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①】植根沃野千百载,农业文化正葳蕤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①】植根沃野千百载,农业文化正葳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6-13 09:26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①】

  开栏的话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三苏祠,又一次就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殷切嘱托。

  文化如水,润泽万物。中华文明如浩荡长河奔涌流淌,淘洗出无数或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成为承载民族记忆、彰显文明魅力、诉说先民智慧的宝贵载体;对它们的保护、传承、活态利用,也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从今日起,光明视野版开设“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专栏,与您共同感受这些文化珍宝的无穷魅力,倾听它们背后的动人故事。

  首期,让我们从农业文化遗产开始。今年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成功申遗后,这些宝贵遗产如何留根铸魂、造福百姓,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持续释放文化魅力?让我们共同关注。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槐川村,工人在分拣铁观音茶叶。新华社发

  “东方树叶”耀世界

  讲述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李先德

  不久前,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副主席,一路走来,感慨良多。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独特性和全球重要性,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全部五项标准。当地依靠茶叶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最大的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蝶变。整个茶文化系统包括丰富多样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点。独特的制作技艺,逐渐完备的种子基因库,彰显了当地种植技术的专业性。斗茶、茶王赛、“茶叙外交”等茶文化积淀深厚。此外,安溪茶园苍翠秀丽,游人如织,风土人情引人入胜。

  三年多来,我几乎参与了安溪铁观音申遗的所有重大活动,当地政府官员、大师名匠和普通茶农都让我印象深刻,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让神奇的“东方树叶”闪耀世界。

  2019年9月,我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前往安溪进行实地考察。铁观音始祖魏荫的第九代传人魏月德大师一路陪同。为了更好地展现安溪铁观音的独特之处,他在我们沿路走过的地方随手摘下一片茶叶,随后,用力地在手上拍打。不久,茶叶馥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这背后的原理与安溪铁观音制作的一道工序——“摇青”有异曲同工之妙。安溪铁观音自古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正是得益于“摇青”这一精湛工艺。

  我曾十几次前往安溪考察,每一次,都能学到新的东西。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叶都是国人生活的必需品,我逐渐感悟到,茶文化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联系、人和土地的情感、人对文化的敬畏之情。

  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应当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期待,当联合国粮农组织回访时,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依然能够保留文化内核,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好。

  游牧文化润草原

  讲述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高泽远

  每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北部草原,当地牧民都会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牧民们几家结伴同行,牛羊成群,浩浩荡荡。在夏营地放牧点,为了防止踩踏草地,牧民们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搭建蒙古包。夏至过后,牧民们开始剪羊毛、硝制牛皮制作各种生产用品。盛夏的草原上,祭敖包、那达慕活动频繁举办,游客慕名而来。中秋前后,牧民赶着畜群回到大兴安岭南坡的定居点安度冬春。寒暑往来,世代不息。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农林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复合生产体系,承载了牧民千百年来积淀的生存哲学、生态文化选择。在这方天地中,人畜草平衡的自然法则孕育出古老而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牧民独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特质等,时刻体现着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而今,即使牧民穿上了运动鞋,开上了吉普车,用上了手机,一年一度的游牧转场仍是牧民与这片草原发自内心的约定。

  年过八旬的老牧民哈木尔嘱咐90后的孙子莫日根图:迁徙转场时不能着急、注意让牲畜少出汗、多在水草丰美处休息……游牧知识通过老人朴实的话语得到了传承。

  在转场时,莫日根图路过了管护站,根据要求出示了放牧证和车辆通行证。为保持人畜草平衡,阿鲁科尔沁旗要求牧民上报自家草场面积,计算确定参与迁徙的牛羊数,再根据草场长势决定游牧的线路和时间。为了加强对游牧区的保护,夏营地放牧点建筑必须为临时可移动式蒙古包,不能对草地产生永久性破坏;对夏营地实行阶段性封闭管理,在封闭期内,除执行公务外,禁止一切社会车辆进入。同时,良种引进、提纯复壮等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的运用,逐渐破除了传统游牧业对于自然的过度依赖。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打出了金字招牌。现在,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等一批项目正在草原上“蓬勃生长”,让游客充分感受草原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

  “梯田生金”富山民

  讲述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贺献林

  5月20日,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有了亮丽新名片——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名梯田保护者、申遗人,从而立之年到年近花甲,我将20多年的岁月许给了这片梯田。申遗成功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感到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光明图片

  涉县旱作梯田始于元初,兴于明清。元代以来,先人为躲避战乱,来到当时交通闭塞的太行深山区,开山凿石,建起了广袤梯田,留下了被称作“中国第二个长城”的人间奇迹。

  1996年8月,一场暴雨过后,时任涉县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的我来到受灾严重的刘家村。从山顶到山谷,近千米梯田被冲毁,形成一道洪沟。为排除险情,我和村干部一起上山寻找“洪雨管涌点”。满目狼藉、山高岩滑,向前几乎没有路,我们手脚并用才爬上去,人人都成了“泥猴儿”。经过3个多小时跋涉,终于找到了管涌点,并冒着生命危险堵疏排除了险情。

  群众赖以生存的梯田,咋能说毁就毁了?我筹措资金,组织群众修砌加固被水冲毁的石堰,冒着严寒整整修了一个冬天。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先辈的“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修复技术、花椒树生物埂等智慧,深深认识到梯田系统的珍贵。

  怎么真正保护梯田?我意识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农民始终不弃耕。为此,我们引进优良谷种、推广地膜小麦、地膜蔬菜等技术,提高群众耕种梯田的积极性,让他们有钱赚,也有动力保护好世代传承的梯田。

  2014年,在多方努力下,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有了第一张“金字招牌”——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紧接着,我们又走上了世界申遗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联合河北农大等高校一次次申报,终于在2022年申报成功。

  2017年,我倡议成立了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如今已发展到120余人。2019年,我又牵头成立了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保存了上百个老种子资源,向村民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联合当地电商提供销售渠道。眼下,我们还要做好多事:帮乡亲们开阔眼界,树立大发展格局;发展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业特色旅游……这些路子走通了,梯田一定会更美,乡村一定更有活力!

  桑基鱼塘展新颜

  讲述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人大主席 杨建中

  我生长的村落——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位于桑基鱼塘核心区块。小时候,我经常跟着母亲在基面上种桑喂蚕,将蚕蛹和蚕沙倒进塘里喂鱼,等各种腐殖质和鱼粪沉聚到塘底变成淤泥,再铲起来给桑树施肥。那时只觉得干农活辛苦,长大后才知道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俯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的桑基鱼塘核心地块。 张斌摄/光明图片

  穿越2500年,桑基鱼塘成了农业生态活化石,更是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20世纪90年代,桑基鱼塘也经历了低谷。那时,有的农户长期在外经商、打工,桑基鱼塘一下子冷清了,桑地、塘埂坍塌,桑树老化,缺枝严重,鱼塘埂低,塘底淤泥不断增多……虽然“鱼塘像盘子,塘埂像筷子”的传统风貌还在,但功能已经退化,产出率很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4年,桑基鱼塘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给了我们恢复其历史风貌的信心。趁着这股热乎劲,当地政府一边大力保护和修整桑基鱼塘,一边着手将这张“金名片”推向世界,我也有幸参与了“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工作。那段时间,我们吃住在村里,白天走访农户、取证拍照,晚上忙着整理材料、归档保存,梳理了近10万字的文字资料。桑基鱼塘日渐恢复活力,我也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桑基鱼塘研究的“土专家”。

  2017年,桑基鱼塘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喜讯传来,人们更加重视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笔宝贵遗产,一河之隔的荻港古村落也跟着火了起来。和孚镇以乡村文化体验和历史文化展示为重点开发方向,按照农事季节安排各种农事体验活动,开办“渔文化节”。不少漂在外地的人回到了村里创业,这片土地越来越兴旺美好了。

  如今,我还会时常去荻港村,领略一番桑茂、蚕盛、鱼旺的桑基鱼塘千年美景。这美景啊,永远看不够!

  一站式体验农林牧

  讲述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农业专家、迭部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闫国庆

  甘肃甘南州迭部县益哇镇扎尕那村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近3000米。这里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森林文化交织融合,造就了特殊的农业文化——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千百年来,村民们在较平坦的土地上种庄稼,到半山的草场牧牛羊,闲暇时进山樵采。农林牧复合系统保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田、河流、民居与森林、草地相映成趣,形成别具韵味的田园生活空间。

  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支持下,迭部县开始了申遗工作。次年5月,“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11月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遗期间,迭部县出台了《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管理办法》,编制了《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将遗产地的发展规划纳入县域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随着扎尕那知名度的提高,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到了这里,游客们能够一站式体验农林牧的不同特色,尽享自然乐趣。现在,当地的农家乐由2012年的6家发展到2021年的169家,来迭部县旅游的游客达到了108.5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

  藏族朋友桑杰是扎尕那旅游发展的受益者。他看到商机,把家里新建的二层楼改造成有20个床位的客房,灶房腾出来让游客自己做饭。开业后,客房天天爆满,3个月收入就超过了3万元。“日子越来越美啦!这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扎尕那。”桑杰喜滋滋地说。

  2017年、2021年,迭部蕨麻猪肉和羊肚菌接连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品牌效应的形成,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迭部县还出台办法,将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牧民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在大家的呵护下,扎尕那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陈晨、高建进、王潇、耿建扩、陈元秋、陆健、宋喜群、王冰雅、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周金立、张斌、谢尚国、魏子航)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3日 07版)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