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来源:光明网2024-06-28 09:52

  生物质,这个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地球上最古老、最普遍的能量源之一,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等待着被发现和利用。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简单说来,生物质就是一切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以是森林里的落叶、农田里的作物残余,甚至是你家厨房里的食物废料。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生物质”,是因为它们蕴含了生命体通过光合作用或食物链积累的化学能量。

  作为国际公认的一种零碳可再生资源,对生物质进行绿色高值化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在自然界中,以木质纤维素为代表的生物质,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具有巨大的转化利用潜力。木质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整体具有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难以分离。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约占50%到70%,结构相对均一。木质素约占15%到30%,结构较为复杂。

  如何高质量的分离三素,并转化为下游高值化产品,一直是木质纤维素利用的关键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三素分离和高值利用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们设计并开发出催化木质素芳基化的三素分离技术(CLAF),解决了在木质纤维素绿色精炼过程中三素难以高效分离、高值利用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针对木质素容易发生自身碳碳键缩合的问题,研究团队因势利导,巧妙利用这一“缺陷”,创新性地通过引入类似于木质素结构的木质素衍生酚,催化其优先与木质素发生芳基化反应,从而有效抑制木质素低值化自身缩合,实现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高效分离。

  基于该芳基化产物中的活性芳基醚结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条全新的催化路线,首次实现将木质素直接解聚为双酚,简化了常规研究中先解聚木质素得到单酚,再将单酚偶联为双酚的步骤。此类木质素双酚可用于合成塑料、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有望逐步替代石化基双酚A等大宗双酚单体。同时,检测数据表明,其毒理安全性显著提升。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研究团队开发的这种催化木质素芳基化的三素分离CLAF技术,适用于多种木质纤维素原料,分离制备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可以联产高纯度溶解浆、功能性糖、木质素双酚、聚合材料等下游产品。

【顶刊论文解读】用“魔法”打败“魔法”!木质纤维素“三素”分离法这样炼成

  这一策略不仅解决了分离的难题,相关产物在纺织、医药、食品保健、绿色化工、可再生材料等领域也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记者:宋雅娟 肖春芳

  制作:亢北望(实习)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