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围绕攻坚战确立的阶段性目标,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环保人打响了一场场标志性战役,蓝天保卫战、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在这一场场大仗、苦仗、硬仗中,塑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他们是蓝天碧水背后一份一份微小却坚定的力量。为此,我们特别策划《我的环保故事》攻坚战篇,带您走进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生态环保人!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肖静
我叫肖静,来自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主要从事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方面的工作。水源地保护其实是环保工作里面非常重要,而且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一项工作,直接关乎到每一个老百姓每天的生活。
保护区里面的问题非常多,非常复杂,而且很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很难啃的硬骨头问题。2016年5月启动了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的水源地专项整治,算是拉开了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序幕。
2016年开始到2017年底,我们先做完长江经济带的地级饮用水源地保护,然后2018年,长江经济带接着做县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到了2019年,其他地区把县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做完,相当于到了2019年年底,整个全国的县级以上的水源地基本上完成了整治任务。
在做专项行动的方案之初,我们通过反复的研究提炼出了“划、立、治”这三个方面。然后通过这三个字来告诉地方的工作人员,包括告诉地方党委政府,告诉老百姓我们怎么来开展这项工作。
所谓的“划”就是围绕着取水口,以科学的方式划一个圈,划一个保护区的范围;所谓"立"就是在保护区四周立标志牌,立警示标志,告诉当地群众这个地方是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这个是二级保护区;所谓“治”就是根据法律规定,针对违法行为我们去开展执法活动。
最早做这个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没有底,我们判断是好解决的问题已经解决完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硬骨头。那到底“划、立、治”能不能推下去,能推到什么程度,其实也是一步一步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
为了督促地方政府切实的承担起水源地保护的主体责任,从部领导这个层面高位推动,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说李干杰部长亲自给没有完成水源地任务的省份的省长写亲笔信,请他们高度关注水源地保护这项工作,然后也把具体的问题列在后面,希望省长高度关注,亲自推动。所有收到信的省长都有批示,有部分省长还亲自给干杰部长回信表示会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
截止到2019年年底,累计四年以来全国县级以上的水源地基本上完成了清理整治任务。一共是涉及到2804个水源地,排查出来的问题是10367个问题,完成率达到了99.9%,全国地表水的水质达标率也提高了2.6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数据,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大量的风险得到了更好的管控,7.7亿的人口的饮水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水源地保护工作不是说攻坚战打完了就结束了,它更加是一个持久战,是一个长期的一直在路上的工作。我们需要通过从机制、从制度、从技术上面不断的完善和巩固。这几年取得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真正是能让老百姓的水缸能够一直长久的安全下去。
出品:@生态环境部 光明网
监制:战 钊 宋雅娟
编导:张佳兴 蔡 琳 赵宇豪
往期回顾:
我的环保故事(1)|柴发合:打赢蓝天保卫战 没有任何理由停顿
我的环保故事(2)|柴文轩:傍晚也好凌晨也好 说走就要走 追着污染走
我的环保故事(3)|杨海军:八年飞了几千架次 用无人机探寻环境问题
我的环保故事(4)|郑东洋:我们的办公室,大家叫它“永不熄灯的1201”
我的环保故事(5)|张昊龙:凡是从事生态环境工作的,都是有情结的
我的环保故事(6)|解荣:督察很苦 但发现并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过程很快乐
我的环保故事(7)|蒋大伟:一旦环境事件险情发生,做“逆行者”就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