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耕地质量关系着国家“饭碗”。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但其中2/3是中低产田,人均耕地仅为1.36亩,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8亩。
不过如果通过土壤改良将13亿亩中低产田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就能增产一千亿斤的粮食。而治理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能,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也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40年来的奋斗目标。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粮食产区,但却面临着土壤风沙、盐碱、旱涝、瘠薄的严重威胁。
1997年,张佳宝主动请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河南封丘中国科学院农业实验站工作,目标就是要攻克这一技术难关。
为此,他长年扎根在田间地头,带领团队在野外坚守,建立零距离实验室、野外观测场、大型研究装置和万亩示范区,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攻关。
最终,科研团队提出水土联治技术,使地下水位保持在3米临界深度以下,尽量减少潜水蒸发,防止土壤返盐,根治了土壤盐碱化的严重问题,而且还研发出了生物激发剂、土壤改良剂等产品,使贫瘠土壤快速变肥。
如今,黄淮海地区的耕地质量等级仅次于东北黑土地。
不过张佳宝并没有停歇。202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他开始为黑土地“把脉会诊”。
通过实测和高分辨率的遥感调查,摸清了黑土侵蚀沟的空间分布,同时对黑土地自然资料土壤性质、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创建以地理学+大数据+现代农业集成的“全域定制模式”等,保卫“黑土粮仓”。
“我们要保证土壤它不仅能生产粮食,而且它还要能为保障我们生态的安全、环境的安全、人类的健康提供支撑。”张佳宝说道。
审核专家:罗兴波(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
总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编 导
蔡 琳 宋雅娟 王嘉伟(实习)
制 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