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化正全方位影响生物多样性

后来,再反思那场对话,吕永龙越来越觉得,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必须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

居家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居家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直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九届年会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4日 14:00-16:50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

测试结果显示,独立式太阳能电池每千克可产生730瓦的功率,如果将其黏附在高强度“大力马”织物上,每千克约产生370瓦的功率,是传统太阳能电池的18倍。

避免感染,老年人应“躲着病毒走”

王小宁表示,在秋冬季要对病毒“设防”,老年人不光应该接种新冠疫苗和加强针,接种流感疫苗也非常重要。”王小宁表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老年人在重视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营养的摄入和补充,为“自限性”疾病的自愈打好基础。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张锦秋:做好一名人民建筑师

张锦秋,建筑学家,主持设计的大雁塔景区“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群贤庄小区,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设计风格被誉为“新唐风”;城市设计代表作包括西安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黄帝陵轩辕殿、大唐芙蓉园等。

中医药对奥密克戎毒株很有效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病毒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上首次在空间站培育出水稻种子

完成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

科普中国直播|乳铁蛋白与免疫力专家研讨会

邀请来自食品、医学、营养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以期传递乳铁蛋白与免疫力的科学之声。12月5日下午14:00-17:30

这些仪器助力神十五飞行

飞船上的诸多“神器”对飞船的成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

书写新时代中国航天新高度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中国直播|揭秘中国天眼捕获的神秘宇宙信号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9日19:00-20:30

科普中国直播|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纪念大会

2022年11月29日09:00-17:00

【农业强国光明谈】国产白羽肉鸡自主育种“突围”记

我国白羽鸡育种背后有什么故事?

第二十二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于2022年11月30日召开。

科普中国直播|CAC2022线上专场:机器人化智能制造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7日9:00

“华龙一号”腾飞记

“华龙一号”有自主专利700多项、国产化高达88%。

“夸父一号”卫星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自2022年10月9日发射入轨一个多月以来,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三大载荷之一的硬X射线成像仪(HXI)开展了各项在轨测试和定标工作。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1月21日发布了HXI首张科学图像。

科普中国直播|“健康口腔天天有,疾病防治面面观”口腔健康科普访谈

“健康口腔天天有,疾病防治面面观”口腔健康科普访谈

坐电梯去火星? 这个梦想并不遥远

进入电梯,按上升按钮就到了太空,是不是很拉风?在11月18日至20日召开的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太空电梯联盟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彼得·斯旺提出,未来太空电梯作为永久性物流基础设施,可将物资和人员运到太空,成为进入太空的新通道。

直播|科普中国星空讲坛——太空,我来了!

本期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以“来吧,向太空出发”为主题,邀请5位科学家,从太空飞行、太空生活、天文观测等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全面解读。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9日18:00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学术内容如何破圈传播

为更好地联合互联网商业平台传播科普内容、弘扬科学家精神,将学术内容向科普转换,科普中国、光明网将邀请百家号运营团队、百家号大V及全国学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如何将学术内容打造为更适合互联网传播、更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内容,实现上接前沿科技、下接公民受众的破圈传播效果。

科普中国直播|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暨第四届母乳研究高峰论坛

就生命早期运动营养、母乳低聚糖、母乳脂质、乳品与儿童免疫及骨骼发育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讨与交流,以母乳研究为靶点,赋能婴幼儿配方乳粉科技新内涵。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8日09:00-12:25

吉林一号星座再添5颗卫星

16日14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将5颗吉林一号高分03D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直播|科普中国星空讲坛——科技强国是怎样建成的

本期活动拟以“科技强国是怎样建成的”为主题,聚焦国别科技史,邀请4位专家辨析德、法、美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总结人类在科技强国路上的各种教训和经验。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6日14:00

【一图读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这些茶叶品牌入选“精品培育计划”

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这些茶叶品牌入选“精品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星空讲坛——城与自然(武汉专场)

聚焦“城与自然”,以武汉这座城市为例,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围绕“水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角度,展现十年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进展与成就。直播时间:11月15日14:00。

探访中国航展上的民用先进科技成果

一些来自航空航天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已逐步走向民用市场,在医疗设备、城市管理、先进制造、导航定位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赋能诸多行业。

守正创新 引领时代|“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论坛

活动邀请“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会员及浙江省优秀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代表围绕“守正创新 引领时代”主题开展深度交流研讨,开展有效务实的对接服务,打造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广大青年群体积极投身科技经济融合事业。

科普中国直播|2022全国市域治理与城市大脑峰会

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作为城市大脑中枢,全方位提供城市状态运行、情报融合、态势研判、预警预测、决策指挥、仿真推演等功能,支撑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同联动。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2日9:00-18:00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邢继:驯“龙”三十载 终圆核电自主梦

“华龙一号”实现了众多核电工作者的梦想。

科普中国直播|全国消防科学传播专家系列论坛之火灾调查知多少?

为进一步推动消防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促进最新成果的交流与应用,中国消防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举行全国消防科学传播专家系列论坛第一期。直播时间:11月10日9:00-18:00

【科普漫画】“鸡中西施”泰和乌鸡:我的全身都是宝!

“鸡中西施”泰和乌鸡:我的全身都是宝!

纺织微课堂:真丝面料选购避坑指南来了!

购买真丝面料如何避坑?涤纶仿真丝和真丝如何区分?本期纺织微课堂,邀请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学博士金关秀为大家科普。

【新农人致富路】栗树下的“致富花”:种植户张连文的乡村振兴路

要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农人们的努力。

五常大米为何叫“五常”

俗话说“一两土,二两油”,五常地区的黑土层厚度达1米左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10%以上,如此“膏腴”之地,产出的大米自然非同一般。

科普中国直播|直击2022中国航展 走进“大国重器”的世界

直击2022中国航展 走进“大国重器”的世界

Hi,科研助理|王浩然:我在航天宏图“绘”数字蓝图

93年的河北小伙王浩然,从热爱游戏到“游戏人生”。

科普中国直播|“光影耀方城”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红毯仪式

“光影耀方城”红毯仪式作为中国农民电影节开幕晚会的预热,是每一届开幕式非常引人注目的环节。直播时间:2022年11月5日17:30-19:00

DNA“纳米转运蛋白”或能高效治癌

由DNA制成的新型药物转运蛋白仅为人头发宽度的两万分之。

致密“神经元”小身材大本领

飞行器浑身布满成千上万的国产关键元器件确保了每一次任务的安全可控。

光催化剂一步到位将硫化氢转化为氢

一步到位将臭气熏天的硫化氢转化成氢气。

“梦天”升空,中国空间站打响收官战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壮丽出征,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动科普|同为实验舱,梦天、问天有哪些区别?

作为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的最后一个大型舱段”,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这对“孪生姐妹”有什么不一样?

科普中国直播|“关注生殖健康 从青春期做起”健康大讲堂

本次大讲堂旨在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普及妇科疾病、性传播疾病等防控知识,开展健康教育,让青年人掌握生殖健康知识,提高生殖健康素养。直播时间:10月30日8:30-11:50

科普中国直播|CAA科普大讲堂:工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本期直播将讨论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演进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直播时间:10月28日10:00-11:00

仪器仪表科技助力"双碳"行动系列科普活动之绿色能源和企业智慧节能主题科普讲座

本期科普讲座将聚焦绿色能源主题方向,将从原油分析检测和能源管理技术在能源行业领域的应用、企业低碳方案、流量仪表在智慧水务节水降耗中的应用三个角度出发,向公众普及仪器仪表的在节能低碳领域的前沿科技,展示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从源头推动低碳发展,降低能耗。

我碳卫星实现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我国碳卫星实现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科普中国直播|2022常州天目湖文旅夜游高峰研讨会

2022年10月22日(周六) 上午9:00-11:30

“韦布”重绘“创世之柱”

星际间稠密的气体与尘埃形成了瘦长的气体柱,这就是“创世之柱”。它同时也是最经典的宇宙图像。

“科学”号,十年科考在深海

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科学研究是基础。而科学考察船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没有性能卓越的科考船,海洋研究就只能“望洋兴叹”无从下手。

长江畔秋收见闻:稻田里藏了多少“黑科技”

金秋十月,稻田金黄,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省芜湖市迎来秋收。记者近日在芜湖市多地走访看到,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幕幕收割水稻、运送粮食的繁忙场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里投身于智慧农业实践的种粮人多了起来。

驰骋棉田的“大家伙”

展览中的这台机器,是由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生产的六行采棉打包机,长10.28米、宽5.58米、高5.3米,净重达30余吨,具备棉花采收、打包一体化功能,能实现自主导航、自动打包控制、故障自诊断、数据远程监控等,每天可采收棉花超500亩。

非凡十年 • 我的环保故事② | 李云婷:坚守一线,为北京蓝天常在贡献力量

湛蓝的天空,绯红的夕阳,斑斓的星轨,过去十年来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蓝天变多了”,这背后有着更加翔实的数据作为支撑。

世界关节炎日| 关节如此“炎”重 你的关节还好吗?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也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

大国重器挺起民族脊梁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展。在室外展区重点展示的“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实物模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科普图解|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份精神健康关爱指南请收好!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呼吁每个人关注精神卫生健康,掌握适应正常生活压力的技能。

直播|仪器仪表科技助力“双碳”行动系列科普活动之智能工厂能源管理与新能源材料主题科普讲座

本次科普讲座将围绕低碳节能,聚焦智能工厂的能源管理和新能源材料,从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到技术应用,介绍智能工厂的能源管理等内容,直播时间:2022年10月9日09:30-11:00。

生日快乐!150秒回顾中国航天逐梦太空之路

1956年10月8日,我国首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直播|丰收时节话五谷

直播时间:10月6日10:00-11:30

直播|农业高端人才全球引进发布会

直播|农业高端人才全球引进发布会

科普中国直播|揭秘神奇而不渺小的海洋浮游生物

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主会场为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将举办一场关于海洋浮游动物的海洋科普大讲坛,并同步开展海洋科普游园体验活动。直播时间:9月30日16:15-17:30

大国“粮”策专家谈 | 王堃:做草原的医生 用科技化解草畜矛盾

民以食为天,十多年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和奶类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这对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直播|第七届(2022)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

本次活动以“新征程”主题,引导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状态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直播时间:9月28日9:30.

国学的复兴如何从娃娃抓起

国学复兴为什么必须从娃娃抓起、什么时间抓起、如何抓起,社会、学校、家庭分别扮演何种角色?2022年孔学堂四季论辩大会第三期将以此为主要内容。

直播|“能源战略”高端论坛

论坛主题:中国能源转型的路径与对策直播时间:9月26日上午8:30-12:20

手绘长图| 集千年古方 战今朝疫病

连花清瘟是传承创新中医药精华的结果,正式因为我们有宝贵的中医药,才有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朝气蓬勃的14亿中华儿女。

直播|碳计量和碳中和主题科普讲座

本期科普讲座将聚焦碳中和与城市微气象主题: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直播时间;9月23日9:30-11:00

大国“粮”策专家谈丨南志标:打破草种瓶颈 用科技守护“寸草心”

饲草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草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全国科普日】直播 | 探秘沉积之旅—大地之树

鄱阳湖底为何现“神秘之树”?三角洲内与油气勘探又有哪些不解之缘?万亿绵年的沉积路,大自然创造了哪些鬼斧神工的景象?直播时间:9月21日16:00

直播|零碳建筑与低碳生活主题科普讲座

本期科普讲座将聚焦零碳建筑与低碳生活主题,直播时间:9月21日9:30

找寻人类终极能源,这位科学家想在地球上“造个太阳”

世界上有终极能源吗?它会是什么,它又在哪里?人类该如何获取它?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将目光聚焦在激光核聚变这一研究,一旦真正实现,将为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来入侵物种就在你我身边

前不久,北京、河南等地发现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的消息冲上社交网络平台话题热搜榜。专家指出,这种淡水巨型食肉鱼原产于北美洲,由于缺少“天敌”,一旦进入我国天然水域,将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必须严加管控。

直播|云上嗨逛第12届北京科学嘉年华

9月18日15:00,我们邀请您一起云探展,此次直播将在北京市科协视频号、光明网、蝌蚪五线谱微博同步直播,欢迎大家收看。

直播|脑机接口——从科幻到现实主题科普讲座

仪器仪表科技助力“双碳”行动系列科普活动,以提升公众的绿色低碳、科技节能意识和行动力。本期讲座将聚焦脑科学和脑信号处理主题方向。直播时间:9月18日9:30-11:00.

直播|智慧绿色农业主题科普讲座

本期科普讲座将聚焦智慧绿色农业,普及仪器仪表科技在智慧农业、绿色乡村建设中的科技应用,助力农业生产生活中如何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长漫】千锤百炼“特种兵”:打赢病毒我能行!

疫苗是怎样研制出来的?它又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这条长漫告诉你!

【科学随笔】做好大科普无须问“出身”

做好大科普无须问“出身”

“渔”你相遇——《苏渔谣》

有幸邀请到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苏渔谣”科普文化宣传团队的专家们,为大家科普水产知识,“安利”美食做法,让渔民朋友和企业家们更好地开展淡水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长图 | 是科学家也是“大先生”,他们点亮科学的明灯

是科学家也是“大先生”,他们点亮科学的明灯

海产品可提供更多营养且减少碳排放

根据《通讯—地球与环境》9月8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可持续的海产品能够比牛肉、猪肉和鸡肉为人类提供更多营养,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神话与科幻:通往过去和未来的人类叙事

如何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对话的交往中,通过中外贯通的文明互鉴,建构本土特色的话语体系,将是一代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场讨论,将以此为旨归。

首飞四十周年 “金牌火箭”长二丙是如何炼成的

作为我国服役年限最长的火箭,长二丙火箭是如何诞生的?它在过去与现在经历了什么?“金牌火箭”的地位又是如何形成的?

把科普放在与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除了科普产品和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执法检查报告还指出一些地市、县区科普设施偏少,社区、农村科普设施规模缩减。

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玩法

近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一圈体验下来,记者的元宇宙初体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瑞莱智慧合伙人、高级副总裁朱萌介绍,通过在衣服上印刷特定对抗图案,这件衣服变成了一件对抗人工智能算法的“隐身衣”。

“渔”你相遇——《苏渔谣》

有幸邀请到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苏渔谣”科普文化宣传团队的专家们,为大家科普水产知识,“安利”美食做法,让渔民朋友和企业家们更好地开展淡水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科普中国直播|2022中国长白山健康论坛

以“传承中医药 促进大健康”为主题的“2022中国长白山健康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国医大师王世民、国医大师南征等国内知名专家将莅临论坛做演讲。

直播|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2年年会开幕式

年会设置两场主旨报告,探讨“双减”政策下,科普场馆如何助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计算机科技发展给科普场馆和科学教育带来怎样的变革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郑永和,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带来精彩报告。

护了生态 富了口袋

多年来,我和同事们与世界多地的科学家合作,创造了许多科研成果,将“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招牌越擦越亮。

科学家完善高原古高度重建方法

稳定同位素方法常被地质学家们用于重建高原、山脉的古高度,但我国科学家认为,这一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需从全球尺度考虑水汽影响。

那片北疆“绿色长城”,如今怎样了

自1978年启动至今,历经44年,三北工程已完成前五期工程建设任务。

让世界看到中国岩溶地貌的美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袁道先带领团队,将研究方向不同的观测站点拧成“一股绳”,为解决岩溶(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持。

学会分支机构如何数字化管理?这场沙龙干货满满!

7月26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2年“学会服务365TALK系列沙龙”活动第二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围绕“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数字化管理”,展开热烈讨论。

世界肝炎日|为了没有肝炎的未来 请认清“它”

2022年7月2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防治肝炎 健康你我”。

沙海添绿 扮美生态

7月26日,治沙机械在鄂托克前旗百万亩柠条种植项目区播种柠条(无人机照片)。

能否搅动未来江湖?太阳能“照亮”电动汽车前路|科技创新世界潮

成立于2016年的荷兰光年汽车公司发布了世界首款商用太阳能汽车“光年0”,其车顶和引擎盖上安装了弯曲的太阳能电池板。

科普中国直播|大熊猫喜乐九岁生日会

天津动物园最大的明星——大熊猫“喜乐”要过生日啦!沉稳时安坐如山,暴走时上蹿下跳。性格泼辣,总被称为“辣妹子”的它今年九岁了。7月24日9点-11点,光明网直播间不见不散!

云南普洱茶:古老而智慧的茶文化系统

2012年,云南普洱古茶园及茶文化系统入选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普洱茶有什么独特魅力?

人类月球日|九天揽月星河阔 这份中国探月简史请查收!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书写着关于月球的浪漫故事,并且一步一步地将神话照进现实。九天揽月星河阔,从嫦娥一号升空,到嫦娥五号携月壤返回,跟随长图一起纵览中国探月历程中的精彩瞬间。

科普图解|一起认识中国的18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科普图解|一起认识中国的18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数值模拟吐露 天山北麓年轻山地形成奥秘

天山北麓最北侧的两排逆断裂—背斜构造目前处于持续的生长过程中,其中之一Belt Ⅱ的背斜地形就处于典型的幼年期,这说明其抬升速率克服了河流侵蚀能力,已经超过了幼年期地形存活的临界抬升速率。囿于地貌证据的时空离散性以及年代学手段的局限性,传统方法很难直接获取形成背斜地形并被保存所需要的临界抬升速率。

【图集】中国科技馆举办“Hz行动”无线电主题特展

7月15日起,中国科技馆在短期展厅特意为大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暑期礼物:“Hz行动——无线电主题打卡闯关特展”,为观众揭开无线电的神秘面纱!

科普中国直播|2022第五届北京市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决赛

为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气象宣传工作的意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具体要求,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2022年北京市气象科普讲解大赛。

我国建成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7月13日凌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天链二号03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科普中国直播|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

经过初赛、半决赛,共有十支队伍进入了决赛。7月9日,他们将迎来最终阶段的决赛角逐,每支队伍汇报参赛作品设计方案15分钟,专家提问10分钟,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七名。

科普中国直播|2021中国茶业科技年会

2021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以“三茶统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聚焦茶产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搭建茶业“产、学、研、政”交流合作服务平台,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年会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组织30多位全国顶级知名茶叶专家从不同角度开展讲座!

正在直播|“同心协力 救在身边”2022年长三角红十字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本次演练以浙江省某地遭受暴雨和强台风侵袭,引发水灾和山体滑坡、有人员受困为背景,采取实景现场模拟方式,演练了搜救、赈济、医疗、供水、心理、直升机、大众卫生、水上救生等实战救援科目和后勤、电力、通讯等保障科目,以及受灾群众自救互救等科目。

【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彭实戈:发现数学之美

【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彭实戈:发现数学之美,直播时间6月28日19点,欢迎收看。

《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冯小明院士:化学是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2022高考季《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系列直播,让我们跟着冯院士一起探索美好生活的催化剂!直播时间:6月26日19点-20点。

国内功率最大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将并网发电

由该所承担相关设计任务的国内功率最大(6.2MW)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已在广东湛江罗斗沙海域顺利完成安装,将于近期开始并网发电。

免疫“士兵”T细胞休息不足 后果远非“罢工”那么简单

在识别抗原的同时,抗原递呈细胞会通过其表面分子与T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一步刺激T细胞,促进T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这被称为免疫应答的反应阶段。

中国粮食自信从哪里来 ——写在2022夏粮丰收之际

不管这些说法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国愿以真诚的善意将其理解为这是对粮食危机的焦虑,中国也愿尽其所能承担大国责任。就以小麦条锈病为例,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人类与病菌的战争并不在中原小麦主产区,而是在北纬37度到38度的中国西部。

【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欧阳自远:挺进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欧阳自远:挺进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今日夏至丨盛夏,如约而至!

盛夏如约而至,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节,愿你的付出都能有所回报,愿你所有期待都如愿以偿,珍惜生命中每一天,向阳生长,一路向前!

神眼力!——三星堆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合璧”记

两件文物珠联璧合,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6月16日,三星堆考古研究团队宣布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早就推测几个“祭祀坑”器物存在拼对关系的专家通过研究,找到了铜人像的下半身——青铜鸟脚人像。

科普中国直播丨2022年“节能服务进企业”暨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

为进一步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委托,中国电子学会定于2022年6月15日线上组织召开2022年“节能服务进企业”暨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

炎热夏天为何会下冰疙瘩

6月12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天气,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东北部及通州北部达暴雨量级,局地大暴雨。 一般来讲,当冰雹直径较大、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与农业生产关键期相吻合时,冰雹天气的致灾性会比较强。

万米深渊“海斗”量 青年“海人”挑大梁

2021年10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覆盖巡航探测。“海斗一号”研制与海试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

迄今最大黑猩猩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7日报道,一个国际专家小组通过对800份黑猩猩样本中的DNA进行测序,编制出世界上迄今最大的野生黑猩猩基因组目录。

科普中国直播|少年航天员公益科普小课堂:千锤百炼的飞天英雄

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申行运,解密“神舟十四”载人飞行任务,揭秘航天员是如何选拔和训练的。

直播|奶香飘万家 健康你我他——2022牛奶公益科普活动

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联动直播,对牛奶和奶牛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宣传。

直播|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发布会

6月1日10:00,敬请期待

海关加强口岸卫生检疫严防猴痘疫情输入

近期,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预计,疫情影响范围可能扩大,除报告病例的国家外,其他国家也可能会出现病例。出入境旅客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大范围皮疹等症状的,要及时向海关申报,以便尽快获得检疫排查和后续诊治。

直播丨传承隆平精神 走好时代稻路

为更好地缅怀袁隆平先生,传承隆平精神,走好时代稻路,经研究,定于2022年5月31日上午9∶00~11∶30在浙江杭州富阳中国水稻研究所内开展“传承隆平精神,走好时代稻路”主题报告会。

直播丨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康复科普活动

组织30多位全国顶级知名康复医学专家从不同专业、不同角度开展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宣传科学理念、传授康复技能,为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朱光亚之子朱明远:父亲教会我“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朱明远眼中,父亲朱光亚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朱光亚曾编写我国核武器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对于后来的原子弹研制工作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随后他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直播|探秘石油天然气之云参观实验室

“创新争先、自立自强”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石油科技传播大型直播,探秘石油天然气之云游实验室,以油气生成、勘探、开采为线索,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通过基础研究找到油气、开发利用油气的。直播互动体验,带给你不一样的石油科技之旅。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科技工作者的价值,王淦昌用一生践行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科技工作者的价值,王淦昌用一生践行

如何找到外星人?科学家有新进展

人类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究竟有没有外星人?怎么找到外星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