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首页> 光明科普> 视频 > 正文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5-06-11 08:40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千万IP创科普

  谈起材料研发,你会想到什么?对着试管抓耳挠腮调配方?为验证一项工艺熬夜做实验?在材料智能技术专业的科研实践中,人工智能正在颠覆传统材料研发模式。未来,或许敲几行代码,AI就能帮你算出最优材料成分和结构;用数字技术“一键模拟”,直接跳过大部分试错环节,找到最佳工艺。

  作为2024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材料智能技术学什么?有哪些特色和优势?未来发展如何?本期《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带您一探究竟。

  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传统的基于经验和试错的设计、开发新材料的方法,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随着材料数据的不断增加,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新材料、设计新材料,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我们在国内率先创办材料智能技术专业,就是为了响应国家对新材料技术发展的战略需求,并主动适应新材料研发模式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高精尖学院院长谢建新介绍,材料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材料研发相结合,旨在推动材料在高效计算、自主实验、材料大数据技术、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材料领域智能化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新材料的研发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更是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一次的突破都彰显着自主创新的力量。谢建新举例说,比如高性能的钛合金具有非常好的耐腐蚀性,可以用在海洋工程、化工领域等,但它现在的造价却十分高昂。“所以,怎么开发性能又好,成本又低的钛合金,就是我们正在攻克的难题。而我们专业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思想,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材料技术问题、工程问题。”

  谢建新表示,不同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材料特性研究和应用开发,材料智能技术更注重技术的交叉融合,将计算模型、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融入材料的研发过程中,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实现材料的高通量计算、多尺度计算、智能化数字实验和快速性能预测与分析。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传统学科带来了新的机遇。”付华栋,高精尖学院执行院长,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在谢建新院士的带领下,主要围绕着高端制造用的关键基础材料,如铜合金、铝合金、高温合金,开展材料的智能设计与制备加工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应用技术等科研与教学工作。

  在攻克高端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时,面对强度与导电性“此消彼长”的技术瓶颈,付华栋和团队通过构建高性能铜合金专题数据库和智能设计平台,仅用3年左右便突破了美西方的技术垄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果按照传统研发合金的方式,大概需要10年-20年,所以,这也体现了我们材料智能技术的优势,那就是降低新材料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付华栋说。

  从“十年磨一剑”到“智造加速度”,“材料+AI”无疑打开了一扇新的科研大门。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 者

宋雅娟 肖春芳

编 导

肖春芳 宋雅娟

统 筹

张 蓉

特别鸣谢

北京科技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