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像内行一样买肉?诀窍都在这里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如何像内行一样买肉?诀窍都在这里了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2023-11-03 09:18

  肉是很多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也是平衡膳食的一部分。适量吃肉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对补铁也很有帮助。

  但肉类如果挑选不当,或者做不好,往往会又干又硬,口感变差。那什么样的肉最好吃?很多人都认为刚宰杀出来的肉最新鲜可口,用这样的肉来做菜肯定很美味,事实真的如此吗?肉要如何烹调才能又嫩又好吃?

  什么时候的肉最好吃?

  很多人都认为动物刚被宰杀后是肉质最鲜美的时候,这种想法可就真的错了。刚宰杀时,正是肉最不好吃的时候,这个阶段肉的乳酸含量最高,pH值为5.4~6.7,当pH值达到5.4的时候动物肌肉的肌纤维便会硬化,出现僵直。

  牛肉大约在屠宰后2.5小时出现僵直,羊肉、猪肉、鸡肉则是1小时便会出现僵直。这时候的肉口感不佳,烹煮后也非常硬,肉汤较为浑浊。

  等过了僵直阶段,肉便开始了后熟,也叫肉的熟成。后熟阶段的肉才是最适合享用的,这时候肉的pH值进一步下降,肌纤维内消化蛋白质的酶会分解肌肉中的蛋白组织,使肌肉整体结构变弱,肉质也会软化。

  酶会将蛋白质分解为具有风味的氨基酸;将肝糖原转变为具有甜味的葡萄糖;将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美味可口的单磷酸肌核苷;脂肪变为带有香味的脂肪酸。这一系列的反应让后熟阶段的肉拥有浓郁的肉味和果仁风味,并且松软多汁,烹调后滋味鲜美。

  肉的表面还会形成干膜,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宰杀后的肉一般在4℃的条件下,经过1~3天可完成后熟,温度越高后熟得越快,但时间太久也会步入下一个不适合食用的阶段,也就是自溶阶段。

  一旦肉类开始自溶也就意味着开始逐渐进入了变质的过程,肌肉的表层和深层会形成暗绿色的硫化血红蛋白并伴有肌肉纤维松弛的现象,降低肉的品质,内脏会变质得更快。

  当变质严重的时候便会进入腐败阶段,肉品会发臭、发黏、发绿,这是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出吲哚、硫化物、粪臭素、尸胺、细菌毒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意味着不可食用。

  常见部位的肉适合怎么做?

  猪肉的不同部位都有着各自最合适的烹调方法,烹调方式正确才能更好地品尝到它的美味。

  一般来说,肉品口感是软嫩还是老硬,与动物的年龄、运动情况以及身体部位关系密切。年龄幼小的动物因为运动较少相对来说肌肉并不强壮,肉质便会偏嫩,但呈味物质较少,香味不浓。年长的动物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呈味物质积累,肌肉增长,体内胶原蛋白含量又逐渐下降,留下的更多是肌肉组织中交错复杂的蛋白丝,所以味道丰富但口感比较硬。

  此外,部位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①里脊肉:里脊肉几乎都是瘦肉,蛋白质含量高达19.6%,脂肪只有7.9%,是猪牛羊身上肉质最嫩的部位,比较适合切片煎、炒、煮。

  ②梅花肉:主要特点是瘦肉居多,但夹杂着一丝丝的脂肪,是猪前肩和前腿之间脖颈部位的肉,相对于里脊肉要稍微老一点。因为带有大理石纹路,比较适合香煎。

  ③五花肉:肥瘦层次分明,是猪腹部的肉,蛋白质含量比里脊肉低,仅为7.7%,脂肪含量却高达35.3%,如果减肥得少吃。

  ④猪腿肉:相对来看瘦肉较多、肥肉较少。前腿肉的肉质较老,肉筋较多,而后腿肉的肉筋要比前腿少。二者都比较适合做卤菜或焖肉,前腿也可以用来做肉丸或做馅,后腿可以用来做著名的金华火腿。

  如何挑选一块好肉?

  经常有人会有疑问:如何才能买到质量上等的猪肉呢?

  要想买到好猪肉其实也不难,主要有以下6点:

  ①看颜色:健康的猪肉肌肉颜色鲜红或深红,并伴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而病死猪肉的肌肉呈暗红色甚至发紫,脂肪呈现异常色泽。

  ②看表皮:健康猪肉表皮颜色一致,没有斑点或淤痕。而病死猪肉经常会有紫色斑点或大片暗红色,甚至有包块或疹块。

  ③按压:健康猪肉的肉质有弹性,手指按压后凹陷部位可立即恢复。而病死猪肉的肉质没有弹性,按压后不能复原,并且有大量暗红色液体渗出。

  ④看黏度:健康猪肉的外表微干不沾手,而病死猪肉可能会发黏,切面还可能呈现豆腐状。

  ⑤闻气味:健康猪肉的气味是正常的鲜肉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在液面,具有猪肉香气。而病死猪肉有血腥味、腐臭味以及其他异味,肉汤浑浊。

  ⑥看淋巴结:健康猪肉的淋巴结大小正常,而病死猪肉淋巴结肿大。

  另外,还需要小心“米猪肉”,也叫“痘猪肉”,是指感染了囊虫病的猪肉,为白色、绿豆大小的寄生虫,寄生在肌肉纤维的结缔组织中,也就是肉表面那层厚厚的白膜。

  选肉做肉有讲究,了解之后秒变烹肉大师。不过,肉虽然好吃但也别过量食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畜禽肉建议每周吃300~500克即可。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 薛庆鑫

  审核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研究员韩宏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