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年人如何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老年人如何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来源:光明网2024-01-24 15:08

  编者按:近期,光明网科普频道联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推出“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专题,邀请医学专家围绕呼吸道疾病的成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科普解读,敬请关注。

老年人如何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文章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青青

  科学审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沈健

  马上临近农历春节,各地的医院急诊患者人满为患,其中老年人和小孩是重灾区,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我们一起探讨老年人如何应对冬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对于这些发热的患者,一到医院一般会测甲流乙流,支原体等病原学抗体,我们就发现有些人是支原体阳性,有不少人是甲流阳性,有些人是乙流阳性,甚至有些人是混合感染,合并两种到三种感染;其中有些人一拍胸片或肺CT,肺部还有炎症表现;有些人的化验提示白细胞升高,有些人的白细胞却不高。

  对于这次流行的呼吸道感染,每位患者可能有不同种类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所以相应需针对性用药及对症治疗。

  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及治疗

  支原体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介于它们之间的最小原核致病微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约有60余种支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是导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凶手。

  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点:

  传播快: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过飞沫和接触可在社区、养老院中快速传播。

  潜伏期长:感染后可潜伏1~3周,易导致传播范围继续扩大。

  传染期久: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期数周内都具有传染性。流行季节以秋冬季多。

  肺炎支原体因其上述四大特点,故能广泛流行,支原体肺炎的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咳嗽大多呈阵发性干咳,少数有粘痰,咳嗽会逐渐加重,出现痉咳,病程可持续2周甚至更长,重症病例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部分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表现危重,发展迅速,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需要呼吸支持,可导致死亡。

  快速准确的诊断出支原体感染的方法有支原体培养、血清学检查、支原体抗原检查、支原体核酸检测。其中简单易行的是血清学检查,抗体IgM是近期感染的指标,一般在初次感染1周内开始升高,3~4周达到高峰,1~3月逐渐下降。

  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和对症治疗:充分休息,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适当氧疗;正确服用退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剧烈咳嗽可使用雾化制剂,辅助机械排痰,叩击排痰等物理方法;抗感染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抗支原体治疗,如阿奇霉素,一次0.5g,每日一次,连服3天;部分老年的危重症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

  对于阿奇霉素要注意和复方甘草合剂等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奇霉素和复方甘草合剂同时使用后,可能会导致心跳快,心悸心慌,心电图上导致Q-T间期延长。

  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点及治疗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最常见的是甲型、乙型。甲流、乙流病毒是流感疫情当中的主角,以甲流为例,又称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流、乙流的特点

  1.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2~4天,潜伏期末期就有传染性,发病第3~5天传染性强,合并肺炎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传染期更长一些。

  2.传播途径: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

  3.临床特点:突发高热,恶寒明显;严重头痛,全身酸痛;持续的疲乏,虚弱感;胸部压迫感等。

  无论甲流还是乙流,其症状在临床上几乎一致,很难区分,他们主要表现均有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浑身酸痛等症状,而甲流可能还会有腹泻,腹痛等症状,乙流侧更可能出现眼睛酸痛症状。一般来说,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种病原体,都有可能引发此类症状,因此,单凭症状来判断是流感病毒感染都很难,更何况判断是甲流还是乙流感染,要确诊需要验血或者呼吸道粘液检测,其中最简单常见的方式是甲流乙流抗原的筛查。

  甲流、乙流的治疗:一般治疗:病人应注意休息,多饮水,盐开水漱口保持口鼻咽的卫生;超过38.5°C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咳嗽时可给予止咳药物,如复方甘草合剂,枇杷露等;抗病毒药物,如甲流的特效药奥司他韦,每天两次,每次75mg,抗流感病毒治疗原则上越快越好,最好在起病的24小时以内。

  病毒感染数天后往往会继发细菌感染,提示白细胞升高,这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头孢菌素类等,在合理规范用药的同时,也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反应。

  冬春季存在多种病原体混合高发的情况下,老年人应做好防护

  1.注意保暖,必要时戴好口罩;

  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3.摄入足量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多喝水,保持足够的饮用水;

  4.适当锻炼,加强免疫力;

  5.注意房间通风透气,避免出现在人群聚集及空气不流通地带;

  6.按需注射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体弱者。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专家破解流感误区 孕妈妈们请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这些情况你需要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来袭 除了服药老年人还能做什么?|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支原体、甲流、乙流席卷而来 保护儿童要从家庭开始|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频发 专家提醒:科学防护,切勿自我诊断|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春运带娃无忧 健康防护小贴士|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呼吸道疾病传染,如何做好出行防护?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修复古围墙:香港保育抗战遗址

  • 四川泸州:晨雾弥漫乡村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