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悟空”正在遨游。作为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它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拥有“火眼金睛”的技能,不过它要探测的是宇宙高能粒子的踪迹。
这只“孙猴子”的眼睛有多厉害?它平均每秒就能“捕捉”60个高能粒子,可以对GeV到数十TeV量级之间的电子、伽马射线等宇宙线粒子进行测量。这是什么概念呢?1GeV是即1万亿电子伏特,而人眼所能接收到最敏感的可见光能量,仅仅约为2电子伏特。
也正因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悟空”号上天后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发现,“悟空”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也逐渐被人们熟知。
1992年,常进来到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方法。2008年,他的一篇关于电子能谱超出的文章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激起了国内外高能物理学家对空间观测暗物质的波澜。
多年来,常进习惯了晨起先看前一天卫星数据的总结报告,每晚看完当天已下载数据分析才能入眠。一颗卫星的造价是7亿元,对常进来说,这意味着空间试验没有任何改正错误的机会,必须要对得起国家的信任与支持。
今年10月,服役快7年的“悟空”号又有新发现,挑战了经典的宇宙线传播模型。正如常进所说:这只“猴儿”没有让大家失望!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总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编 导
蔡 琳
制 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