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来源:光明网2025-06-08 12:00

  是什么,让曾经的“海中黄金”扇贝,如今成了烧烤界的“顶流”、餐桌上的常客?而又是谁,让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扇贝养殖世界冠军”?光明网直播团队走进“沙滩边”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带您一探究竟!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点击图片或扫码回看直播

  6月8日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之际,“走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系列活动来到位于山东青岛的海洋所,邀请张福绥院士的首位博士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国范做客直播间。通过镜头带领观众探寻科学家们如何让紫菜、扇贝、生蚝等海产品“游”上百姓餐桌,并以赤子之心守护蓝色国土。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国范做客直播间

  蓝色奠基史:从“童鱼”到海流奥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这座历经75年岁月的科研殿堂,见证了中国海洋科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直播中,张国范带领记者追溯海洋研究所的发展脉络。

  张国范介绍道,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童第周作为首任所长,奠定了生物发育学研究的基石,其克隆鱼成果“童鱼”在学术界声名远扬。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将藻类分类学的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产业,掀起了海带养殖为代表的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毛汉礼在物理海洋学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揭示了海流与环境的复杂关联,为后续的养殖研究筑牢了坚实根基。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产业奠基人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国范向记者讲解紫菜的工厂化养殖

  在海洋所所史馆展厅,我们看到了棉兰老潜流研究相关成果。棉兰老潜流位于菲律宾附近海域,其海域环境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与农业生产影响深远。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胡敦欣院士团队牵头,王凡研究员等接力研究,通过深海监测数据揭示海陆联系,研究成果对国家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国范向记者讲述棉兰老潜流研究历程

  贝类产业奇迹:从26个扇贝到百亿蓝海经济

  在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内,张国范以贝壳为切入点,讲述贝类科研故事。

  中国贝类学开创者张玺开启贝类人工育苗先河,其研究的栉孔扇贝至今仍是重要的养殖品种。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国范向记者讲解栉孔扇贝养殖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生物学家、贝类养殖专家张福绥师承张玺先生,其贡献极为突出。他曾三次前往美国引进海湾扇贝,培育出的产业价值高达数十亿元,扇贝的滤水率相较于长牡蛎高出77.5%,在固碳与生态净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达成了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的提升。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福绥院士引进的海湾扇贝

  作为张福绥院士首位博士生,张国范同样成果斐然,其主导研究的“大连1号”鲍鱼,借助杂交技术显著提升耐高温性,使养殖区域从山东、辽宁拓展至福建,产量从不足百吨飙升至20余万吨,让曾经昂贵的“海产八珍之首”走入普通民众家庭,推动该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国范研究的皱纹盘鲍

  此外,张国范带领团队实现魁蚶人工育苗的技术突破,催生出年产值超 12 亿元的产业,也推动中国牡蛎养殖标准的制定,助力“乳山牡蛎”等品牌的兴起,年产值逾500亿元,同时在“蓝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海洋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国范研究的魁蚶

  科学家精神:从“顶天立地”到“七字坚守”

  张国范强调,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为“顶天立地”,既要契合国家战略需求,亦要服务于民生与生态。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所训

  直播中,张国范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七个字概括了恩师张福绥院士的精神内核,阐述了张福绥院士在科研挫折面前的担当,对团队的鼓舞,以及其对待学问的谦逊和求知若渴的态度,这些都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展现。

世界海洋日|直播探访“沙滩边”的研究所,聆听科学家与蓝色国土的故事

  张国范在海边向记者讲述科学家故事

  本次直播活动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光明网主办,山东省科协、青岛市科协、青岛海洋科技馆等支持,在光明网视频号、光明网微博、海报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引发网友热烈反响。(光明网记者 林佳欣 实习生 李鑫怡)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