慧。星空摄影师王晋2022年6月25日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拍摄的北斗七星。
高温再次来袭,北京多措并举应对
上一轮高温天气刚过去,新一波热浪又席卷而来。针对本轮高温天气,北京市此前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提示市民群众注意遮阳防晒,勤补水,午间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02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师交流活动(第一期)在广东东莞举办
6月4日至7日,202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师交流活动(第一期)在广东东莞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支持。
学会这几招,轻松驾驭高考前压力
在心理学领域,压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作者:科普中国专家、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秘书长唐义诚,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主笔王翔
早餐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至30%
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4%的居民在工作日不能每天吃早餐,周末29.7%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且早餐食用谷薯类比例达89.4%,食用奶豆、蔬果比例不到50%,膳食结构不够合理。
关注儿童呼吸健康 “自在呼吸 童年无忌”醒狮免疫训练营在沪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儿童呼吸免疫的认知,做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科学防治,“自在呼吸,童年无忌”儿童呼吸健康科普公益行动正式开启——“六一醒狮免疫训练营”在六一儿童节登陆上海中山公园。
你好 赛先生|十大院士论新质生产力
为了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你好赛先生》邀请了十位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院士,他们分享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见解和前瞻性思考。和院士们一起,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共同见证新质生产力的诞生与成长!
抖音单月新增知识类短视频超3.3亿个
5月29日,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抖音发布《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以下简称“报告”),阐述短视频及短视频平台对于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报告指出,社会正在见证一场互联网上的知识大众化浪潮,短视频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发布:中国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
《研究报告》显示,1990~2019年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83.3%,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
2024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丨主题MV《无名》发布,深情致敬首都科技工作者
《无名》展现了科技工作者们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的执着与坚韧、奉献与激昂。每一句歌词都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科技工作者们胸怀祖国的追求、攀登高峰的义勇、探寻真理的执着、无怨无悔的付出。
科学教育直播间|科学家故事分享会——2024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活动
科学家是真理的追寻者,是创新的践行者。科学家如何面对未知,如何笃定理想?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与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特别推出“科学家故事分享会”。
北京科技周 |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京科学中心在行动
近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拉开帷幕。其中,位于首钢园11号馆的“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微展区前人头攒动,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学生络绎不绝。
院士科普讲座展播:让科学魅力触手可及
5月24日,“第二十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公众日:院士科普讲座展播”活动落幕。这场展播成功吸引了9815538万人次观看,累计播放时长达847分钟。
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西藏活动启动
5月25日,2024年西藏自治区“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山南火车站广场启动。启动仪式由区党委宣传部、区科技厅、区科协、山南市政府主办。
万万没想到|揭秘:夜晚的“光”影魔术师
在遥远的古代,当夜色降临,黑暗便统治了世界。那时的孩子们,随着日落而息,与星辰月亮为伴,甜甜地进入梦乡。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夜晚已被“人造光”点亮,它像是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影响了孩子们的睡眠。
今明天南方大部降雨减弱 北方气温冲高回落波动显著
明天,内蒙古中南部和东部、甘肃南部、宁夏南部、四川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福建南部、广东东北部、海南岛、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广东东部沿海、海南岛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2024“流动科学课”落地福建 为边远老区、海岛儿童带去快乐科普课
5月21日,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抖音联合发起的2024“流动科学课”第四站落地福建,将开启为期一周的科普活动。
紧急避险技能Get!这场亲子“大冒险”真的很实用
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5月12日,适逢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蝌蚪五线谱与丰台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开展了“‘蝌’你‘趣’探馆”第二场亲子科普打卡系列活动,活动走进中国消防博物馆,15组家庭沉浸式体验各种紧急避险场景,学习应急技能,共同提升家长和孩子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深耕科普教育 赋能未来人才培养
博学笃行,科普教育需要博采众长。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与好奇心,全面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梅沙未来学校科学教研组立足教材,研判挑选出8个趣味性、视觉效果优秀的实验探究,并进行改造,实现趣味性、视觉效果超越课本实施预设的结果。
“蝌”你“趣”探馆第二期!邀您沉浸式打卡中国消防博物馆,每个孩子都值得来一次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在灾害中保护自己,学习应急避险技能,是不得不上的一堂必修课。
“火山院士”刘嘉麒在抖音科普地质学知识
近日,刘嘉麒院士因为在抖音分享地质学和火山知识,受到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抖音热榜。数据显示,其短视频账号一周内账号粉丝增长超100万,目前已经达到117万。
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2.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2.2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76%,较2022年分别提升0.74、1.58、0.76个百分点。
“五一”假期要来了 这份旅游指南请查收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路里坑村借着县域旅游热的东风,将一些集体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猪圈和羊棚改造的艺术馆、羊棚改建的咖啡馆、石灰窑改造的营地,备受年轻游客喜爱。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基础地质——摸清地质家底
基础地质工作就像是一次全面“体检”,为首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门头沟分局助力“诗画乡村”建设——承办全区“传统村落审美价值与保护”专题学习会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北京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程度很高,分布着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热力、电力、给排水、燃气等)等城市基础设施,围绕地下水位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开展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位上升对地质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初探了地下水可恢复适宜水位。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石——测绘和空间大数据
经过改建的天安门广场,从之前的以紫禁城为中心,改为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使北京城市布局从体现“帝王至上”的思想转变到体现 “人民至上”的思想。这条线汇集了中国古今城市建筑的精髓,也深刻影响现在和未来的北京城市的空间格局。
北京科学中心馆校合作一周回顾
这次北京科学中心探索之旅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和魅力,相信这次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段美好的回忆。如果你也想让孩子亲身体验科学的奇妙。快来北京科学中心网站预约参观吧。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讲坛|走向太空,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吗?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讲坛》为中国科协打造的新型演讲类新知栏目,以科学精神、科技探索和科技产业为主要讲述内容,汇集相关领域顶尖科技工作者,讲述科技创新故事,传播前沿创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文摘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藏在4月“飘雪”背后的北京秘密——
春日渐深,又到了柳烟花雾的时节。随着春日暖意一同到来的,是飘飘悠悠、漫天飞舞的柳絮,“未若柳絮因风起”,这种浪漫实际上也有点儿“双刃剑”的意味,比如对过敏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格外注意防护的季节
头皮出现这几种情况?警惕可能是它们在作祟!
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螨虫们又开始闹腾了……提到螨虫,很多人可能都看过“三月不晒被,百万螨虫陪你睡”等类似说法。百万螨虫听起来有些夸张,事实上,螨虫不仅数量多,而且无处不在,其中跟我们的皮肤、身体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尘螨和蠕形螨。
科普电影《火星使命》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馆、“我们的太空”主办,嘉星一族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火星使命》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据悉,《火星使命》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联合出品,是我国首部以航天员为题材的特效科普巨幕实拍电影。
春日里“淘”好书!北京海淀举办大学生旧书市集
为加强高校大学生与区域间文化交流,促进“毕业季”文化资源流通,进一步繁荣旧书市场,丰富精神生活,4月20日至21日上午,一场颇具趣味性的“大学生旧书市集”活动在海淀区五道口广场开展。
春季花粉浓度“爆表” 易过敏人群如何平稳度春?
“鼻涕眼泪一把抓”“喷嚏打不停”“不知缘由的皮肤瘙痒”……进入四月,春暖花开,一些花粉过敏患者却“饱受其苦”。专家提醒患者,及时了解过敏原,积极防治,“过敏星人”也能乐享明媚春光。
119岁的狭义相对论和109岁的广义相对论,相对的到底是谁?
如果你是理科生,如果你想要在大学深耕理科专业,那么有两座爱因斯坦留下的“大山”需要你去攀登:一个是相对论,另一个还是相对论。
当哆啦A梦的道具照进了现实——
说起《哆啦A梦》,相信各位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哆啦A梦》发行于1970年,漫画连载长达26年。剧情里,哆啦A梦从口袋中掏出过超过1300件神秘道具。时空机、竹蜻蜓、任意门……更是无数孩子的童年梦想。
让早诊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学防癌呼唤“关口前移”
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这一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 以理解宇宙为主题举办科普讲座
“委员科学讲堂”是全国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共二十大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旨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为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作出政协贡献。
预告!“典赞·科普中国”特别节目 将于4月14日在央视播出,敬请关注
2024年4月14日,“典赞·科普中国”特别节目《为民·创新·启迪——科普中国在行动》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世界气象日|都说农业是“看天吃饭”,气象到底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
说到气象,你的认知是什么?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是决定今天穿什么的“穿衣指南”?还是二十四节气和各色节气美食?
胶囊药可不可以掰开吃?打开冲水会有哪些隐患?
另一方面,肠溶胶囊常用来保护药物不被胃酸或酶破坏,掰开吃药物保护膜被破坏会对胃部产生较大损伤,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
手绘星座、球幕观影……这场活动不要太有趣!
春风和煦,科普正盛。4月6日,蝌蚪五线谱与北京市西城区科协携手开展了“蝌你‘趣’探馆”首场亲子科普打卡系列活动,走进北京天文馆一探星空奥秘。当天,15组家庭踊跃参加活动,踏上了奇妙的科普探索之旅。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抵达香港举办开放日活动
4月8日上午,应香港绿色未来基金会和香港极地研究中心邀请,“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抵达香港,开启为期5天的开放日交流等活动。
九大场景!《数字化助力“三品”战略应用场景洞察报告》重磅发布
4月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赛迪论坛在京举行,同期举办品质品牌分论坛。
星空有约|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即将在北美洲上演
天文预报显示,这次日全食,全食带从大洋洲东部开始,经过太平洋东部、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极东南部,在大西洋西北部结束。而次年2035年9月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则非常值得期待,其全食带经过西北、华北和北京市区。
创新大赛|云逛科学城,创新中心里有什么?
本次参观活动精心策划了三条特色线路,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带大家一起体验。现在,就让我们从怀柔科学城创新展示中心出发,共同领略科学城的魅力!
科学家与设计师共话展览第13期:在中国科技馆体验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展品位于三层“共话健康真意”主题展厅。观众在体验中,可以跟随动画引导,将自己带入故事情境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心肺复苏术并体验心脏除颤设备的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