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量子信息科学利用量子特有的性质,如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独特属性,为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和处理提供了全新范式,突破了传统信息科学的物理极限。当前,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胡骁龙,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校聘副教授,从小就喜欢阅读科学类书籍,由此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进入大学以后,他逐渐被量子世界的魅力吸引,最终选择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从事量子密钥分发的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2018年,胡骁龙所在的课题组提出“发或不发”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解决了远距离高效安全通信的难题,并通过多年与中科大合作实验,实现了超过10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通信,至今仍保持世界第一的量子通信距离。
“后续还是想继续在这方面深造。”胡骁龙表示,科学研究很难一下子就找到最后的正确答案,都是靠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积累,不断试错,在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而我国的量子信息科学也正是通过这些积累和试错,一步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监制
战 钊
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者/编导
肖春芳 蔡 琳
特别鸣谢
广东工业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