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来源:光明网-达医晓护2024-01-05 17:10

  编者按:近期,光明网科普频道联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推出“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专题,邀请医学专家围绕呼吸道疾病的成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科普解读,敬请关注。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文章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吕佳佳

  科学审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 沈健

  随着冬季的深入,多种呼吸道疾病开始交替或共同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甲流)尤为引人关注。作为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不仅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其症状较为严重,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那么,什么是甲流?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甲流?

  甲流,全称是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或称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普通感冒,其传染性较强,且有季节流行性。冬春季节多发,抵抗力较差的人群,例如儿童、老年人或“脆皮”年轻人、中年人普遍易感。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什么症状可高度怀疑甲流?

  甲流一般引起的发烧,热度较高,可达39℃甚至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有的家长带孩子来医院就诊,检测显示甲流抗原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甲流,检测结果与发病初期鼻咽处病毒载量较低、或与采样者检测时并未沾取到含病毒的唾液等有关。但是如果持续高热不退,服用退热药也未见明显好转,或有甲流确诊者的接触史,建议再次就诊复测。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甲流怎么用药?

  首选有效药物奥司他韦,现在市面上有两种剂型,颗粒剂或者胶囊,体重4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一般选择颗粒剂,服用方便,用开水冲服即可;另外对于体重 40公斤以上,能吞服胶囊的大孩子可以选择胶囊剂型。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吃了奥司他韦一两天,烧已经退了还需要继续吃吗?

  推荐服用5天为佳,因为奥司他韦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甲流病毒在体内的释放,如果热退后立马停药,有可能使甲流病毒死灰复燃。

  服用奥司他韦呕吐后需要补服吗?

  一般初次服用出现呕吐或腹泻,可选择与食物同服或饭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是否补服看两点:剂型和时间。

  胶囊:如果吐出胶囊壳,需要补服,否则不用

  颗粒:刚吃就吐,需要补服

  15-30分钟内吐,补服一半剂量

  >30分钟,无需补服

  玛巴沙洛韦小孩也能吃吗?

  近两年引进国内的新型抗流感药物——玛巴沙洛韦,相较于奥司他韦,玛巴沙洛韦因为服用次数少(只需单次服用即可),服用天数少(只需服用1天),也受到了一些家长的青睐。但也要根据小孩的年龄,以前推荐给 12周岁以上儿童,最新的说明书放宽到5周岁以上也可以服用。建议家长结合患儿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充分和医生进行沟通,酌情选用。

  甲流高烧需要挂水才能好吗?

  重要的事情多说两遍,甲流不需要挂水!甲流不需要挂水!在一些家长的认知里,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孩子一直高烧不退,就一定需要挂水或者打退热针才能好,或许在他们那个年代医生确实是这样处理的。但随着医疗的进步发展,一些观念是该要改变了!对于孩子来说,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补液,能口服解决问题就不需要打针!临床上也遇到过态度非常强硬的家长,即使挂水也不能使体温下降,“一挂一个不吱声”。关键还是要找到引起发热原因,对因处理才会见效快,是否需要挂水请听从医生的建议。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为什么得甲流就不能去上学了?

  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得了甲流就不能去学校,不就是感冒吗?它可不属于普通感冒,目前甲流属于国家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按乙类管理),一旦确诊,需要配合医生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传报卡》,需要登记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及学校等详细信息,上报至当地的疾控中心。所以为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健康,暂时不要去学校,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吧!

  居家隔离期间要注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补充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身体的康复;生病期间使用的餐具也要避免与他人混用,及时将患儿的餐具进行煮沸消毒。对于多孩或与老年人同住的家庭,做到勤洗手,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避免室内病毒过度繁殖。另外,不建议同住其他家属提前口服抗流感药物进行预防,还是靠咱自己的抵抗力!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患甲流后多久后能去上学?

  一般来说,大多数流感患儿会在 3-7天左右缓解,没有发热或者其他症状后,到家附近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复查甲流抗原的鼻拭子或者咽拭子,显示阴性后即可正常返校恢复学业。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如何预防甲流?

  平常要合理饮食、营养均衡,不挑食、多喝水,勤洗手、讲卫生,家中多开窗通风使新鲜空气流通,日常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孩子抵御疾病的能力。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另外,甲流不是感染过就不会再次感染的终身免疫性疾病,每年流感病毒都会变异,流行不同的亚型,所以提前在流感季节前安排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也是一种较好的预防手段。

  希望孩子们都能平稳度过流感高峰期,健康快乐的成长!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专家破解流感误区 孕妈妈们请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这些情况你需要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来袭 除了服药老年人还能做什么?|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支原体、甲流、乙流席卷而来 保护儿童要从家庭开始|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频发 专家提醒:科学防护,切勿自我诊断|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春节健康指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让旅途更安心|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