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首页> 光明科普>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3-11 05:00

  【代表委员谈“三农”

  ●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委员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要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提高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能力,加大对重点种业企业支持力度,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同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还要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推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让农业生产更加集约、绿色、智能。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长久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我们要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使命,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让中国碗装上更多中国粮。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邓乾春代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起步良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

  在油料产业领域,目前我国的高值化利用仍存在瓶颈,油料油脂产品同质化严重、种类单一,导致附加值不高。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需要选育高产、高油、高蛋白、抗逆、优质等性状的品种,并提高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力推动产后全组分加工利用。同时加大对油料种植的补贴力度,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形成“政研企+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合作发展模式,实现“专家产量”向“大田产量”的转化、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不断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柴守玺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我国农业正从单纯追求产量向高质量发展逐步转型,只有继续构建全产业链的农业发展模式,整合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实现农产品全链条增值,使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才能形成“增产—增值—增收”的良性循环。同时,各地要重点培育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名优特新产品等区域品牌,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要想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还要健全惠农政策保障体系,例如建立粮食主产区与销售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保障主产区财政收益;构建分级分类返贫预警机制,重点加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监测帮扶。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民生项目倾斜等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基础条件,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院长马珺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要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必须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政策设计,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首先,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种源安全、智能装备、绿色生产等关键领域实施联合攻关,完善“科技小院+农技推广体系”协同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其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打通要素流动的制度性梗阻。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专项行动,强化县域产教融合载体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能。再次,健全利益联结和社会政策托底双重保障,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责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形成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农业基础稳固夯实的良性发展格局。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保洞溪村村委会主任龙荣代表

  我是一名村主任,同时也是一名在农村创业的“新农人”。在任职与创业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而实现该目标的核心在于产业带动和有效增收。

  我们村位置偏远,曾经经济落后。2011年年初,我回到家乡创办山羊养殖场,经过多年努力,成了当地的“养羊大户”。后来,村民们和我一起发展乡村特色种养产业,齐心协力摆脱了贫困。

  在发展的道路上,农村也面临不少挑战。“三增协同”需要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出台更多鼓励性政策,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尊重和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应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强化“新农人”的属性。

  此外,还应打通“城—镇—村”要素流动通道,大力发展“县城—中心镇—特色村”三级产业网络。产业的发展,会让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愿意回到家乡发展,一起创造乡村更美好的未来。

  (光明日报记者訾谦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1日 10版)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唱针落!战歌化作砍向侵略者的“大刀”

  • 走起!大橘带你打卡四季北京中轴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