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出中国式绿色能源现代化之路——兼评《“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能源发展研究》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环境时评 > 正文

走出中国式绿色能源现代化之路——兼评《“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能源发展研究》

来源:光明网2023-03-16 10:33

  作者:文传浩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们国家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当前,能源总量不足与结构偏差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能源发展的瓶颈制约,能源结构如何进行有效优化,绿色能源如何实施现代化发展以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重庆工商大学曾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能源发展研究》,主题囊括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理论,为相关决策部门制订能源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为我国绿色能源的开发提供指导,为走出中国式绿色能源现代化之路贡献了智慧。

  该书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为视角,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状况,从经济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人口与政策等四个维度探讨能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绿色能源以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以提高非化石能源和清洁低碳化石能源的比重为着力点,以煤炭清洁高效技术推广为抓手,推行传统能源替代的科学策略,加快能源供需结构优化,是保证我国能源供需平衡,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健康平稳发展的根本措施。

  全书共42万字,分为研究基础、研究核心、研究结论三个层次共计十一章内容,前三章作为该书的研究基础梳理了此书的研究背景、理论借鉴与内容界定,阐述了我国能源供需状况,并对能源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四至七章以及第九至十章是该书的研究核心,运用各种模型对能源结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绿色能源替代效应和开发机制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八章和第十一章为研究结论,在理论与实证检验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能源结构调整策略和绿色能源发展对策。

  通览全书,以下特点值得关注:

  第一,基础性与客观性。我国能源供需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影响能源结构的因素及其影响路径是什么,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能源发展研究》的开篇,作者就对我国当前的能源供需状况做出了细致全面的介绍,这也是探寻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绿色能源发展战略路径的必要先行条件,是全书的基础。采用Copula函数准确估计各种因素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体现其客观性。

  第二,综合性与生态性。书中全面探讨了影响能源结构的各项因素及其影响路径,尤其是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从经济、结构、技术、人口与政策四个维度详尽阐述了其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另一方面,还分析了能源禀赋、生产建设、能源技术进步等对能源供给结构的影响,体现其综合性。

  该书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水电开发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以及绿色能源开发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水电消费与煤炭消费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水电消费对石油消费也具有替代性,并且水电对煤炭的替代作用强于对石油的替代性;而水电消费与天然气消费之间也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水电资源开发产生其清洁能源,替代不可再生、废气排放又较大的化石能源,这是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要求所必须进行的能源结构调整,同时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必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体现其双重生态性。

  第三,科学性与前瞻性。该书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依据。该书从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遴选17个指标,建立了多维动态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能源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进行预测,同时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我国能源供需与缺口。此外,以水电开发为例,运用多维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对其协调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水电开发者、生态环境与移民三者之间水电开发协调系统的三个主体要素进化博弈行为,得出了最佳稳定点。通过借助理论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其科学性。

  就我国煤炭占比过高、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新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该书指出要持续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进程、提高石油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低碳宣传。同时,为了应对当前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度、价格机制、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下力,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视角下的绿色能源开发策略,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在制定能源结构与绿色能源相关的政策规范提供了前瞻性参考意见。

  该书以一手调研资料、大量统计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以科学实证方法、数理模型作为分析工具,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结论可靠,实为作者的一部匠心之作、诚意之作,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蹚出中国式绿色能源现代化之路,践行生态文明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云南大学教授)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