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目前正在执行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多领域科学家将在西北印度洋、南海、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大洋资源和深海前沿科学调查。
2月18日,中印度洋海盆区,晴。
自2月6日起航,“向阳红09”船乘风破浪,穿过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航行近半个月,来到遥远的中印度洋。
大海无垠,洋底深邃。这天,“向阳红09”船上的中国大洋第38航次科考队迎来了第一航段的首个作业站位,目标直指近4000米深的中印度洋海盆之底。
13时,北纬5°,靠近赤道,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后甲板热浪灼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常规调查部的队员和随船科学家,聚集到船艉左舷的L形红色吊臂旁,重力柱采样的准备工作开始了。
重力柱头部是长约3米的取样管,下方接16枚圆形铅块组成的1.5吨配重柱,尾部配有4支稳向尾翼,形似小型火箭。放入海中后,重力柱凭自身重量砸入海底,以取得沉积物样品。
“还有1小时到达预定站位。”常规调查部负责人高伟的对讲机里传来驾驶台指令。工作人员在这段时间内要先将取样管安装到配重柱上,再将重力柱与L架上的钢缆连接。
海风阵阵,涌浪起伏。“向阳红09”船后甲板中央是脚手架围绕的蛟龙号,其他科学仪器的摆放只能“见缝插针”。作业人员小心翼翼将3米长的取样管移至船舷,再用推车运送配重柱。
配重柱长度不足半米,却是一头大象的重量。在摇摇晃晃的船上搬运“大象”,难度可想而知。工作人员围住小车,前拉后推,有时为了拐个小弯,不得不数次
进退。
将配重柱推到合适位置,众人抬起取样管,把有螺口的一端与配重柱对接。站在前面的队员拿起一副特大号的扳手,卡在取样管上,身后数名队员双手抱住管身,向同一个方向旋转,合力把取样管拧紧。
“一!二!转!”每喊一次,螺纹就拧紧一圈。连续数圈后,手持扳手的队员汗流浃背,与后面的队员互换,轮番上阵转动扳手,直到取样管牢牢固定在配重柱上。
13时30分,钢缆穿过吊臂,与重力柱连接,止荡绳分开左右两股,拴住取样管,船舷边的队员拉开侧门,一切准备就绪。
14时,船舶抵达站位。L架轻舒猿臂,提起钢缆,重力柱缓缓站立,面朝大海。
“拉紧绳子!”高伟一声令下,左右各3名队员拉紧了止荡绳,重力柱不再左右摇摆。L架向外推开一个角度,重力柱移向海面。钢缆下放,取样管最先没入海中,随着配重柱入水,海面上翻起阵阵浪花。最终,视野里只有吊臂上的钢缆还在不断向下延伸,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送入海底。
20时,后甲板上灯光如昼。这是从几千米深的大洋底部回收样品的关键时刻,深探海底的重力柱即将出水。
队员们各就各位。“上来了!”船舷边的队员发现了浮出水面的重力柱。几个队员拉紧止荡绳,重力柱缓缓放平。旋开取样管,有了!透过套在取样管中的透明软管,一截在海底沉积了不知多少年的软泥出现在队员的眼前。工作人员立即拿来卷尺测量样品长度,“2.1米!”
浅黄、泥灰……软泥,样品从前至后呈现出中印度洋海盆区沉积物的多个层次。这段珍贵的样品被妥善封存,将由中国大洋样品馆保存并深入研究。
经过6个多小时的拼搏奋斗,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一航段的首个站位作业告捷。(记者王自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