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过敏日丨炎炎夏日,怎样保护“敏感的你”?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健康生活 > 正文

世界过敏日丨炎炎夏日,怎样保护“敏感的你”?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7-08 08:00

  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提到过敏性疾病,可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但其实关于“过敏”的知识远不止这些。

  夏季有哪些过敏性皮肤病?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线”。炎热潮湿、阳光强密的夏天,带来了生机盎然的自然风景,但也可能给皮肤造成负担。稍不留神,一些皮肤问题可能就会“不请自来”,例如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湿疹、痱子、虫咬皮炎等。

  患上日光性皮炎怎么办?

  在炎炎夏日,如果不做好防晒,紫外线就会加速肌肤老化的程度。这是因为紫外线照射多了,会让肌肤中的黑色素沉积,导致长斑、变黑、肌肤暗黄等情况,进而直接导致皮肤迅速老化,如果情况更严重,就可能患上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称作日晒伤,是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日光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伴有瘙痒及灼痛感,后期皮肤可见色素沉着、脱屑。

  遇到晒伤后,我们要第一时间给予物理降温,冰袋、冰水都是不错的选择。马齿苋、野菊花、蒲公英这三种中药,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在晒伤后,可以将以上三种药物煮水(10分钟即可)后冷藏再冷敷。

  除了晒后治疗,更重要的是提前预防。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才能有效保护皮肤。

  哪些食物容易增加光敏感?

  光敏感食物是指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一些含叶绿素较多的蔬菜,例如灰菜、苦菜、芹菜、莴笋、油菜、菠菜、小白菜、马兰头、萝卜叶、芥菜、雪菜等;

  二是水果类,例如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

  三是海鲜类食物,例如泥螺、牡蛎、生蚝、河虾、海虾、大闸蟹、河蚌等;

  四是一些谷类食物,例如荞麦。

  如何应对夏季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空气湿度大,夏季多见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例如颈部、腋窝、肘窝等皱褶部位的间擦性湿疹。面对湿疹,以下几点建议要牢记:

  第一,可以进行简单抗敏治疗。如果皮疹面积不太大,只有轻度瘙痒,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者西替利嗪片,外用炉甘石洗剂。非颜面部位,没有渗出糜烂者,可直接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

  第二,颜面部湿疹不要擅自用药。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建议自行至药店购买糖皮质激素药膏使用,这是进一步伤害皮肤的做法,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对于治疗皮肤过敏的外用激素类药物,如皮炎平(醋酸地塞米松)、卤米松、艾洛松 (糠酸莫米松 )等,应注意不要涂在脸上,因为这类药会引起表皮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如果长期使用,还会引发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周期更是再度延长。

  第三,完善过敏原检查。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抗原(如花粉、尘螨、花生、牛奶、海鲜等)刺激后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组织损伤等异常免疫应答。通过过敏原检查,可以明确是接触性的、食入性的,还是吸入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第四,饮食和睡眠也很重要,不仅要忌食辛辣刺激饮食,还要保证充足睡眠。

  如何应对蚊虫叮咬?

  在夏季,我们总会面对蚊虫的困扰。被蚊虫叮咬后,可选用肥皂水等碱性溶液缓解其酸性毒液对皮肤的刺激症状,也可以直接涂抹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例如丁酸氢化可的松或者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一次,或者使用中成药重楼解毒酊;当然,如果可以采到新鲜的中草药马齿苋更好,将马齿苋捣碎后贴敷在虫咬部位,效果立竿见影。

  起了痱子怎么办?

  痱子,俗称为汗疹、热疹、粟粒疹,是夏季或湿热环境中常见的一种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的小水疱、丘疹、丘疱疹或脓疱,可有瘙痒、疼痛或灼痛。在环境通风降温后,痱子一般会自然消退,也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

  作者:姚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编辑:谢芸 武玥彤

世界过敏日丨炎炎夏日,怎样保护“敏感的你”?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参与式”打卡博物馆,在文物的静默中寻找共鸣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亮相总决赛直播间,与全国诗词爱好者云端相聚。央视诗词大会选手与作业帮第二届古诗词冠军狭路相逢,上演巅峰较量。
2025-05-19 13: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