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0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三农看点 > 正文

2020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来源:光明网2020-12-12 16: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赵清建)“我们现在说‘美丽中国’,我认为‘美丽中国’离开了物质财富和优质生态产品,谈美丽就是空中楼阁。”1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在2020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据了解,今年的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主题为“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绿色农业”,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与广西科协主办,在广西桂林召开。

2020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共桂林市委副书记赵仲华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广西以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现代农业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田园社区建设,促进农业与工业、旅游、电商等融合发展,随着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民俗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业创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贾子文表示,坚持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做出的选择。 广西是华南农业大省,有多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日本农业具有基础设施较好、科技应用程度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备、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科技素质较高等特点。希望在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品牌的引领下,通过构建科技经济融通平台,促进中日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让科技工作者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建言献策,促进广西乡村振兴。

  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指导委员会主席、日本茨城县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会长八木冈努通过视频发来致辞,为了促进中日农业持续发展,如何构建环保、绿色的农业生态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也是日本现在提倡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 近年来,我们认识到科技在农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日两国应当在更多领域超越国界、联手合作,尤其在农业科技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广西政协副主席、广西科协主席黄日波也通过视频表示,广西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和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十分重视农业发展。日本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广西有广阔的技术应用需求和空间,希望通过论坛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他表示,广西支持、鼓励国内外优势农业企业入驻广西,就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方面的产业和应用合作,希望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以及专家学者,通过派驻专家、共建实验室、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方式,与广西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共同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据介绍,广西以绿色、健康、长寿为引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深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农业产业强镇、特色村示范创建,共认定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3851个。目前,广西已初步建立现代特色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项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优势明显:水果、蚕桑、茉莉花、罗汉果、三黄鸡、奶水牛等产业的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发展水平排在全国前列;全区获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3个,数量排在全国第一;六堡茶等一大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广西好嘢”品牌的发布,累计形成区域公用品牌199个,品牌价值超过1500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一般社团法人日本能率协会产业振兴中心经理、公益财团法人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副理事长中野健太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张卫建,日本茨城县立农业大学校长糸贺秀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崇敏分别作了题为《农业绿色发展与展望》《种养结合助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东京农业展览会介绍日本农业的现状》《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的协同理论与实践》《日本茨城县立农业大学及其农业人才培养经验分享》《贯彻新发展理念,做推动绿色发展的使者》的报告。

  在签约环节,中国农学会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共建中国农学会会员服务中心(广西);广西农学会与6家企业分别签订建立“广西农学会工作站”,共谋广西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期间,11个来自中日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团队推介了最新的技术项目和科学管理运营模式,包括“外来入侵杂草精准监测与变量施药技术”“公主草莓园运营策略与农业再生可持续发展”“融合技术创新,打造绿色罗汉果全产业链”“富硒功能农业助力健康农业创新发展”“社会贡献与经济收益双丰收的岐阜信长香蕉种植”“推介‘匠新’中日创新加速器”“‘科技小院’引领广西火龙果产业绿色发展”“一喷三省+四态绿色防控真希富硒技术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日本农耕荒地产业转型典范—如何让荒弃耕地变「花道花材」产地”“螺霸王的绿色道路”“植物复合配伍筛选平台技术,打造中国中医农业核心技术平台”。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广西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传华,广西科协副主席梁宏,150余名来自中日两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代表参会,共吸引32.7万人次观看直播。广西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其东,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邓崇岭分别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主题报告与项目推介环节。

  论坛由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指导,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西农学会、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政府、广西企业科协联合会、广西学会学研究会协办,中国农学会、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日本产业创新研究所、日本能率协会作为支持单位。

  直播回放:2020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