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六十余载建筑生涯 他的作品都是“国家宝藏”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繁星追梦> 人物 > 正文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六十余载建筑生涯 他的作品都是“国家宝藏”

来源:科普中国繁星追梦2022-05-25 15:42

  “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以其整体性为社会服务,为大众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就像音乐家一样,通过音符的组合谱写优美悦耳的乐章。”

——何镜堂

  “我的人生是建筑的人生。”何镜堂如此概括自己。2017年,他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一个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空间环境。”

  这是何镜堂对建筑理念的定位,也是他以提升中国人居空间为追求,将人生融入为社会大众设计“美”的空间中的“建筑人生”写照。

  何镜堂1938年生于广东东莞,读小学期间,新中国刚刚成立,“大家都卯足了一股劲儿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大展拳脚。”那时,他最喜欢看的电影是高尔基三部曲,常看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他对建筑学的喜爱,萌芽于中学。他喜欢数学、物理,也很喜欢绘画。老师说:“你以后就学建筑吧,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六十余载建筑生涯 他的作品都是“国家宝藏”

2016年10月,何镜堂建筑展(北京站)开幕式上

  这正符合何镜堂对专业的设想。1956年,他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们念书很勤奋,只想学好本领,报效祖国。”何镜堂读研究生时,他到北京出差,找到一本对研究大有裨益的书。没有复印设备,他一笔一画,一张一张地描。三天,他就把60页的书描了出来,字体、图画大小跟复印的一模一样。

  这本书如今仍在。何镜堂有时拿给学生看,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现在也觉得不可思议,当年怎么会有这样的劲头啊,那就是理想和信念支撑着我。”

  1983年,因种种原因一度离开建筑专业的何镜堂重新回到了建筑创作领域。“我是学习研究民用建筑设计的,我对这个方向特别感兴趣。”何镜堂说,这是他最初的梦想。凭借这种坚守,何镜堂初心得偿,乐在其中。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空间及环境资源紧缺,何镜堂主持设计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浙江大学等200多个大学校区,为高校育人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因此获誉“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何镜堂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持设计了16万平方米的“东方之冠”——中国馆。雍容典雅的建筑,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盛世中华的时代风貌。

  何镜堂曾先后主持和设计重大、复杂工程200多项。他所设计的这些建筑,见证了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记载了民族的灾难历史,承负国家公祭重任;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体现了“腾起筑梦、扬帆领航”的上合(上海合作组织)精神;国深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映秀震中纪念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大厂民族宫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特色文化博览建筑的创作精髓。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六十余载建筑生涯 他的作品都是“国家宝藏”

2015年6月26日,何镜堂院士在青少年走进工程院活动中发言

  何镜堂长期奋斗在建筑创作实践、教学和研究的第一线。他主持、筹备了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内建筑学界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建筑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何镜堂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2年,他带领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教师团队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2011年,何镜堂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并累计接受捐赠1100万元,用以奖励优秀青年学生、教师,激励年轻人进行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在他看来,“人要有梦想和理想,活在世上应有所寄托。要持之以恒,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奔着一个目标去奋斗。”(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詹媛)

  院士小传:

  何镜堂(1938— ),建筑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广东省“三馆合一”项目、国深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映秀震中纪念馆和广州海心桥等。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70周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27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荣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等荣誉称号。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六十余载建筑生涯 他的作品都是“国家宝藏”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镇时间”即将来临 氛围感已拉满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