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首页> 科普频道> 繁星追梦> 要闻 > 正文

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来源:光明网微信公众号2021-11-18 15: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这个软件无处不在的时代,只需指尖轻轻一点,程序便为当代人的生活带来无穷便捷。

从文明之初,结绳记事这种最原始的记录数据的方式。到今天的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工程师们通过先进的软件技术,将数据进行汇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在这背后,我想我们不得不感谢这样一群将一个个01代码像施魔法一般变成便捷功能的人。那么,程序是怎样“炼成”的?软件工程师们搭建“数字大厦”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技术支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样一位代码“魔术师”梅宏院士。阴差阳错中完成了中学时期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个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梦,那时的梅宏也不例外。41年前,这个从遵义大山中走出的17岁少年,揣着要当科学家的梦想,进了南京航空学院。他被调剂到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能干啥的计算机专业。

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当时我连计算机和计算器都分不清,我那时候知道电、知道无线电,我在高考的时候报的专业基本都是无线电,后来阴差阳错的调整让我学习了计算机。学习之后确实有兴趣,但我总结自己是被选择到这个路上,并一直走下来了。”对于这个转折,梅宏经常感慨道:“被选择的人生未必就不能够成功。”

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或许,上天觉得软件技术研究就是梅宏应该端的饭碗,尽管所学专业不是自己的选择,但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把专业学得很好。后来,慢慢成熟的梅宏开始专心回归到自己的专业。自此,这个在计算机领域“一张白纸”的人,也开始逐渐在这条被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发光发热!童年时期的阅读种下了敢于想象和挑战的种子作为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领军人,在一次分享会上,有人让他推荐三本对人生影响比较重大的书。听到这个问题的梅宏院士,思绪一下回到了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夏天。在外婆家阁楼上找到的一本《封神演义》一下吸引住了这个小朋友,书中玄幻的情节和想象,让他也随之打开了想象的大门,也让他意识到了对他之后的研究很重要的一点:“人要敢想!”

正是凭着这种敢想的精神,梅宏院士在自己的领域迎来了很多高光时刻。对他而言,研究生时的一次科研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导师给了他一个编写排料软件的任务。为了在考虑钢板物理特性的同时达到节约钢板等目的,梅宏需要解决一个优化问题。为了编写这个程序,他在工厂的会议室里面整整呆了一个月,实验机器旁边铺着凉席,困了就睡凉席上,除了吃饭,他那一个月没有踏出那间会议室。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的闭关换来的是程序的投产,也为研究生时期的梅宏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如果按照人生的固有状态发展,今天,我们应该会多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但,对于爱挑战的梅宏而言,人生没有固定的路子,如果只能在已知事物上精益求精,不能接触到新鲜的事物,那不是他的追求。于是,研究生时期的梅宏,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从软件开发转而从事软件技术研究,让软件能够更高质、高效地开发出来!从此,他成为替软件工程师“造器”的人,并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信息化的发展。从青鸟工程到奥运信息系统:做有用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上出现了“软件危机”,当时计算机软件存在“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的三大难题。1983年,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杨芙清开始研发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通过构建软件开发环境,以实现软件设计从手工作坊式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著名的“青鸟工程”的序曲从此拉开。

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小镇青年,如何逆袭成软件专家?

1992年,梅宏来到北京大学,师从杨芙清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参与了“青鸟工程”的研究工作。初入北大就被遴选为骨干参与“青鸟工程”的研究。梅宏很珍视这个机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废寝忘食地参与到工作当中。“有一段时间,除了周六和周日晚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三班我都会泡在实验室。” 尽管已是近30年前的往事,梅宏仍清楚地记得当时为了工作亏欠了家人很多。但在事业上,梅宏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参与工作的初期,梅宏负责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测试,并由此获得了对整个工程全方位的接触机会。也正是由于他对这个系统的全局式的了解,梅宏被杨芙清院士指定为青鸟Ⅱ型系统集成组组长。他提出开放环境下软件工具互操作方法和集成框架,实现了工具和环境的跨平台集成,并在保持环境开放性和紧密集成度的前提下,解决了外来工具的集成问题。由于梅宏在其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现中国优秀博士后奖)。青鸟工程历经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集中体现了我国软件工程研究从跟踪、跨越到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过程。

除了学术的收获,对于梅宏而言,影响最大的就是杨芙清院士始终坚持的一个思想:“做有用的研究、为国家的需要服务。”这对梅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3年,为响应国家“科技奥运”的号召,梅宏带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所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奥运信息系统模型的研究与建立”。而这也是“做有用的研究、为国家需要服务”科研理念的一次具体体现。2011年,梅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悲观主义者”永远都在say no“技术进步和科技发现,是永无止境的,要不断质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不断的推动科技的进步。”这是梅宏经常说的一句话,在长期的科学研究的过程中,say no 成为了他的口头禅,不论何事,他总会从事物的另一面入手,用质疑开启他接下来的每一步研究。

在某节目的采访中,主持人问:“作为导师,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梅宏毫不犹豫地说:“敢质疑的学生!”对于这位永远都在say no的导师而言,批判性思维对搞科学的人来说重要的,不能相信权威就是对的!作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者、一位很严格的导师,梅宏院士会逐字逐句地批改学生的论文,即使是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会放过。这是梅宏院士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他也是一位对学生很宽厚、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导师。”学生总是这样评价他。

对于为什么能在研究道路上走到今天?梅宏用“志存高远, 行积跬步”作答。年少时播下的梦想种子是鼓舞他的最大动力:中学时期的梅宏正好赶上,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郭沫若的一篇《科学的春天》讲话,让梅宏听得激动万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报道了陈景润。“所以我那时候觉得科学家好高尚,从那时候就想当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是这个理念支撑我走到后来。”这也许,就是对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的最好写照吧。

“繁星追梦”系列视频栏目题字:丁仲礼

出品人:杨谷

总监制:宋乐永

总策划:战钊 宋雅娟

记者:张佳兴 张蕃 齐芳

编导:张蕃 宋雅娟

统筹:齐芳

摄像:李锦 刘贤武

视频制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鸣谢:中国科学院

联合出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光明网

文字:岳沛、靳铃涵

责编:李佳琦 编辑:高羽桐

来源:光明网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