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粮策】改了“脾气”的高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好食材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中国大国粮策> 农业新科技 > 正文

【大国粮策】改了“脾气”的高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好食材

来源:大国粮策2025-08-15 09:56

  提起高粱,人们可能会想到莫言笔下浸染着热血的红高粱地,或是餐桌上散发着醇香的白酒。但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饲料高粱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一中将带你认识一个你或许从未了解过的高粱——它是养活数千万人的“生命粮”,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伙伴”,更是育种人在田垄间追逐了二十余年的“绿色梦想”。

  高粱地

  很多人以为高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作物,其实它的“老家”在非洲苏丹的热带草原。八千年前,当人类第一次把野生高粱种子埋进土壤时,恐怕想不到这种植物会跨越万水千山,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传奇。

  大约五千年前,高粱传到印度,又在三四千年前顺着西南丝绸之路“闯”进中国西南,开启了所向披靡的扩张,渐渐成为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粮食作物。

  就像不同地区的人会“入乡随俗”,中国高粱也在漫长的栽培驯化中变了模样:南方的高粱多为糯型,单宁含量高,能酿出醇厚的美酒;北方的高粱则是粳型,既能当口粮,又能喂牲口。大家熟悉的红高粱,其实只是它众多“外衣”中的一件,还有白高粱、黄高粱、黑高粱;如果按淀粉分,有像糯米一样黏软的糯高粱,也有偏硬朗的粳高粱。

  不同颜色的高粱

  糯高粱的淀粉含量主要是支链淀粉,像四川的糯红高粱、贵州的青壳洋和红缨子高粱,都是其中的上品。也正因如此,西南地区的浓香、酱香型名酒,大多会以本地的糯高粱作为主要酿制原料。

  不过,传统的糯高粱品种主要在四川、贵州等南方生态区种植,这些品种存在抗病性差、易倒伏且单产低的问题。2004年,张一中团队开始思考:能不能让糯高粱在北方“扎根”?这念头一起,便开启了十几年的“追种”路。

  庄稼在田间生长时绿油油的,颇为美观,但育种工作却远非如此。从配种到选种,再到试验推广,都得下“笨功夫”。打个比方,人们看到的一株高粱,可能攒了几十甚至几千个品种的好基因,想让两个好性状凑一块儿,概率只有万分之一。要是哪年遇上倒伏,或者品质没达标,十几年心血就全泡汤了。

  对育种人来说,一辈子能育出一个好品种,就足以让人自豪许久。

  张一中在田间工作

  育种的日常,往往是播种、浇水、授粉、记录、收获,再对比试验,筛选出好种子,如此循环往复,春去秋来不曾停歇。

  后来国家在三亚建了南繁基地,张一中团队的育种速度得以翻倍。每年5月在北方播种,秋天收获后,11月便扛着种子奔赴三亚,连春节都在海南的田地里度过。当地有句顺口溜:“早上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身泥水”,这正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即便手上磨出了茧子,皮肤晒成了“高粱色”,可每当看到小苗破土而出,张一中和他的同事们的心里便甜滋滋的。

  这些年,张一中团队年年在山西和海南之间奔波。他们用南方的糯高粱和北方的粳高粱品种做“父母本”,经过多年杂交培育,终于让南北高粱的好基因“联姻”!团队培育出了产量高、抗性强、适合北方生长的糯高粱品种,还实现了北方糯高粱的优质种源配套。2014年推出的“晋糯3号”,如今是山西的主推品种,2024年还成了全国主导品种,不少名酒都将其作为“酿酒专用粮”,给北方高粱“争了口气”。

  其实,高粱除了用于酿造,还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世界上种植量第五位的谷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高粱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当时,杂交高粱育种开拓者牛天堂先生选育出的“晋杂”系列高粱杂交品种,让高粱亩产翻番,解决了不少北方人的吃饭问题。

  不过,上世纪的高粱有个明显的缺点——涩。普通高粱籽粒里含1%的单宁,煮出来口感粗糙,咽下去还会让嗓子不适。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提高,水稻、小麦越吃越香,高粱便慢慢“退居二线”了。

  好在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技术的进步,高粱“改头换面”,以新一代健康食材的身份重返餐桌。比如,在意面里加入20%的高粱粉,在保持弹滑口感的基础上,酚类物质含量大幅提高,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增强;在全麦面包中掺点高粱粉,不仅不影响口感,还让酚类物质比普通面包多出一半。

  为了解决高粱“发涩”的问题,张一中团队选育出了功能型加工专用高粱品种“晋白糯1号”——这个品种的单宁含量只有0.01%,几乎尝不出涩味。用它做的纯高粱面蛋糕,口感柔软细腻,富含α-亚麻酸、亚油酸等成分,升糖还慢,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食用。把它跟大米按1:2的比例煮成饭,软糯香甜,让人忍不住多吃一碗,而且还能调血糖、护血管,堪称“养生担当”。

  晋白糯1号

  但张一中知道,育种这项工作没有尽头。最好的品种,永远在下一个春天。

  现在,他们正在努力研究更优秀的种子,希望让山旱地、盐碱地也能种出高产高粱,让更多人尝到高粱的益处。这事儿难吗?确实难。但你看,高粱从非洲草原到中国餐桌,从酿酒到养生,几千年来一直在变化——就像这些育种人,永远在追求更好的种子。

  说不定哪天,你家餐桌上的一碗高粱饭,就是他们田里长出的新品种呢!

  科学审核:张一中 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饲料高粱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策划统筹:宋雅娟 武玥彤

  编辑整理:李欣哲

【大国粮策】改了“脾气”的高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好食材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 习近平会见刚果(布)总统萨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