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而守护这粒种子、让土地焕发更大活力的
正是常被“误解”的农学专业
农学≠种地?它藏着多少交叉智慧?
提到农学
不少人会联想到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场景
但如今的农学
早已突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西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佳明表示
现代农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领域
需要融合信息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这些交叉融合的智慧
正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报考农学,该做些什么准备?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珅建议
——大胆尝试
无论是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还是专业细节
报考前不妨主动联系学校老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慧慧表示
即便暂时没想清楚未来的具体路径
也可以先迈出第一步
“坚持下去,路会越走越清晰”
学农“卷”吗?
说到科研领域,“卷”似乎成了高频词
农学也不例外
学生可能面临实验周期长
实验失败风险等压力
毕业时还需兼顾大、小论文的压力
但这些压力并非无解
导师会把控课题方向
让学生心里有底
课题组会设置“保底课题”
平衡探索性研究与成果产出
定期的组会交流更能形成互助向上的氛围
让学生在团队中获得支持
学农之后,未来能走向何方?
三位专家表示
本科生的选择不拘泥于农业领域
可在多个行业灵活发展
若深耕至硕士、博士阶段
科研成果会成为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农业大有可为,农村天地广阔”
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
处处都有学农人的用武之地
“欢迎有志青年加入共筑农业强国”
这不仅是一句号召
更是对农学价值的最好注解
现代农业的舞台早已搭起
交叉学科的智慧正在这里碰撞
等待着敢于探索、愿意坚持的年轻人
用知识为种子赋能,用热情让土地生金
出品
科普中国大国粮策
策划
宋雅娟
记者
武玥彤 谢芸 林佳欣
主持
林佳欣
文案
武玥彤 谢芸 张梓煜(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