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纪念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
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50年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这粒神奇的种子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吃饭问题。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学术内容如何破圈传播
为更好地联合互联网商业平台传播科普内容、弘扬科学家精神,将学术内容向科普转换,科普中国、光明网将邀请百家号运营团队、百家号大V及全国学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如何将学术内容打造为更适合互联网传播、更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内容,实现上接前沿科技、下接公民受众的破圈传播效果。
人类月球日|九天揽月星河阔 这份中国探月简史请查收!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书写着关于月球的浪漫故事,并且一步一步地将神话照进现实。九天揽月星河阔,从嫦娥一号升空,到嫦娥五号携月壤返回,跟随长图一起纵览中国探月历程中的精彩瞬间。
【纪念王淦昌诞辰115周年】在祖国和诺贝尔奖之间,他选择“以身许国”
王淦昌院士用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科技工作者。今天,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推出长图《在祖国和诺贝尔奖之间,他选择“以身许国”》,缅怀王淦昌院士,感受他淡泊名利,心系祖国的情怀和境界。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世纪麦翁”庄巧生:胸怀科技报国志 一片丹心献麦田
为一颗小小麦粒付出将近百年光阴,在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史上硕果累累。他却谦虚总结自己一生只做了这样两件事:一是育成优良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科技事业留下一些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这就是“世纪麦翁”庄巧生。
如何读懂太阳“脸色”?空间天气预报了解一下
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指南,但当离开地球表面,空间中的天气变化将会影响地球上的通信系统、导航定位系统、航空等重要领域的正常运行。
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从文明之初,结绳记事这种最原始的记录数据的方式。到今天的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工程师们通过先进的软件技术,将数据进行汇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为了创造不可想像的奇迹,他的一生都在“路上”
这次经历也让所有人体会到了 修建青藏铁路的艰苦与不易。到如今中国的高速铁路事业飞速发展。这其中就有着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的身影。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是孙永福在中国工程院的主要职责之一。
他为导弹装上“眼睛”,陈敬熊院士,百岁生日快乐!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原副所长陈敬熊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1977年,陈湘生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期间,学校的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了影响他人生的“至理名言”。大学毕业后,煤矿建设专业的陈湘生被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开启了19年的“地下工作”。
“去三江源国家公园见到野生动物的概率是100%”,他为何能自信承诺?
这是2020年9月18日拍摄的黄河源头辫状水系。” 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来到位于青海省可可西里腹地、被誉为“藏羚羊大产房”的卓乃湖区域产仔。
地球密码揭密者:一块石头告诉你,生命大爆发之前,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
”翟明国始终坚信,“搞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当时,中国登山运动员屈银华曾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预科”的学生,与翟明国同在人大附中(一个学校两个牌子),他和翟明国是亲密的“忘年交”。
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有橘子吃?多亏了这位“邓布利多”院士!
这位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邓布利多”院士的人,正是华中农业大学前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 作为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使中国由脐橙进口国变成出口国,是使我国柑橘事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领军人。
核能专家王大中:科研就是要“跳起来摘果子”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三上万米高空 一生无悔报国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普中国| 追科技之星,让星光照亮人生前程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更容易追逐明星、崇拜偶像,追星称得上青少年的情感“刚需”。因此,在追星之路上,需要价值引领。
繁星追梦| 以科学家为偶像,让青春拔节成长
偶像是一个社会的选择,代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方向。长期以来,“偶像”起势于娱乐化的浪潮并席卷荧屏,从这里“溯流而上”,不啻于一种“正本清源”。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就让科学家成为荧屏主角,对青年人心中的“偶像”进行重新定义。
【繁星追梦】让农业科研更酷,让百姓生活更美
如今高分卫星、无人机、北斗导航、植物数字等高科技手段应用于科学研究,使科研的效率越来越高,成果的产出也越来越多。比如借助传感器测量等技术,无人机飞一下,就可以知道作物的株高、颜色、体积、枯萎程度、鲜重、果实的数目等,将这些数据与特定植物的已知遗传数据对比,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实现高级遗传育种的目的。
【繁星追梦】将赤诚之心写在农村大地上
望不到尽头的金色稻田,让人不禁又想起袁隆平与他的“禾下乘凉梦”,想起“三农”战线上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忘我奉献的时代英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申纪兰共和国勋章;授予李保国“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繁星追梦】丰收不忘袁隆平,吾辈青年当自强
对袁隆平院士的景仰,也应当成为当代青年前行的动力,纪念袁老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沿着他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助力中国早日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