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铲屎官请注意,“撸猫”有风险,“猫抓病”了解一下!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铲屎官请注意,“撸猫”有风险,“猫抓病”了解一下!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3-29 17:50

  深圳一男子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在与猫咪玩耍时,不小心被它抓了几下,出现几条血痕。但因没有出血,所以并没有在意,也没有去看医生。没想到几天后,身上出现肿块,且高烧将近40度。吃过退烧药后只是短暂地降了体温,药效过后,体温又迅速飙高。反反复复烧了五天后去医院就诊,被医生确诊为“猫抓病”,原来是“撸猫”惹的祸!

  “猫抓病”——来自喵星人的伤害

  “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一种以自限性局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也可造成各个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和眼部等损害。其主要病原体为汉赛巴尔通体,克氏巴通体和猫阿菲波菌较为罕见,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铲屎官请注意,“撸猫”有风险,“猫抓病”了解一下!

  巴尔通体的电镜照片 图源:科普中国

  猫抓病在世界各地散发,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1月份、夏末至秋季为其高发期。

  “猫抓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淋巴结肿胀,典型病例会出现被抓、咬伤部位斑丘疹、疱疹、荨麻疹等;约一半病例见轻度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下;少数可出现高热,同时可见乏力、呕吐、咳嗽、头痛、体重减轻及咽喉痛等流感样症状。

  “猫抓病”病程呈自限性,也就是说病情可以自行缓解(大多是2~4月),而且以轻症病例居多。

铲屎官请注意,“撸猫”有风险,“猫抓病”了解一下!

  图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喵星人的伤害,儿童更易“中招”?

  “猫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被感染汉赛巴尔通体的猫抓伤或咬伤,以及暴露于感染汉赛巴尔通体的猫蚤,人通过猫的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而感染汉赛巴尔通体。

  相较于成人,儿童更易发生“猫抓病”。“猫抓病”发病虽然不分年龄段,但多数集中在2~24岁。小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中招”。

  孩子被猫抓之后,会有以下情况出现:猫抓伤部位3~4天后,出现红斑丘疹疼痛不明显,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者脓包,偶尔可见形成小溃疡;2~4周后,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记,从而少了“猫接触史”这一重要线索。

  从被猫抓伤到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猫抓病”?

  铲屎官们在沉浸式撸猫时若不幸被抓伤、咬伤,如果在3至10天内,伤口附近皮肤出现发红、肿胀,形成斑丘疹,相应区域的淋巴结会肿大、化脓,还有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腹痛、食欲下降等表现;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肌痛、关节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结膜炎、视力异常等症状,提示有可能中招。

铲屎官请注意,“撸猫”有风险,“猫抓病”了解一下!

  图源:浙江省疾控中心

  当铲屎官们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引起注意,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说明有无猫抓伤史,明确是否患病。

  若确诊患病,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比如淋巴结持续进行性肿大,多发及新发淋巴结肿大,就有必要进行淋巴结活检,明确是否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罹患血液系统疾病,建议及时到血液科门诊就诊。

  “撸猫”有风险,还能不能愉快和猫咪玩耍了?

  各位铲屎官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开始觉得有些害怕,担心从此不能继续“吸猫”了呢?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猫抓病”是可以预防的!

  注意宠物卫生。定期为猫咪驱虫,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汉赛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猫驱虫能有效预防猫抓病。

  和宠物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和小猫、小狗过分亲密接触,尤其在春季等动物发情季节,要特别注意与流浪猫狗保持距离。

  与猫狗嬉戏后,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清洗,洗手前不要揉眼睛、摸口鼻或伤口;不要让猫舔你的伤口,尽量少逗流浪猫或野猫。

  不慎被咬伤或抓伤后,要迅速挤出伤口附近可能被污染的血,要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进行清洗,并对伤口做好消毒及时就诊。

  综合:科普中国、广西疾控、人民网科普、浙江疾病预防控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整理:刘雪洁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年古镇摆起长街宴

  • 台风“麦德姆”在广东湛江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