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滑动开启高端科普

2024何梁何利基金奖颁发 5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经过专业评审组会议初评和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终评,从1060位有效候选人中评选出56位获奖人。

科学家揭示跨脑半球神经连接一项重要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国际首次!我国科研团队完成超导太赫兹通信实验

验证了利用太赫兹/亚毫米波超导接收系统开展太赫兹通信的独特优势。

㉚【徐星院士】探索恐龙世界的奥秘

恐龙,这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1.6亿年的古老生物,至今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㉙【沈昌祥院士】自主可信计算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过程中,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控,防范其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㉘【康红普院士】解决煤矿支护难题 要把“乌金”变“绿金”

我国煤矿以井工开采为主,需要在井下掘进规模巨大的巷道工程,每年新掘进的巷道总长约13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的直径,巷道也因此被称为煤矿开采的咽喉要道,巷道的畅通与稳定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必要条件。

  • 科普长图丨荒漠化防治:点沙成绿的中国画卷

    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曾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防沙治沙,数十年逐绿前行誓让荒漠重披绿装。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其荒漠化面积之广、受影响人口之众、风沙危害之烈,均令人瞩目。
            荒漠如织,黄沙漫漫,不仅侵蚀着国家的生态屏障,也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幸福生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始终站在与荒漠化抗争的最前线,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生态史诗。

  • 看“空中变形金刚”如何俯察神州大地?

    从人迹罕至的帕米尔高原,到迎接第一缕阳光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从极光绚丽的漠河,到临近赤道的曾母暗沙,地大物博的中国,如何丈量?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我们为“降级”而开心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国帮助112种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60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不断传来物种受威胁程度“降级”的好消息。一张数据长图,一起见证“降级”的快乐及背后的努力!

  • 手绘长图致敬科学巨匠百岁星辰

    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一群璀璨如星辰的科学家,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科研领域的一个个新篇章;他们是跨越世纪的科学巨匠,更是科技领域的永恒之光。2024年,有20余位两院院士迎来百年诞辰,让我们一起追寻其中8位院士的足迹,感受那份对科学无尽的热爱与追求!

  • @东坡先生,您的种地装备已“耕”新

    秧马师中国古代农民在种植水稻时使用的一种农具,形似小船,首尾上翘,主要用于插秧和拔秧,其发明时间已不可考。苏轼是最早记录秧马的人。他所作的《秧马歌》极大推广了这一农业“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