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首页> 光明科普> 视频 > 正文

【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来源:光明网2025-08-21 14:13

在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双的抽屉里

有两件珍藏的“宝贝”:

用了五年的血糖测试仪

记录着187种食材餐后血糖数据的笔记本

【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从舌尖美味到粪便真相

一群食品加工与肠道菌群领域的跨界探索者

正在揭开慢性病的秘密

 

全球每5秒钟

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

90%是2型糖尿病

相关慢性病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70%

【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而这些疾病的源头

可能就藏在肠道里——

刘双读博师从肠道微生物领域国际知名专家赵立平团队

该团队发现

在一位340斤的肥胖患者体内

有一种阴沟肠杆菌B29占比高达30%

把它放入无菌小鼠体内

小鼠吃高脂饲料后很快变胖

还出现血糖血脂问题

 

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

B29会分泌内毒素

引发全身发炎,破坏胰岛素受体

还分泌物质抑制饱腹感激素

让人越吃越饿

这印证了“慢性病肠源性学说”

 

健康的肠道的两大菌群像跷跷板:

“基石功能群”守护健康

“病生功能群”超标就捣乱

人吃的每口饭

都成了肠道内几百亿微生物的“口粮”

它们组成的菌群与代谢病密切相关

 

为了给肠道菌群“换食谱”

团队开始了“现代版神农尝百草”

东北大米、黄土高原燕麦、云南鸡枞菌……

他们吃着不加调料的原味食物

甚至品尝葫芦巴碱、苦瓜皂苷粉剂

吃吐也是常事

【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由于要定期测血糖

实验密集时

刘双曾连续45天每天扎5次手指

十根指头全是针眼

敲键盘都疼

 

基于这些实验

他们研发出精准调节肠道菌群的食品

让那位340斤的患者半年减重170多斤

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吃了12周

血糖血脂都下降了

这项研究还登上《Science》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吃了干预食品

症状改善,有的已当上妈妈

 

刘双在山西农业大学负责的

“山西省肠道微生态药食同源食品研发科技创新”团队

近几年除配合国家级团队继续深化研究

在药食同源、主食功能化方面结合当地农业资源优势

紧盯市场需求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计划

一场“主食变革”正在酝酿:

农业提供好原料

菌群需求指方向

食品技术当引擎

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让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刘双说,看到患者指标变好时

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

他们研究

现在不过是广袤健康谜题中

一块小小的拼图

但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点滴积累

才能在未来看到全民健康的美好画面

 

出品

科普中国大国粮策

策划统筹

宋雅娟、武玥彤

导演

李欣哲

审核专家

孔照胜 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刘双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

特别鸣谢

中国农业科学院

【大国粮策】从餐桌到肠道 藏着慢性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年古镇摆起长街宴

  • 台风“麦德姆”在广东湛江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