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儿童乙肝防治领域,“不用治疗、等长大再说”的误区仍在影响部分家长决策。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儿科肝病中心顾问张鸿飞教授在接受光明网采访时明确表示,儿童乙肝若不及时干预,病毒库会在体内持续累积,而这些与肝脏整合的病毒正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早治疗不仅治愈率更高,更能从源头降低远期重症风险。”
从乙肝病毒被发现至今的60年间,抗病毒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张鸿飞教授介绍,中国在乙肝临床治愈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中国专家就率先报告了乙肝临床治愈案例;2017年,我国又发起了世界首个针对乙肝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临床治愈的意义重大,它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让患者拥有和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没症状、能正常生活,不如不治。” 张鸿飞教授直言这种想法存在严重隐患。她解释,即使转氨酶不高,乙肝病毒也会在体内悄悄构建 “病毒库”—— 这些并非血液中的游离病毒,而是与肝脏细胞整合的病毒片段,恰恰是诱发肝癌的“元凶”。“只有及时清除病毒,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肝癌预防。”
与成人相比,儿童乙肝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张鸿飞教授强调,儿童时期抗病毒治疗的治愈率远高于成人,核心原因在于“年龄越小,病毒库越小”。随着年龄增长,病毒库会不断扩大,治疗难度也随之上升。临床数据显示,3岁前接受治疗的效果优于3-5岁,3-5岁又优于5-7岁,“早治疗意味着花钱少、受罪少、效果好,这是经过临床验证的结论。”
但张鸿飞教授特别提醒,儿童乙肝治疗有其特殊性,需严格按照公斤体重制定方案,用药调整、不良反应处理等都需医生个体化把控,绝不能带药回家后自行停药或一成不变,这会严重影响疗效。
面对儿童乙肝,及时治疗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健康的必答题。家长需摒弃侥幸心理,尽早带孩子接受规范诊疗,才能让“临床治愈”的希望照进现实。
记 者
肖春芳 张梦凡
制 作
程丽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