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因在短视频平台做科普,受到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单。金涌院士在短视频里称自己是“退休老师”,称网友为“小朋友”,深入浅出又活泼诙谐的风格,让他收获了大批粉丝。资料显示,金涌院士的抖音账号目前已超过50万粉丝。
88岁、院士、短视频、科普,当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别具一格的知识传播效果:这是科普,但又不是简单的科普,而是大科学家亲自上阵,用短视频给老百姓普及科学知识。将高深的学问以大家能听懂、看懂的方式讲解清楚,这显示了大科学家的功力,也在观众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金涌院士是我国著名化工专家,国际公认的流态化、反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循环经济领域相关学科发展与实践的推动者。很多人可能不解:这样一位大科学家,为何要做科普这种“小事”,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其实不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一直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科普就科学工作而言,是一项比较低层次、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让基层的科技馆、博物馆工作人员或者中小学教师来做就可以,那些大教授、大专家的使命是搞科学研究,专研大国重器,探索星辰大海,而不是“资源错配”,去给平头老百姓做科普。
这种理念需要纠偏。其实就知识的普及而言,越是大家来执行,知识普及的效率就越高。不论文理,皆是如此。因为大家往往站在知识的源头,从原理性、根本性的层面向受众传播知识,他们抓住的是知识的本质而不是表层,着眼的是知识的框架而不是末节,也就更容易以一种既宏观又高度凝练的方式让大家接受知识。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一个最简洁的公式,大抵也印证了这层意思。
这样的范例也不胜枚举。就文史层面而言,许多大学问家都出版过通俗的文史读物,比如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写过《三国史话》,文学大师鲁迅写过《门外文谈》。就自然科学领域而言,法布尔的《昆虫记》、霍金的《时间简史》,公众都早已耳熟能详。这些作品,经过时间淘洗,都成了经久不衰的经典读物。
正如有院士提到的,院士做科普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材大用”。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复杂的,最容易的往往是最难解决的。让大专家做科普,是抓住了科学普及的根本。
实际上,中国科学界与有关部门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在今年9月“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上,杨玉良院士就宣读了《“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书》,号召两院院士积极投身“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到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随着科学界逐渐达成共识,近年来,以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投身科普,也正在成为一种现象。他们科普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讲座、在线慕课等形式,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成果,登陆多元网络平台,促进科学知识的下沉。
比如在抖音平台上,除了金涌院士,还有试水更早的汪品先院士、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也深谙科学知识的普及规律,他们以科学家造福社会的强烈使命感,躬身参与科普工作,有效助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了良好的科学创新氛围。
《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抖音科普类创作者数量增长达80.4%,认证的教授数量近400位,全年更有45位院士、4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抖音直播间分享专业知识。科学需要这种影响力,而社会也呼唤有更多科学家拥有这种影响力,以实现科学精神的涵养、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院士做科普,介绍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可贵的科学精神。让更多科学家走到科普前台,让科学知识更加流行起来。(文/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