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首页> 科普频道> 繁星追梦> 要闻 > 正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来源:光明网微信公众号2021-11-18 15: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863年,国内太平天国运动日渐衰微之时,伦敦已经修建完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直到百年之后,中国的地铁建设才正式启动。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而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达到7978公里,全球开通里程最长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7位。不仅是里程数,建设速度也令人叹为观止。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离不开地铁建设者的付出,

  这其中就包括著名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地层冻结和地铁工程专家陈湘生院士。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他通过对地层冻结法的研究,解决了地铁建设过程中流沙、软土、含水地层等施工难题。现在,全国已经通车的45个城市中,有32个城市已经用到了该技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陈湘生院士,聆听他的“基建赤子心”。

  一、1956年,陈湘生出生在湖南湘潭。受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经世致用、兼容并包、刚毅倔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等精神的影响,陈湘生从小就树立了科技报国的志向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1977年,陈湘生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期间,学校的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了影响他人生的“至理名言”。“(从事)地下工程就是要算好、设计好,数学、物理、化学是解决、突破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陈湘生说。大学毕业后,煤矿建设专业的陈湘生被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开启了19年的“地下工作”。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在工作的过程中,陈湘生和他的同事们需要把深埋在六七百米的煤矿挖出来。但是,岩层中含有大量的水。有极高的施工风险。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陈湘生开始接触地层冻结法。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陈湘生先后到柏林工业大学、鲁尔大学学习相关技术,回国后经过长期的实践,终于成功的把地下的水冻成冰桶,攻克这一难关。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1992年,陈湘生再次前往剑桥大学深造,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回国后,陈湘生牵头编写关于地层冻结法的试验、设计、施工等系列规范;解决了一系列相关的世界性难题。“陈湘生”这个名字,开始被学界所熟知。

  二、1995年,已经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矿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的陈湘生决定重返校园,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四年半重返校园的时间里,他坚持每个周末都去清华土工离心机实验室做试验。陈湘生博士论文提交一个月后,收到了老师的修改稿。那一刻的他彻底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做学问”。他论文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被老师修改得严谨到极致。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大学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而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濮家骝先生,教会我严谨的治学态度。”陈湘生静下心来,反思许久。从那以后,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工程管理,每个细节陈湘生都力求缜密,用科学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地铁建设初期,在修建的过程中因淤泥软土和地下水源的问题常常遭遇塌方。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当时负责上海地铁建设的刘建航院士经过多方打听,联系到擅长地层冻结法的陈湘生寻求帮助。解决了上海地铁建设中的问题后,陈湘生开始学习与地铁隧道挖掘相关的技术,并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的煤炭工业部看到陈湘生的能力后,将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参与组建上市公司天地科技。但陈湘生深知,“技术才是我的归宿”。四十岁的这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陈湘生明确了自己的下一个方向:地下空间隧道建设行业。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四、煤炭专业到地铁轨道交通的转型,也是陈湘生的转型。挖煤炭和城市建地铁的要求完全不同,城市地铁建设,对水土保持、对地下管线管网,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控制,有着毫米级的要求。这不仅仅是中国难题,也是世界难题。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简单的把煤矿中使用的注浆法、冻结法,使用到地铁建设中,是绝对不可以的。陈湘生只能基于过去的研究,和现场的实测和工艺,一步步探索“地铁建设之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2001年,陈湘生来到深圳地铁有限公司,投身深圳地铁建设,整整十八个年头,他全情投入,他说“处在这个不曾有过的大时代,所以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五、陈湘生刚刚到深圳市参与到地铁工程的建设中。尽管深圳地铁已经做了长久的前期筹划工作,建设的初期却困难重重。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2002年底,当时的深圳地铁1号线挖掘到广深铁路附近,突然遇到了湍急的地下水,工程随时面临塌方。且地下水酸性较强,施工的人手、脚、靴子都被腐蚀脱了皮,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无法施工。工程组广纳专家意见,应用超细混凝土注浆,连续三天还没有达到目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当时的陈湘生想到可以用在北京建井研究所掌握的地层冻结法,在地下水流的上游打井,用泵抽水排水,减少下游水量,慢慢冻住地层后再进行作业。在实施地层冻结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地面下14米~24米的部分都已经冻住了,偏偏10米的部分冻不住,陈湘生因此几天睡不着。通过不断的实验、分析、排除,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就这样,陈湘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卡脖子”施工难题。从组件安质部到总工程师,他参与了一期工程从施工到移交的全过程。2004年12月28日,地铁开通当日,2万余名深圳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刻。当时的深圳正值料峭寒冬,气温骤降,最低时是3摄氏度,但仍吸引了大量市民来饮头啖汤,乘坐第一列列车。开站前一个半小时,等车长龙绵延长达千米。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陈湘生同深圳地铁一起走过18年,见证了深圳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发展历程。“未来的地下空间,包含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公共空间、步行街,地下物流、立体地下车库、智慧的地下信息系统、防灾系统……这将会是一个更加清洁、智能、绿色的立体城市。”提到对未来地下空间的畅想,陈湘生充满了期待。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父母口中的“至理名言”你还别不信…

  2017年,陈湘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与地下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岩土工程、建井工程专家,在能源矿业、城市轨道和市政等行业主持或主参完成60多项各类科研项目。在陈湘生看来,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重塑城市的良好载体,“建地铁就是建城市”未来把更多的公共空间建在地下,人们的生活会更好。陈湘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热爱建筑业和制造业,因为建设人们急需的工程,幸福感就在其中。

  “繁星追梦”系列视频栏目题字:丁仲礼

  出品人:杨谷文林峰

  总监制:宋乐永

  总策划:战钊 宋雅娟

  记者:金赫 赵清建

  编导:金赫 赵清建

  统筹:李曙光

  摄像:赵清建

  视频制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鸣谢: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

  光明网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