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958年,已经在核物理领域独立发表了十几篇重要论文的邓稼先从美国学成学成归来,被任命为中国版的"奥本海默",开始研制中国的原子弹。经过五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1964年10月,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邓稼先又和于敏一道,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便成功试爆了氢弹,创造了全世界研制氢弹最短的世界纪录。
邓稼先,作为“中国原子弹之父”和“中国氢弹之父”,名副其实!
邓稼先曾在给杨振宁的回信中说:
“中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全部依赖于自己的力量,没有借助哪怕一个外国人的帮忙。”
邓稼先曾在核试验中遭到了强辐射,这或许导致他罹患癌症,但是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仍然心系祖国。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是邓稼先的临终遗言。
邓稼先,默默无闻28年,为祖国制造原子弹和氢弹贡献了一切,那么制造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制造原子弹的难点又是什么呢?敬请关注本期科技名家风采录《唠科》——《邓稼先:原子弹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