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手机导航、物流动态、自动驾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卫星定位。但其实,想要精确获取用户定位,必须先精准捕捉导航卫星的位置。武汉大学教授李敏就从事着这样的工作——通过跟踪观测、数据分析来计算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
2001年,18岁的李敏考上武汉大学。一门名为《测绘学概论》的课程,让他决定从事“卫星导航与定位”这项研究。研究生时期,他参与北斗二号首颗中轨道卫星野外观测试验和精密定轨工作。由于早些年卫星野外观测还离不开人员值守,他几乎每天整天守在设备前,等待数据接收,并观察设备的时钟误差累计,当误差达到一定阈值后,就要手动归零一次。
虽然观测工作枯燥,却必不可少,李敏收获了大量一手数据资料,为后续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博士毕业后,李敏致力于北斗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精密定轨研究。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产卫星实时定轨精度仅能达到米级甚至数十米量级,远达不到GPS的厘米级定轨精度。若想在高精度应用领域“取代”GPS,就必须提升北斗卫星定轨精度,但这绝非易事,因为在浩瀚宇宙中,微小如太阳光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卫星运行。
面临着干扰多、计算复杂等难题,李敏和团队不断迭代数据模型,仅在北斗二号的技术攻关中,为获得精准数据模型,针对单个影响因素的计算策略迭代就达上千次。最终自主研制出国产卫星精密定轨软件系统,将我国北斗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定轨精度从米级提升至厘米量级,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争分夺秒,攻坚克难,他对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始终充满激情。时空变幻,斗转星移。不变的是他向上向深的钻研精神。
参考资料:武汉大学、新华网、湖北日报
审核专家:罗兴波(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
总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编 导
蔡 琳 宋雅娟
制 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