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运带娃无忧 健康防护小贴士|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春运带娃无忧 健康防护小贴士|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来源:光明网2024-01-24 15:08

  编者按:近期,光明网科普频道联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推出“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专题,邀请医学专家围绕呼吸道疾病的成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科普解读,敬请关注。

春运带娃无忧 健康防护小贴士|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文章作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沈碧玉

  科学审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沈健

  春运即将来临,许多家庭都计划在这个时候回家团聚。但是带娃春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确保您和宝宝的健康安全,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贴心的带娃春运健康防护指南。

  加强全过程防护

  1、勤洗手、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

  2、科学制定出行计划,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理性错峰避峰出行,尽量减少聚集。

  3、进出站、购票、安检、候乘、登乘、换乘期间尽量保持人际距离、减少聚集。

  4、出行尽量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好手部卫生。

  5、倡导优先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小程序等方式购票,优先采用扫码等手段支付。

  6、有慢性基础病的乘客,也要根据自身需要随身携带对症的药品哦。

  做好出行物品准备

  根据宝宝的年龄、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选择出行物品,包括奶粉、奶瓶、保温杯、水壶、小零食等饮食类;感冒药、退烧药、创可贴等小儿常用药品类;纸巾、湿巾、纸尿裤、牙刷、牙膏、宝宝霜、毛巾等清洁护理类;内衣内裤、睡衣、户外鞋、拖鞋等衣物类;以及宝宝日常喜欢且携带方便的小玩具等。

  坐飞机的注意事项: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一定要听从乘务人员的安排,帮助儿童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打开遮光板等等,避免儿童在飞行途中出现安全问题。另外,注意不要让孩子睡觉,因为睡觉时发生气压性耳膜损伤的概率更大哦。可以吃一些棒棒糖,这样可以防止轰鸣声对耳朵的损伤。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听从并配合乘务员的安全指令。

  在紧急撤离时,记得取下自己和宝宝身上的尖锐物品,防止这些戳伤宝宝和自己。不要贪恋自己的财物和行李,这样会耽误离开的时间哦。

  坐火车或高铁的注意事项:

  在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置,比如候车候机时以及乘坐公共交通期间;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尽量减少近距离与他人接触。

  做好宝宝个人卫生,尤其要随时关注手卫生,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宝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要做好清洁,并将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往垃圾桶。如果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时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

  别让孩子乱爬、乱跑,特别要注意别让孩子靠近热水箱和其他乘客的热水杯,以防被热水烫伤。带孩子的妈妈尽量买卧铺和下铺,毕竟小孩爬上爬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有空调的话,注意帮孩子多带一张小毛毯。

  坐长途汽车的注意事项:

  选择乘坐长途汽车回家的宝妈们,记得选择正规运营的客运车辆,并在站内乘车。不要乘坐站外私揽客源的客车,也不要贪便宜方便乘坐黑包车或超员车。

  禁止随身携带或者托运的物品有:爆炸物品类及其仿制品、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管制刀具、水果刀(折叠式)、强磁化、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等危害安全的物品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携带、运输的物品。

  在火车站、客运站候车时,一定要注意在所乘坐车次指定候车区域候车,并妥善看管财物,贵重物品尽量放在内衣口袋,避免人物分离的情况发生。

  遇列车晚点时,车站工作人员会及时向旅客通告运行情况,不要远离车站,以免影响旅程。远途的乘客,如果有同行人的话,最好晚上排班轮流睡觉休息。

  汽车自驾的注意事项:

  做好物资准备和路线规划,途径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或收费站等人多的地方,要做好防护,包括戴好口罩、洗手消毒(餐饮区就餐时)、避免跟其他人更多接触等。

  做好行车前的安全检查。加强车辆通风消毒。出行前,务必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与保养。尤其是发动机、制动器、轮胎状况等,做到万无一失。 规范使用安全带。无论司机还是乘客、前排还是后排都请主动系好安全带,儿童应选用适合其年龄、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身高不足1.4米的孩子,务必使用安全座椅),切勿怀抱儿童或让儿童乘坐/站立在副驾驶位置。建议一定要反向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并用安全带固定。注意别让孩子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防止发生意外时孩子从中滑出。

  驾驶过程中,要锁好儿童锁,避免儿童乱开车门导致事故,注意不要让孩子把头、手伸出窗外,以免发生危险。

  不要单独把宝宝留在车内。即便到了服务站点,父母也要和宝宝一同下车,千万不可独自留宝宝一人在车内。

  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空调外循环模式,结束后全面开窗通风。

  合理安排驾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开身体习惯睡眠的时间开车,全天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4小时要主动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遵守交通法规,不要超员载客、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驾车时保持精神集中,不要接打手机、玩微信、发短信;不开斗气车,不要追逐竞驶;遇交通拥堵要听从交通警察指挥,不要频繁变道、占用应急车道。

  拒绝酒驾。春节期间,各种聚会增加,为了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请驾驶员一定不要酒后驾车,坚持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途中孩子晕车、晕机怎么办?

  和大人相比,小一点的孩子更容易晕车。如果孩子晕车,可以引导宝宝观看远处的物体,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快速移动的物体上。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放些孩子喜欢的音乐或者是讲故事,但是不要让孩子看书,否则越看越晕。可以适当开窗,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旅途中准备几片生姜片,放于塑料袋中备用。晕车时稍微闻一下生姜的辛辣味,有利于缓解晕车,或者把生姜片贴于宝宝肚脐之上。在上车前,往水杯中滴几滴食用醋,饮用后可防止宝宝晕车。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专家破解流感误区 孕妈妈们请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这些情况你需要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来袭 除了服药老年人还能做什么?|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支原体、甲流、乙流席卷而来 保护儿童要从家庭开始|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频发 专家提醒:科学防护,切勿自我诊断|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老年人如何应对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呼吸道疾病传染,如何做好出行防护?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乌伦古湖冬捕开始

  • “蛇展”迎蛇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