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首页> 科普频道> 要闻 > 正文

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来源:光明网2021-12-29 10: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以来,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以下简称宣传中心)努力探索生态环境宣教工作路径,围绕绿色冬奥、低碳生活、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实践参与为导向、与文化艺术互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首都特色”生态环境教育之路。全年组织了30余次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组织近千名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实践参观探访,举办了才艺大赛、美术大赛、音乐会展演等各具特色生态环保主题活动,辐射人群超3500万人次。宣传中心开展的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在提高广大青少年及其家庭生态环保意识、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参与生态环保行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成效。

  瞄准学校阵地 持续开展生态环保课堂活动

  课堂学习是青少年认知外界事物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首都特色生态环境教育,正是以课堂学习为基础,夯实课堂要求、课程大纲设计,从内容上做到贴近生活、贴近教学、贴近青少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春季开学第一课《可持续·向未来,相约北京冬奥会》

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中国第一位雪上项目世界冠军郭丹丹为学校师生做“绿色低碳生活”互动演讲

  结合社会生态环保热点和重要环境纪念日,邀请生态环保及相关行业专家走进学校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邀请了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刘新平处长以“可持续·向未来,相约北京冬奥会”为题为孩子们讲述绿色冬奥理念;邀请中国第一位雪上项目世界冠军郭丹丹为学校师生做“绿色低碳生活”互动演讲;邀请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陈红岩副主任;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陈龙博士带孩子们发现北京的生物多样性,邀请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范怡然博士为孩子们讲授碳减排知识,号召孩子们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全年共计邀请20余位专家、教师,累计推出30余节生态环保课程,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送达200多所中小学,惠及近5万师生。

  注重实践参与 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生态

  以实践参与为导向,与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和课堂学习互为补充,主动引导中小学生“走出去”,有效拓展了生态环境教育的成果和影响力。

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东四九条小学在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期间参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翠湖湿地公园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宣传中心组织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北京教科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和东四九条小学近200名师生,走进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翠湖湿地公园参观,通过亲眼看、亲耳闻、亲身体验的触感形式,体验和感知花草树木、鸟语花香,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发现北京的自然生态奥秘。

  促进环艺融合 特色教育寓教于乐

  改变传统、枯燥的说教形式,结合孩子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举办第六届北京环保儿童艺术节活动,组织了生态环保主题少儿才艺大赛和美术大赛,共征集才艺节目122个、参赛人数达1600余人,征集美术作品2000余幅、271万人次参与投票评选。推出生态环保儿童剧《萤火虫姐弟历险记》,讲述孩子们与萤火虫“姐弟”一起守护自然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该剧在线上推出后更是吸引了1100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第六届北京环保儿童艺术节“环保童行心向党”少儿环保才艺大赛总决赛

  这种将生态环境教育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的活动形式深受小朋友、学校及家长的喜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子悄然在小朋友的心里生根发芽。

  线上线下融合 由“点”及面实现多元辐射

  由“点”及面,线下线上相结合辐射影响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组织以“我为冬奥添一抹绿”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吸引了来自683所学校的913名同学参加比赛,形成了线下向同学传递、线上向社会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的良好互动氛围;“六五”环境日期间,组织环保少年观察团对北京麋鹿苑进行“实地探访”,同步有100多万公众跟随直播镜头认识和了解了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开展“环保我先行”亲子家庭赴环保设施单位直播探访活动,组织20组亲子家庭,走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电子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更直接、生动地了解生态环保知识,吸引了超1000万人次在线观看。

  通过“互联网+”手段,可以让更多孩子获得更广泛的参与机会,看到更广阔的生态环保世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实现了生态环境教育更多元、更广泛的辐射,切切实实让更多的同学不出教室就能接触到更多贴近生活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知识。

北京生态环境教育探索“首都特色”成效显著

  “环保我先行”亲子家庭赴环保设施单位直播探访活动

  “对于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在努力探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绿色梦想,积极做践行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小达人’”宣传中心主任张立新表示,更重要的是以“小行动”汇聚“大能量”、以“小手”拉动“大手”,带动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