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六一特别关注牙健康,教你守护孩子“笑容密码”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六一特别关注牙健康,教你守护孩子“笑容密码”

来源:光明网2025-05-30 13:46

  当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氛围弥漫,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成为节日最美的风景。然而,一口健康的牙齿才是支撑这份笑容的基石。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主治医师金婵媛就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为广大家长送上一份特殊的儿童节“健康指南”,助力孩子们拥有健康口腔,绽放自信笑容。

  窝沟封闭:为牙齿筑起防龋 “防护墙”

六一特别关注牙健康,教你守护孩子“笑容密码”

图片由AI生成

  “牙齿表面的窝沟点隙,就像一个个藏污纳垢的小陷阱,很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而窝沟封闭就像是给这些部位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衣’。”金婵媛介绍,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通过在牙齿窝沟点隙涂布树脂材料,形成保护层,将细菌和食物残渣隔绝在外,从而降低龋齿发生概率。​

  她提醒,窝沟封闭主要针对窝沟较深的恒磨牙,尤其是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它承担着重要的咀嚼功能,却因窝沟深,成为龋齿的“重灾区”。不过,如果乳磨牙窝沟较深且孩子患龋风险高,也可进行窝沟封闭;而前牙由于窝沟较浅,一般无需进行。即使错过了窝沟封闭的最佳年龄,只要恒牙已萌出且尚未龋坏,依然可以进行封闭;若窝沟已磨损或变得浅平,可能就不需要封闭了。

六一特别关注牙健康,教你守护孩子“笑容密码”

图片由AI生成

  对于家长关心的涂氟问题,金婵媛表示,从乳牙萌出(大约6个月)开始,就可以为孩子进行涂氟。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建议每3 - 6个月涂氟一次,具体频率可根据孩子的患龋风险进行个性化调整。

  “在家自己给孩子涂氟行不行?”面对家长的普遍疑问,金婵媛解释,家庭涂氟可以使用含氟牙膏或氟化泡沫,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防龋,但无法替代医院的专业涂氟。医院涂氟时,医生会先对孩子的牙面进行彻底清洁,然后使用高浓度氟化物精准涂布,这样不仅效果更持久,还能同步检查牙齿状况,按需调整涂氟频率。​

  乳牙蛀了别忽视,及时治疗很关键​

  “乳牙反正会换牙,蛀了不用管”,这是不少家长存在的误区。金婵媛强调,乳牙蛀了必须及时治疗。若乳牙龋齿放任不管,会导致孩子咀嚼困难,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乳牙过早脱落,可能致使恒牙萌出位置异常,引发牙列不齐;单侧乳牙龋坏还会使孩子养成偏侧咀嚼习惯,影响面部对称性;更严重的是,严重龋坏可能引发根尖周炎,影响恒牙胚发育,甚至导致全身感染。

  牙膏使用:不同年龄有不同“用量密码”

六一特别关注牙健康,教你守护孩子“笑容密码”

图片由AI生成

  含氟牙膏的使用也有讲究。0-3岁是龋风险较高的孩子,如有夜奶习惯、爱吃甜食,可使用含氟牙膏,但用量要严格控制在米粒大小,且需家长协助刷牙,防止误吞;3-6岁孩子,牙膏用量可增加到豌豆大小,家长鼓励孩子自主刷牙的同时,要在旁监督,避免吞咽牙膏;6岁及以上已熟练掌握刷牙技巧且无吞咽问题的孩子,可按成人用量使用。

  在临床中,一个案例令金婵媛印象深刻,她回忆道:“一名8岁男孩骑自行车时摔倒,上前牙完全脱落。幸运的是,家长迅速将牙齿含在嘴里,及时送医。医生进行牙再植术后,牙齿稳固存活,后续复查恢复良好。”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家长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金婵媛强调,孩子牙齿脱落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立即将脱落牙齿放入牛奶或生理盐水中保存,若没有,也可含于舌下,一定要注意避免干燥,切记不能直接手持牙根、用纸巾包裹,否则会损伤牙周膜细胞,降低再植成功率。同时,要尽快带孩子前往口腔急诊科,牙齿脱落后半小时内是再植黄金期,及时处理能恢复牙齿功能,减少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采访最后,金婵媛呼吁广大家长,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全方位地呵护。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重视预防手段,才能让孩子们在每个六一儿童节,都绽放出健康、自信的灿烂笑容。(记者 张梦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满满“科技范” 夏种生产跑出“加速度”

  •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