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七一”来临之际,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举办的2024“追随精神谱系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实践活动于6月27日上午在河南省科技馆主场启动,中部地区70多家科技馆、博物馆共同参加了主场活动,并成立了中部地区科普场馆联盟。从6月27日至7月1日,全国各地自然科学博物馆专场将接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汇聚起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磅礴精神力量,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启动仪式上,受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薛利委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致辞,他表示,在“七一”到来之际,举办此次主题实践活动,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科学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特别是对社会公众文化涵养的思想引领方面非常重要的举措;是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推动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二十大精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一体化改革的重要行动。希望自然科学博物馆从科技领域向更广泛的教育、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去跨界融合,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围绕主题,活动主场组织了两场专题报告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作题为《涵养科学文化,推动大众科学蓬勃发展》的报告,他深入剖析了智能社会科技博物馆正面临的多重挑战和机遇。他强调,未来要深化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的科学文化教育。科技博物馆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需要突破传统限制,力求在维度提升、跨学科融合和多元协作方面取得创新,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红旗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曹彦鹏作题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新时代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报告,他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的修建,除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以外,科学技术是另外一方面的主导性、决定性因素,要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里的科技内涵。
为充分交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自然科学博物馆业务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在活动主场设置了三场平行研讨会,分别是“展教研一体化创新能力建设”“跨界协同引领泛在场馆建设”“共创科学文化消费新业态”,通过互学互鉴,不断创新自然科学博物馆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路和实践。
活动主场启动后,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核电科技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等近30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主题展览、报告讲座、影片展映、科普剧等各种形式组织专场活动,共同追随精神谱系、营造科技自立自强的社会氛围。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通过“感受工业长子风采科创研学智引未来”专题展览、“聊辽科技创新感悟科学精神”线上直播、“来科技馆追星吧”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和科学家精神电影展,引导公众深入感悟“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创新精神。
广东科学中心通过组织公众观看《那些实验教会我们的事》科普剧,领悟老一辈科学家敢闯敢拼的科研精神,激发公众爱国爱党的红色力量。
淄博市科学技术馆举办“逐光而行——党领导下的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活动、纪念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主题科普剧和“光影科学梦”科学家精神主题展映活动,全面展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感人事迹,提升公众对科学家的认同和尊重。
2024“追随精神谱系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实践活动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党建强会和提升自然科学博物馆领域组织引领力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全国各地自然科学博物馆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继承与发扬,展现出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道路提供了创新实践,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