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像内行一样买肉?诀窍都在这里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如何像内行一样买肉?诀窍都在这里了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2023-11-03 09:18

  肉是很多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也是平衡膳食的一部分。适量吃肉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对补铁也很有帮助。

  但肉类如果挑选不当,或者做不好,往往会又干又硬,口感变差。那什么样的肉最好吃?很多人都认为刚宰杀出来的肉最新鲜可口,用这样的肉来做菜肯定很美味,事实真的如此吗?肉要如何烹调才能又嫩又好吃?

  什么时候的肉最好吃?

  很多人都认为动物刚被宰杀后是肉质最鲜美的时候,这种想法可就真的错了。刚宰杀时,正是肉最不好吃的时候,这个阶段肉的乳酸含量最高,pH值为5.4~6.7,当pH值达到5.4的时候动物肌肉的肌纤维便会硬化,出现僵直。

  牛肉大约在屠宰后2.5小时出现僵直,羊肉、猪肉、鸡肉则是1小时便会出现僵直。这时候的肉口感不佳,烹煮后也非常硬,肉汤较为浑浊。

  等过了僵直阶段,肉便开始了后熟,也叫肉的熟成。后熟阶段的肉才是最适合享用的,这时候肉的pH值进一步下降,肌纤维内消化蛋白质的酶会分解肌肉中的蛋白组织,使肌肉整体结构变弱,肉质也会软化。

  酶会将蛋白质分解为具有风味的氨基酸;将肝糖原转变为具有甜味的葡萄糖;将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美味可口的单磷酸肌核苷;脂肪变为带有香味的脂肪酸。这一系列的反应让后熟阶段的肉拥有浓郁的肉味和果仁风味,并且松软多汁,烹调后滋味鲜美。

  肉的表面还会形成干膜,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宰杀后的肉一般在4℃的条件下,经过1~3天可完成后熟,温度越高后熟得越快,但时间太久也会步入下一个不适合食用的阶段,也就是自溶阶段。

  一旦肉类开始自溶也就意味着开始逐渐进入了变质的过程,肌肉的表层和深层会形成暗绿色的硫化血红蛋白并伴有肌肉纤维松弛的现象,降低肉的品质,内脏会变质得更快。

  当变质严重的时候便会进入腐败阶段,肉品会发臭、发黏、发绿,这是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出吲哚、硫化物、粪臭素、尸胺、细菌毒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意味着不可食用。

  常见部位的肉适合怎么做?

  猪肉的不同部位都有着各自最合适的烹调方法,烹调方式正确才能更好地品尝到它的美味。

  一般来说,肉品口感是软嫩还是老硬,与动物的年龄、运动情况以及身体部位关系密切。年龄幼小的动物因为运动较少相对来说肌肉并不强壮,肉质便会偏嫩,但呈味物质较少,香味不浓。年长的动物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呈味物质积累,肌肉增长,体内胶原蛋白含量又逐渐下降,留下的更多是肌肉组织中交错复杂的蛋白丝,所以味道丰富但口感比较硬。

  此外,部位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①里脊肉:里脊肉几乎都是瘦肉,蛋白质含量高达19.6%,脂肪只有7.9%,是猪牛羊身上肉质最嫩的部位,比较适合切片煎、炒、煮。

  ②梅花肉:主要特点是瘦肉居多,但夹杂着一丝丝的脂肪,是猪前肩和前腿之间脖颈部位的肉,相对于里脊肉要稍微老一点。因为带有大理石纹路,比较适合香煎。

  ③五花肉:肥瘦层次分明,是猪腹部的肉,蛋白质含量比里脊肉低,仅为7.7%,脂肪含量却高达35.3%,如果减肥得少吃。

  ④猪腿肉:相对来看瘦肉较多、肥肉较少。前腿肉的肉质较老,肉筋较多,而后腿肉的肉筋要比前腿少。二者都比较适合做卤菜或焖肉,前腿也可以用来做肉丸或做馅,后腿可以用来做著名的金华火腿。

  如何挑选一块好肉?

  经常有人会有疑问:如何才能买到质量上等的猪肉呢?

  要想买到好猪肉其实也不难,主要有以下6点:

  ①看颜色:健康的猪肉肌肉颜色鲜红或深红,并伴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而病死猪肉的肌肉呈暗红色甚至发紫,脂肪呈现异常色泽。

  ②看表皮:健康猪肉表皮颜色一致,没有斑点或淤痕。而病死猪肉经常会有紫色斑点或大片暗红色,甚至有包块或疹块。

  ③按压:健康猪肉的肉质有弹性,手指按压后凹陷部位可立即恢复。而病死猪肉的肉质没有弹性,按压后不能复原,并且有大量暗红色液体渗出。

  ④看黏度:健康猪肉的外表微干不沾手,而病死猪肉可能会发黏,切面还可能呈现豆腐状。

  ⑤闻气味:健康猪肉的气味是正常的鲜肉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在液面,具有猪肉香气。而病死猪肉有血腥味、腐臭味以及其他异味,肉汤浑浊。

  ⑥看淋巴结:健康猪肉的淋巴结大小正常,而病死猪肉淋巴结肿大。

  另外,还需要小心“米猪肉”,也叫“痘猪肉”,是指感染了囊虫病的猪肉,为白色、绿豆大小的寄生虫,寄生在肌肉纤维的结缔组织中,也就是肉表面那层厚厚的白膜。

  选肉做肉有讲究,了解之后秒变烹肉大师。不过,肉虽然好吃但也别过量食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畜禽肉建议每周吃300~500克即可。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 薛庆鑫

  审核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研究员韩宏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正式启动荷载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2025-08-22 10:10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