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芍药执手赠,愿君莫相离:谈谈芍药花里的中式美学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芍药执手赠,愿君莫相离:谈谈芍药花里的中式美学

来源:光明网2024-01-30 09:24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芍药以其独特的美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露,自始至终绽放着无与伦比的芳华。从夏朝的帝相元年到今日,芍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情感寓意,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古之美:追溯千年的芳迹

  芍药有中国“最古名花”之称,其文字记载可追溯到约4000年前。它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古至今,芍药不仅是审美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和民族情感的载体,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不断被后世的诗人、文人墨客所歌颂和追忆。

  据宋代虞汝明所著《古琴疏》载:“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令羿植桐于云和,令武罗佰植芍药于后苑”。芍药被记载为帝王赏识的名花,提到了一个名为条谷的地方进贡给帝王桐木和芍药,显示了芍药在当时非常珍贵,被帝王用以装饰皇家庭院。

  在《山海经》中,芍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被多次提及。例如,《山海经·北山经》提到“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䓖。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鳠、黾。”芍药生长在绣山,其美丽的形态与多样的草木共生,成为了山川景色的一部分。在《山海经·中山经》中,“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䓖”描述了芍药出现在条谷之山和洞庭之山等地,这些记载不仅展示了芍药的广泛分布,还反映了古人对芍药的熟知和喜爱。

  这些古籍中的记载,展示了芍药在久远的年代,就已嵌入中国古人的生活,从进贡给帝王的珍贵贡品,到其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均反映出古人对这种花卉的了解和喜爱,其身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爱情之美:依依惜别的情意

  《诗经·郑风》中,一句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将芍药花定格为“爱情的化身”。上巳时节,青年男女在溱洧水边,通过相赠芍药来托付情感,这一浪漫的场景,深深地刻印在古人的记忆里,被后世的文人反复吟咏。

  西晋《古今注》中有一段关于芍药的对话。

  牛亨问曰:“将离别,相赠以芍药者何?”

  答曰:“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以赠之,亦犹相招召赠之以文无,文无亦名当归也。”

  相爱的人,最痛苦之事莫过于离别。这份思念,唯有芍药,方能承载。芍药也因此得名“将离”,剪不断的缠绵之苦,尽在这二字之中。

  到了唐宋时期,芍药作为“爱情之花”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传颂。无论是用以表达相思怀念的愁绪,还是抒发忠贞不渝的深情,都离不开芍药花的身影。隋唐时期的江总写有一篇《宛转歌》:“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描写一个饱受相思之苦煎熬的女子,悲戚太过,题诗不成。唐代元稹在《忆杨十二》中写下:“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以芍药的花开花落,感叹爱情的无常变化。

  宋代杨泽民在《四园竹》中写道:“当时芍药同心,谁知又爽佳期。”哀叹芍药之约不再,佳期难逢,情词难抒。

  在清代,芍药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借以表达爱意的重要符号。乾隆年间状元汪如洋在《扬州慢·咏芍药》写道:“春嬉南浦,记盈盈、儿女情苗”,将芍药誉为“儿女情苗”,凸显了芍药在表达情感中的独特地位。

  在所有的诗词中,司空图(唐)的总结最为精彩,他说“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一句话,就概括了芍药花在诗词歌赋里的意向之美。她是中国爱情花,诠释了中国人的爱情观。

  女性之美:婀娜多姿的温婉

  以芍药花,象征女性之美,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将其形容为“绰约”,象征女性的柔美与婀娜。唐宋文人墨客常以芍药赞美女性的娇艳和柔情。苏轼赞美它:“姑山亲见雪肌肤”,杨万里也附和道:“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真是花如美人,我见犹怜。

  芍药的女性意象不仅体现在其盛世美颜,更在于它温柔的内涵。秦观的《春日》赞美她:“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将芍药比喻为脉脉含情的女子;黄庭坚一句“露叶烟丛见红药,犹似舞馀和汗啼。”将她比喻为红袖善舞的红颜知己,女性温婉与多情跃然而出。在唐代诗人孟郊的眼中,芍药就像一位总是笑意盈盈的少女,是天生的乐观派——“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元代杨允孚曾盛赞芍药,“扬州朱帘春风里,曾惜名花第一娇”。芍药因此有了“第一娇”的别称,此名一出,令百花失色。

  品格之美:低调淡泊的风范

  芍药有一别称“殿春花”,因其花期较晚,在百花争艳之后,她才悄然“殿后”。这种淡泊谦逊的品格,正是中国文化最为推崇的。“殿春花”一名,出自宋代诗人邵雍《芍药四首·其三》“一声啼鴂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苏州著名的网师园内,有一处景点即名“殿春簃”,小院里简单几丛芍药花,即表达了园主人不争不执的处世态度。

  宋代王禹偁以牡丹与芍药进行了对比“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药开时醉一场”,诗人认为芍药开在牡丹之后,正是其谦卑的体现,令人钦佩。

  清代有个以“王芍药”自称的著名励志故事。主人公名叫王式丹,他一生命途坎坷,屡试不第。但他越挫越勇,终于在59岁时跃上龙门,成为著名的“花甲状元”。他曾以芍药花自比喻,写下“开时不用嫌君晚,君在青云最上头” 的豪迈诗句,虽晚犹争,百折不挠。

  芍药花外表谦和柔顺,内在却坚毅刚强,这种淡泊谦逊、顽强坚韧的品格,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中,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富贵之美:天降祥瑞的传奇

  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一个“四相簪花”的传奇故事。北宋庆历五年,时任扬州太守韩琦的后花园,一株名为‘金带围’的芍药品种,开出了“一杈四花”的罕见景象。韩琦大喜,认为是祥瑞之兆,就宴请三位好友(陈升、王安石、王珪)共同来府上赏花。席间,四人在吟诗作赋,谈天说地之余,一时兴起,将四朵芍药花采下,每人各戴一花。不久之后,这四人竟先后成为宋朝的宰相。这个传奇故事,给芍药花蒙上了一层祥瑞的面纱,从此成为富贵吉祥的代言人。明代及之后,多位文人和书画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众多作品,加深了芍药在人们心中的吉祥寓意。至今,芍药传统品种中的 ‘大富贵’,依然广受欢迎。

  芍药,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更承载了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她在《诗经》里被定格为“爱情的信物”,让我们在被“洋花”裹挟的市场里,重新反思自己的文化瑰宝;她婀娜的身姿,是中国经典女性的化身,让我们在中性风盛行的现代,重新审视“柔弱胜刚强”的力量;她春末开花、不急不躁的习性,让我们在激烈的内卷社会,重新找寻“晚熟”的意义;她花开即富贵的吉兆,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今天,芍药的故事仍在继续,它所蕴含的中式美学价值和精神寓意,将继续被世世代代的人们传颂和赞美。

  于晓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