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首页> 光明科普云> 三农科普> 三农看点 >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来源:光明网2022-04-27 10:37

  “明朝时期,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力提倡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2022年春季新学期伊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劳动教育理论”课上张楠老师正在介绍农史知识。在校团委的推动下,该校成为全国高校中率先全面系统开设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的高校,校各级团组织用德智体美劳的“五色花”浇筑学生的“三农情怀”。

  德行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校团委探索出了“4321”的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即形成了以党支部引领学、青马班带动学、团校跟进学、团支部覆盖学的“四种”形式,借助每周三下午“青年大学习”“信仰公开课”“红色主题实践”“三个”平台统领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日常学习中厚植“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确立服务“三农”的志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团支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据了解,各团支部依托“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及答题活动,全年累计参与人数达62万人次。学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等还亲自为同学们讲授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充分感受到校党委的关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青团工作坊”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研讨活动

  智慧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近年来,学校团委先后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平台5个,占地5000平方米,累计孵化学生企业140余家,不仅有“农桑创客”朱铭强,还培养了“土博士”姜义亮、“奶牛博士”王炳科、“专创先锋”郝翊妃等创客典型,相继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奖项50余项,姜义亮等学生获评CCTV“中国创业榜样”、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等国家级荣誉21人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学生团队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大赛

  为了持续做好西农特有的研究生助力团和研究生支教团的接力传承,校团委联合相关部门选派优秀的硕博士研究生深入陕西镇巴县、合阳县和西安市农业农村厅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当地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专家教授在智慧农业园区指导学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学校共青团已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形成“面向区域经济、突出协同育人”新途径,构建“面向产业发展、突出跨界培养”新生态的“三面向三突出”双创育人模式,从而引导学生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扎根农村大地创业,增强学生专业自信,涵育“三农情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研究生助力团助力镇巴、合阳开展科技扶贫帮扶活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正在合阳服务的第23届支教团的成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

  体育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围绕校党委提出的:让学生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培养一项体育特长,参加一项集体运动的工作理念,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努力帮助青年学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校团委文体社团部部长杨彦宝老师说。

  除了在校内操场上强健体魄,校团委还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村主任助理、田园使者、杨凌马拉松赛、农高会等志愿服务,学校还大力创建社会实践项目品牌,仅2021年暑假就组织了58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21省135个县区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美好河山,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使同学们在田间地头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研”途有你,研究生团支部羽毛球比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团支部篮球赛

  美育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幸福来自内心,来自投身革命和帮助穷人。只有这样,即使一无所有,也会感到幸福;即使失去生命,也会感到幸福……”2021年5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天,由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团的同学们演绎的“献礼建党百年 不忘青春誓言”——话剧《共产党宣言》在学校绣山活动中心精彩上演。1500余名师生现场观看了演出,上万人通过校园线上平台云端观看了演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礼赞百年,致敬芳华”校园舞蹈大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正在表演话剧《共产党宣言》

  为全面深化美育改革,学校共青团坚持“活动即课堂”的工作理念,按照“减量提质增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除了编排原创话剧,为了全面提升同学们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结合农林特色的美育教学体系,打造出了“大美三农”西农特色美育课程,创办校园音乐节、思政音乐会、“古诗词”音乐会、钢琴音乐沙龙等活动品牌12个,形成了课堂教学、公益实践、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协同推进机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深化学生“三农情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团体操演出

  劳育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每年的6月时节,风吹麦浪,金黄色篷乍乍的穗头在微风中嗦嗦作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师生们都会顶着烈日,迎着高温炙烤,忙着小麦收割、脱粒和晾晒——

  这是传承了88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年一度“三夏”劳动场景。把课堂搬到农场,把专业知识实践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一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上一个麦收季,该校共有17个学院22个专业类别118个教学班的3391名学生进行“三夏”生产实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红马甲”志愿者助力校园疫情防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学子赴红军过境户县纪念馆红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为了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浸润成长,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校团委联合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在全国出版高校首本劳动教育教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概论》,形成“基础教育+活动+实践”的西农特色劳育体系,引导学生做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色花浇筑学生“三农情怀”

西农“小秦宝”助力十四运

  “百年青春心向党,砥砺奋进新征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级团组织正在以富有校本特色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浇筑永担强农兴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怀有‘三农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并将持续带领广大青年学子以奋进者的昂扬姿态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建团百年。”该校团委书记李国龙表示。(杨远远)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