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磁波到金雕 各国对付“黑飞”有奇招
近期无人机“黑飞”屡屡闯祸,成了棘手的社会问题。为了避免无人机带来的各种威胁,英国某工程师团队研制出了一款名为Skywall 100的肩扛式气动火箭筒,它能够打下100米开外的微型无人机。
Line-us:这个“左撇子”机器人会画画
无论你在屏幕上画了什么,小小的绘画机器人会立马拿起画笔,将你的大作重现在画纸上。不仅能画画,你还可以将它改造成打击乐艺人,通过程序控制它的机械臂去敲击乐器。”Line-us可以“握住”不同胖瘦的画笔,无论你在屏幕上画了什么,它都可以在调色盘里蘸取不同颜色来作画,复制出你的画作。
SpaceX:2018年底将送两乘客到月球旅游
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早前成功发射无人货船的“猎鹰9号”火箭,延续其太空事业。马斯克未有透露二人身份或“登月”价钱,仅指两人互相认识,而两人已缴付一笔“可观的”定金。
NASA计划发射太阳探测器 为史上离太阳最近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7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2018年向太阳表面发射探测器,进行太阳活动的科学研究,保护地球免受重大太阳活动事件的威胁。
“蛟龙”准备就绪 今日首潜“卧蚕”
执行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向阳红09”船到达西北印度洋作业区后,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月27日进行了超短基线测试,并完成了“蛟龙”压载铁安装。
增加禁寄物品让快递业健康发展
最近,很多人在邮寄香烟、白酒时发现,许多快递公司有了限制。一旦从业人员不严格履行检查责任,导致违禁品进入物流渠道,很可能会给其他邮寄物品带来损害,变相侵害消费者权利。可见,严格执行禁寄物品新规绝不能说说而已,而应强化监管,倒逼快递公司认真履行检查义务。
大洋43航航次第二航段任务顺利完成
当地时间2月15日清晨,毛里求斯路易港,执行中国大洋43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的“向阳红10”船缓缓驶入码头。按照计划,“向阳红10”科考船将于2月19日,再次奔赴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开启第三航段新征程。
中印度洋探底第一“柱”
重力柱头部是长约3米的取样管,下方接16枚圆形铅块组成的1.5吨配重柱,尾部配有4支稳向尾翼,形似小型火箭。13时30分,钢缆穿过吊臂,与重力柱连接,止荡绳分开左右两股,拴住取样管,船舷边的队员拉开侧门,一切准备就绪。
中国正迎来深远海探测“弯道超车”最好时机
“隔了平均水深3700米的海水,人类对深海地形的了解还不如月球背面。随着科研队伍的快速壮大,中国科学家队伍正迎来一个探索深远海和极地的黄金时期,现在就是“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
青岛国家深海基地:蛟龙号铸就国家深度
2015年深海中心正式建成,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在2016年,“蛟龙号”完成了其移交深海中心后的第一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7航次)。
手术机器人成直播网红
近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一间资料室里,肝胆外二科的胡明根医生在解说一场胰腺切除手术,与众不同的是,这场手术进行了全球直播。通过苹果平板电脑,辽宁昌图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张坤,观看了刘荣主刀的“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直播。
治疗重复肾 微创手术更具优越性
日前,南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两名特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这也标志着南开医院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水平已达全市领先水平。卢主任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可以选择采取微创手术治疗。
我国科学家发现短周期类地行星形成机制
记者24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了太阳系外短周期类地行星的形成机制和轨道特征。
俄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
俄罗斯“进步MS-05”货运飞船于莫斯科时间24日11时(北京时间16时)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舱顺利对接,为站内6名宇航员送去了约2.5吨物资。
无边静寂 “海雪”飞扬 ----南海海底景象目击记
“决心”号运营负责人史蒂文·迈迪和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中方首席科学家孙珍教授在研究钻探工作(2月24日摄)。随着第二个钻孔准备完毕,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将进入最关键阶段——钻取南海的基底岩石。
我国潜航学员选拔和培训标准正式发布
国家海洋局近日批准发布《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选拔要求(医学部分)》和《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培训大纲》等海洋行业标准,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
北大科研团队提出纯光学超声探测新方法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李长辉课题组近日提出了纯光学的超声探测新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成功实现了活体动物高分辨率光声成像。李长辉课题组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基于偏振光反射的探测方法”,其原理是探测在透明棱镜内表面反射的同一束光两种偏振态成分的光强差。
土耳其科学家前往南极探索建立科研基地
一个土耳其科学家小组24日启程前往南极洲,对在南极建立土耳其首个科研基地展开可行性研究。去年4月,土耳其首次派出了一个包括医生、植物学家、海洋学家、勘测和地质工程师等在内的14人科考队赴南极考察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生命复苏迟缓之谜解开
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造成海洋中超过80%物种的消亡。研究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及其后的生命迟缓复苏,是理解生命和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富硫化氢海水与富氧海水的震荡混合足以导致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
让猛犸象复活只需三步
日本科学家在做猛犸象复活研究;哈佛大学团队称,猛犸象还有两年就可复活……这两天,国际上关于猛犸象将复活的消息不断传来。步,复活猛犸象细胞;第二步,恢复细胞的全功能性,形成胚胎细胞;第三步,找到代孕母体孕育生产出猛犸象个体。
猛犸象完全复活是不可能的
“让猛犸象完全复活是不可能的,只是让现代亚洲象具备许多猛犸象的特征,更不可能在野外生存。在实验室复活猛犸象并不能改变地球物种灭绝的自然规律,在生物进化研究方面并不具备特别有价值的意义,“我们不可能让它活起来”。
矿洞现6万年前远古微生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在矿洞晶体中发现了一些年龄已有6万年之久的远古生命。多年来,NASA宇宙生物学研究所主管佩内洛普·波斯顿和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墨西哥契瓦瓦州的纳艾卡矿洞中寻找嗜极生物。
寻找外星生命最佳地点
这张美国航天局2月22日发布的概念图显示的是单一恒星TRAPPIST-1及围绕其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美国航天局副局长托马斯·楚比兴当天在华盛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寻找第二个地球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美国航天局表示,这是在太阳系外环绕单一恒星发现的最大数量位于宜居带的行星。
南海大洋钻探完成首个钻孔任务
21日,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顺利完成首个钻孔任务,科学家基本摸清了钻孔位置800万年以来的海底沉积特点和规律,为即将开展的基底岩石钻探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了地球,我们别无他所
郑永春:由于行星本身不发光,行星表面反射的光线相对恒星光芒而言极为微弱,常常被掩盖在母恒星的光辉内。郑永春:我们希望登陆火星乃至移民系外行星,并不是因为那里更加美好,而是为了寻找人类未来的避难所。
世界上唯一一块金属氢消失了
(记者刘霞)据英国《独立报》22日报道,哈佛大学物理学家1月曾宣布,制造出了地球上首块金属氢,这项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艾萨克在哈佛大学发布的新闻公告中说:“制备金属氢是高压物理学的圣杯,这是地球上首个金属氢样本。
“海洋六号”奔赴太平洋
(记者王攀)记者2月23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科考船“海洋六号”当地时间22日晚间10时驶离智利港口瓦尔帕莱索返航广州。2016年10月22日,“海洋六号”驶离广州执行中国大洋41航次科考任务,并于当年12月16日起,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起航,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任务。
“龙”飞船先于“进步号”对接空间站
据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于北京时间2月22日下午,在抵达国际空间站前中止了与空间站的对接操作。所幸,“龙”飞船已赶在“进步号”飞船抵达之前敲开了空间站的大门,避免了两个“快递员”同时登门的麻烦。
首个治疗性艾滋病疫苗或将问世
3年前,莫塞带领团队开始对英国牛津大学研发的两种艾滋病疫苗开展人类临床试验,当时有24位刚刚被确诊的HIV感染者参加,他们都同时服用ART药物,以检测疫苗能否激起强大的免疫反应。
碳卫星获取首组观测数据
(记者赵永新)今天从中科院获悉: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首批观测数据。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嗨!39光年外的“远房亲戚”
去年5月,比利时列日大学天文学家迈克尔·基伦及其同事利用位于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有3颗系外行星飞凌一颗超冷矮星TRAPPIST-1。受这一发现激励,基伦研究团队此次从地面和太空分别对该恒星展开了监测,从而发现了这一行星系中的另外4颗行星。
简单规则预测间冰期发生时间
原标题:简单规则预测间冰期发生时间 不用获取气候数据 推演过去百万年均成功 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论文报告称,使用一条简单的规则就可以预测间冰期的发生时间。
黑洞“吃撑”后会“照亮”附近空间
宇宙中的神秘天体——黑洞具有极强大的引力场,可在其周围聚拢起很厚的气体尘埃层,使人们无法观测到黑洞附近的景象。对此,莫斯科国立大学下属国家天文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那个黑洞‘吃撑了’造成的。
DNA天然荧光首次被“捕获”
美国西北大学官网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校科学家开发的一种全新成像技术(SPLM)创造了新的“衍射极限”,其分辨率跨过10纳米“门槛”,达到6个纳米。数十年来,教科书认定,活细胞内的DNA、RNA(核糖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自身不会发出可视化荧光,因此,现有研究DNA和遗传物质的成像技术大多利用特定荧光染料。
一个私人3D打印物体进入地球轨道
据国外媒体报道,第一个私人委托的3D打印物体进入了地球轨道,代表了空间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前NASA宇航员迈克尔认为,整个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关系已经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微重力中的制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国生命科学“航空母舰”P4实验室不久将正式运行
作为我国第一个P4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下称“武汉P4实验室”)有了最新进展。P4(Protection level4)实验室,是目前人类所拥有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被称作生命科学领域的“航空母舰”。
嵌上“玻璃珠” 这种塑料膜能把热量送往外太空
如果有一种材料,能够将热量转化为这一特定波段的电磁波,热量垃圾就能离开地球,并且一去不回。杨荣贵和尹晓波发明的这种新颖的超材料能向外发射8—14微米波长的电磁波,而且辐射率最高可以达到95%。
全国首款警察机器人投入使用
近日,全国第一款“警察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有网友在郑州东高铁站看到了它们工作的身影。据郑州东高铁派出所所长刘树斌介绍,目前,这款警察机器人在试运行一周后,将主要用于该站夜间重点时段的巡逻监控。
宜居“拼图”又多了一块儿:“葫芦娃”星系现身
这张NASA发布的概念图显示的是单一恒星TRAPPIST-1及围绕其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所有这7颗行星,在合适的大气条件下都可以拥有生命所需的液态水,其中3颗稳定地位于宜居区域,即恒星周围的区域,拥有液态水的机会最高。
矿洞现6万年前远古微生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在矿洞晶体中发现了一些年龄已有6万年之久的远古生命。多年来,NASA宇宙生物学研究所主管佩内洛普·波斯顿和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墨西哥契瓦瓦州的纳艾卡矿洞中寻找嗜极生物。
寒冷北极缘何频频“高烧”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2月10日北极附近急剧升温,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大约27℃。虽然南极不容易像北极那样突发“高烧”,但是它也并不正常,一直在发“低烧”。
科普:黑洞“吃撑”会导致附近“发亮”
宇宙中的神秘天体——黑洞具有极强大的引力场,可在其周围聚拢起很厚的气体尘埃层,使人们无法观测到黑洞附近的景象。对此,莫斯科国立大学下属国家天文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那个黑洞‘吃撑了’造成的。
电化学方法让海水提铀能力提升8倍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22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团队日前开发出一种基于半波整流交流电的电化学方法,可从海水中高效提取铀,较之传统的物理化学吸附法,提取能力提升了8倍,速度则提升了3倍。
我科学家给泡沫“编程” 可用于纳米印刷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新技术:通过操控泡沫的“演化”方式,实现了以阵列化气泡为模板“印刷”功能材料,进而制备纳米尺度的高精度图案等功能。
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生命复苏迟缓之谜解开
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造成海洋中超过80%物种的消亡。研究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及其后的生命迟缓复苏,是理解生命和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富硫化氢海水与富氧海水的震荡混合足以导致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
矿洞现6万年前远古微生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在矿洞晶体中发现了一些年龄已有6万年之久的远古生命。多年来,NASA宇宙生物学研究所主管佩内洛普·波斯顿和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墨西哥契瓦瓦州的纳艾卡矿洞中寻找嗜极生物。
两种量子计算机首次面对面较量
据《科学》杂志官网21日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家克瑞斯·门罗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究:让两种完全不同技术类型的量子计算机进行比赛,看它们在运行同一种逻辑运算中谁会战胜对手。两种量子计算机分别来自门罗团队和IBM公司,都有5个量子位,但门罗团队用电磁场捕获的5个镱(Yb)离子创建,IBM公司是用超导性金属形成的5个环创建。
空气动力的速度与热情
自1903年怀特兄弟首次实现动力飞行的百余年来,空气动力学家从亚声速时代突进至超声速时代。如今,高超声速飞行,已成为空气动力学家追寻的新梦想:即在2小时内把人们从东半球送到西半球。
勒索软件成新“病毒之王”
网页挂马是指攻击者在网页中插入恶意代码,利用浏览器或Flash等插件的漏洞,在网民浏览网页时自动下载并运行。新兴的“网络敲诈产业链”也成为助长挂马攻击不容忽视的因素,勒索软件会对电脑文件进行高强度加密,敲诈受害者支付比特币赎金,赎金要价一般价值上万元。
西部首例单基因病试管婴儿在重庆诞生
记者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获悉,我国西部地区首例单基因病PGD试管婴儿于18日诞生,出生时重3950克,非常健康。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与生殖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刘东云介绍,该名试管宝宝的父亲2015年底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蝙蝠机器人”能带人类飞得更远吗
原标题:美国研制出新型仿生机器人——重约93克翼展约47厘米,能像蝙蝠一样飞翔 “蝙蝠机器人”能带人类飞向更远吗 一只能够自主飞行的蝙蝠机器人登上了《科学·机器人学》的封面。
肝胆外科机器人手术发展迅猛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二科刘荣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完成第1000例肝胆胰机器人外科手术。据了解,刘荣团队参与了卫计委组织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操作指南》的制定。在第2届亚洲临床外科机器人外科年会上,刘荣科室获邀分享了单中心近千例机器人肝胆胰手术经验。
H7N9病毒使禽类更易发病死亡 但尚未发生对人感染的突变
该中心专家表示,这一发现表明,广东前期采取的比既往更加严密的H7N9疫情防控措施是必要且有效的。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首席专家何剑峰解释,H7N9病毒突变为对禽高致病性,是指变异后的病毒会导致禽类更容易发病、死亡。
紧随火星探测计划 中国筹划探测小行星
中国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同时将目光投向游荡在太空里的“流浪者”。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介绍未来5年深空探测的主要任务时也提及小行星探测。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被弃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2011年升空,携带了9种科学仪器以研究木星的结构、组成、引力和磁场等问题,2016年7月5日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里程碑。原本一切顺利,直到“朱诺”号原定于2016年10月19日进行的主发动机点燃计划被推迟。
“猎鹰9”为国际空间站送“快递”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SpaceX官网报道,“猎鹰9”号发射升空数分钟后,一级火箭被成功回收,随后龙飞船与“猎鹰9”号二级火箭分离。SpaceX原本定于北京时间18日晚进行发射,但倒计时13秒时突然叫停,原因是发现“猎鹰9”号火箭二级推力矢量系统存在问题。
NASA遴选5项太空技术进行飞行测试
(记者刘霞)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18日消息,NASA“飞行机会”项目遴选出5项太空技术并提供资助。飞行机会项目,既能以较低的成本验证技术、培育黑科技,又能给商业航天公司带来客户,可谓一石多鸟。
用人工智能找到说话“最靠谱”的人
日前,一家名为“信谁科技”的财经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亮相。不同于惯常的靠“拉票”刷排名的各种榜单,这套基于人工智能的评级系统并没有“人情”可讲,一切用数据说话。“信谁科技”的人工智能系统始终在不间断地抓取、分析、量化来自市场的一切信息和数据。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耐火新材料
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大尺寸有序结构无机纳米绳及其柔性耐火织物,并可实现自动化快速制备。图为朱英杰在展示由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制备而成的柔性耐火织物。
快舟十一号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今年首飞
(赵竹青)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研发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近日二级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预计将于今年首飞。据了解,此次试验发动机工作正常,试车后结构完整,性能实测值与预示值一致,同时成功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
美研发出新型液流电池
据新华社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液流电池,可通过溶解在中性pH值水中的有机分子来存储电能。由于电解质能在中性pH值的水中溶解且无毒、无腐蚀性,人们可以用比较便宜的材料来制造储液罐和泵等电池部件。
科学的地震自救方法都在这里
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获悉,截至2016年12月20日,中国大陆地震共造成灾害事件15次,全年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3次,一般地震灾害事件12次,直接经济损失约65.5亿元。
科学家发现了“疯狂动物城”的秘密:“猎食”本能受大脑中央杏仁核控制
科研人员直接激活小鼠前脑的中央杏仁核,小鼠竟然对原本并无兴趣的小木棍、对原本害怕的机器虫子产生攻击和啃咬的行为。研究完整揭示了中央杏仁核对脑干头颈部运动中枢的精细调控环路,这一发现还有助于了解头颈部运动失常、比如夜磨牙与情绪调节之间的联系。
发展量子技术需加强国际合作
量子信息技术及通信领域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数以千计研究学者的目光。美国对量子通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开始较早,是最先将量子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国防和安全研发计划的国家。
考古学家发现青铜器时代带有洞孔的日历岩石
意大利考古学家发现5000年前一处神秘岩石洞孔,可作为“日历岩石”,用于古人判断季节变化。腾讯科学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意大利考古学家发现一处独特的岩石结构,可能是5000年前用于标识季节变化,相当于一个“日历岩石”。
利用光感效应揭示药物机理
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合作,利用遗传密码子扩充技术手段,将光敏非天然氨基酸定点插入到神经受体(NMDA受体)中,首次揭示了NMDA受体两种抑制剂的不同抑制机理,为神经膜受体相关研究和寻找受体靶点药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这项发现推翻了以往人们认为的两种抑制剂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理解,对研发NMDA受体亚型特异性的药物和药学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大数据如何让城市更“智慧”
云数据储存罐、无人机载燃气安检仪、可调控室温的新材料……近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在京主办“2016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引发关注。
英国研发新人工智能:可以回答任何工作相关问题
这款计算机软件名叫Starmind,能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理解问题,然后从之前员工针对某一话题的对话中寻找答案,或者找到公司中能前来帮忙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